当前位置: UU看书 > 都市 > 今古传奇·武侠版 第432期最新章节列表 > 杀人名流(2)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杀人名流(2)

三、杀人名流

天雪漫漫,风在吹火在烧,二师兄喝了口酒,开始讲他的故事。

“我出生的时候早产,四斤多一点点,南瓜那么大一个,瘦骨嶙峋,背脊上的骨头几乎戳破了皮。稳婆看了说不得了,这个是天生反骨,说啥反啥,见谁克谁,谁养谁死。

“搁一般人家,这是要被溺死的节奏。

“幸好我们家却不是什么一般的人家。我姓唐,来自蜀中。哦对了,就是你们现在心里想的那个唐门。

“大人们本来是指望我长成一个乖戾狠毒的大魔头的,不料最后教养出了个温和有礼的谦谦公子来,估计心情十分复杂,都骂当年那个稳婆信口开河、胡说八道。

“我心里却觉得稳婆简直天赋异禀。

“她说得一点儿也没错,我就是个天生反骨。

“我心里讨厌这个家,又古板、又冷漠,我只是不爱反给他们看而已。

“家人教我习武,我表面上也学得勤奋,私底下却偷偷去练别的,到十三四岁里,冒了名字出去打架,居然声名大噪。

“这一下再也瞒不住家里了。一个暗器世家出身的人,居然以剑成名,说出去也不是什么太光彩的事,于是家里人虽然知道,但没一个人说破,又容我逍遥了几年。

“有一年临近中秋,一家之主,也就是我的太爷爷,忽然把我叫了回去。

“他看着我说:‘燕丘啊,少一辈人里,你的武功最高。爷爷请你办一件事,你肯不肯?’

“我心里想着不肯。嘴上却回答他:‘我一定办到。’

“他给了我一张画像,叫我去杀人。

“‘八月十五,长安城内,这个人必定出现,他背薄刀,擅轻功,名叫唐寄之,乃是你的一名族叔,亦是唐门的叛徒。’”

大魔头听得入了神,此刻忍不住道:“他让你杀的那个唐寄之,就是司空寄?”

二师兄轻叹道:“料想不错。”

大魔头连忙问:“你真下手啦?”

二师兄笑着道:“下手了呀,我那时候闲得没事儿干啊。那夜中秋,我提着剑,溜达进了长安城,就守在城门口。过了不多久,果然便见到了画中的那个唐寄之。

“我当时二话不说,提剑就砍。

“可我跟他对了七八招,就知道不妙……那会儿我还不知道唐寄之就是大名鼎鼎的司空寄,只感觉到这个对手武功高得简直稀里哗啦,完全没办法对付。

“但他不停,我也不肯停,就这么僵持了一百来招,他反倒先停了下来,盯着我看了半晌,问:‘喂,你叫什么?’

“我说:‘我叫唐燕丘。’

“他似乎来了兴致,问:‘哦,你姓唐,那干吗不练暗器呢?’

“我冷笑着说:‘呸,你也姓唐,你怎么不自己去练啊?’

“他听了哈哈大笑,扔了刀也不跟我打了,非要拉我在城门口坐下说话。

“我本来也不是认认真真要跟他拼个你死我活,乖乖就把剑收了。

“说是两个人说话,其实也就是他一个人在说,他随身带了个酒囊,喝着说着,越说就越多,越说就越醉。

“‘我一瞧你,就知道同我年轻时候一样……虽然端着、装着,心里却有一股气、一把火。要不然,什么暗器不好学,非得去练剑呢?

“‘哎呀,我也习惯啦,这么多年,年年都派人来杀我,现在老的轮了一圈,轮到你们小辈啦……对了,你爹是哪个呀?哦,是小老三啊,说起来,我算是你的族叔。他们可曾提过我吗?唔,想来也不会仔细提的——廿余年前,我做了一件事,叫他们大大地蒙了羞,他们从前就不喜欢我,现在更恨我,怎么还肯提起来一字半句?

