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看书 > 穿越 > 明末逆夜行最新章节列表 > 第一百一十章 百晓生 养寇自重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第一百一十章 百晓生 养寇自重

有人将余渭比作了衡州府地界的百晓生。

什么街知巷闻啦!什么江湖轶事啦!什么深闺夜话啦!包括府衙中老爷们的施政决策,都会在第一时间传到他的耳中。

知道萧铭中向他打听事情后,余渭牛B哄哄地说:“雁生,这事来问二舅我,你可算是找对人了。

说起这包打听的本事,衡州府地界上你二舅甘当第二,没有人敢为第一。”

看着二舅这有些嚣张的样子,萧大公子不由地一乐,示意他言归正传进入到主题。

“说起奈何洼那伙子,我同里面几个小头目有些交情。据我了解,他们的大当家王道,那是个狠角色,其人多谋好杀,做事小心,不好对付啊!”

讲到此处,余渭也是长叹了一声。

萧铭中乘机插话道:“久闻二舅在江河上名声籍甚,这奈何洼您可曾进去过?”

“不曾进去过,只知道那是衡州府与永州府交界处的一处险地。纵横大约四、五十里地,被芦苇荡围着,里面遍布着毒障沼泽和迷魂阵。

如果没熟人接引,生人进入其中,绝对是九死一生的结局。”

嘶!大厅里发出了倒吸凉气的声音。

这奈何洼居然是如此险恶之地,当真是地如其名,还真有点如之奈何的意味。

余渭接着说:“听说被你们打散的常宁县矿徒大多投了奈何洼,如今聚集了三千多人马,已经成了些许气候。”

萧铭中点头道:“嗯!这个情况我们已经掌握。”

“对了,他们新入伙的二当家,曾经是衡州守备罗顺的中军护旗官。这人叫季阿采,与我相熟。

其人孔武有力,两条手臂纹满花绣,能够托举起五百来斤的磨盘,有个‘花胳膊’的绰号,是条有血性的汉子。”

待到余渭话音落下,一旁的萧汉谋接过话头:“主公,这个季阿采或许以后会有大用,应当和他建立上联系。”

萧铭中觉得萧汉谋的建议可行,出言道:“二舅,这件事只能劳烦您了。”

“行,这事我来办,你就瞧好吧!”

余渭非常爽快地将这个差事接了下来。

“事情已经了解的差不多了,今天我们在这里达成一个共识。对于奈何洼的这伙水匪,务必要剿灭。

但他们现在还有些存在的价值,至少在一年内,不要去动他。先做些渗透和情报收集的工作,以备不时之需。”

此时,萧铭中来了个一锤定音。

议事厅中一干人等心中顿时了然,萧大公子这是要养寇自重,为己牟利啊!

“主公,老道我愿意去奈何洼走一遭。”

张老道主动请缨,要去打入奈何洼中做细作。

“恕我不能答应。你的身份应该已经泄露,去了就是个死。此事我自会安排人去做,以后你就待在我身边,不可擅自行动,听明了吗?”

虽然被萧铭中严厉驳斥,张老道还是感觉到心头一暖,连忙回应:“贫道晓得了。”

萧铭中心中已经有了打算,决定克隆几个奴级特工,趁着王道如今正大肆地招兵买马,打入其内部。

议事就此结束,萧铭中决定今天晚上就留宿在庄园别院。

“雁生哥,肚子饿不饿?我让厨房给大家准备了宵夜。”

“还别说,我是真有点饿了。还是咱们家小石头想得周到。走,大家一起去吃上一口,‘垫吧垫吧’肚子。”

萧铭中与余渭并排走在了头前,其他人逐一紧随身后,出了议事厅,去往不远处的饭堂子。

路上,余渭在萧铭中耳边,轻声说:“雁生,有个事儿刚才不太方便讲