“‘我年轻时候那会儿,仗着天资聪颖,性格有些乖张,脾气也暴躁,家中同龄的孩子都不大爱搭理我,还常常会合起伙来欺负我。

“‘后来练武了,他们倒是不敢再欺负我了,却开始怕我,一个两个都不肯跟我说话,更不用说陪我玩耍啦。

“‘算起来,家里能说得上话的,也只有最小的一个堂妹了。

“‘她年纪最小,小时候就长得粉嫩粉嫩的,特别可爱,贪吃怕人,却独独不怕我。我就拿刀砍了院子里的竹子,给她做口哨玩儿。或者趁着天气好,便带她出去爬山。

“‘后来,我们都渐渐大了,也不好如以前那样亲近了,但我心里,却一直是将她当作亲妹子的。

“‘有一年,我远在隆庆,忽然收到一封妹子的信,叫我回去救她。

“‘我不明所以,连夜赶回蜀中。到了家门口,却只看见了满院子的白灯笼。

“‘我那乖巧的小妹子,正孤零零地躺在棺材里,眼睛紧紧地闭着,是再也不会醒来啦。

“‘我又惊又怒,只见我的爷爷正一言不发坐在棺材边上,脚边还放了一样什么东西。

“‘我一看,那东西是块白布,白布在动,里头还有活物。

“‘爷爷伸脚踢了踢那白布,里头‘咿呀’几声,居然传出了婴儿的啼哭声!

“‘我手足发抖,走近去看,只见白布里头果真是个血淋淋、皱巴巴的婴儿,瞧上去出生也没几天,哭声细幼,大冬天里,已快冻僵了。

“‘我问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爷爷冷笑着说:‘怎么回事?这孽畜不知羞耻,做了这等勾当,还生下了个小孽种,我已将她打死啦。’

“‘我顿时觉得浑身气血都往脑袋上涌。

“‘只听爷爷又道:‘这个小孽畜吵得人好生厌烦,谨之,你将他抱去后面溺死吧。’

“‘我抬头一看,谨之堂弟就站在一旁,听了爷爷这话,也没有什么表情,竟真的弯下腰来,要去抱那刚出生没多久的婴孩。

“‘我只觉浑身血液都往头上涌去,大叫一声,一掌就拍了出去。

“‘这一掌正拍在了棺材板上,木屑横飞。

“‘我那堂弟谨之被吓了一跳,我趁机向前一步,将那孩儿抱在了手里。

“‘那夜的天真黑啊,我那几十个叔伯兄弟,团团把我围住。

“‘爷爷怒道:‘你做什么?’

“‘我也不说话,就只是冷笑,抱着孩子就冲了出去。

“‘他们都想来拦我,但是区区几十个人,怎么能拦得住我?’

“唐寄之说到此处,像是痴了,瞧着远处的山与云,也不知道是想起了那夜的月色,还是想起了小妹子的娇痴。

“隔了好半晌,他才低声接着道:‘那天正巧是重阳节,家家户户团聚,我却从家里冲了出来。也不知道走了多久,不知不觉竟已走出了川蜀地界。我知道家里人不会善罢甘休,孩子跟着我,既不方便照顾又不安全,便找了户农家,将那孩子寄养了。’

“我好奇道:‘那这孩子现在呢?该也长大了吧?’

“唐寄之笑了笑,似乎回忆起了什么有趣的事,答道:‘他好得很,比你还长了几岁,剑法却已经高出你许许多多啦。他只当自己是农家的小孩,我初时偷偷回去见过他几次,后来找了个由头与他相识,自此便年年正大光明去见他啦。不过现在他也已经长大了,大约也用不着我年年去看他……’

“他絮絮叨叨,之后又从江南莺柳,说到了塞北风沙,眼中始终神采奕奕,像是个不知疲倦的孩童。

“我忍不住问:‘你原是世家骄公子,如今却沦为浪荡风尘客,这样一意孤行,可曾有后悔过?’

“‘我不后悔呀!’唐寄之笑了笑,‘我既从未后悔过,那便算不得一意孤行。’”

“再往后呢?”大魔头见他关键处停了,连忙问。

二师兄施施然道:“后来他将自己的刀送给了我。我猜他要么终究被唐门的人杀了,若是活着,大概天南地北游乐去了吧?总之,我后来就再也没见过他啦。再后来遇到了掌门,他瞧见我的刀,就叫我跟着他上了山。”

大魔头打量二师兄的神色,忽然笃定道:“哦,我明白了,你也翘家了。”他回过头,正见到最小的三师姐,正百无聊赖地踢着柴火堆,便笑道,“三师姐,那你又是怎么上山的呀?”

三师姐眨了眨眼,道:“你不知道么?我是掌门从**买回来的呀。”

大魔头险些咬到了自己的舌头:“买……买回来的?”

三师姐瞧着他的表情,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对呀,就是买回来的,那会儿我在长安第一名妓坊彩衣楼挂了牌的,叫做芸娘。”(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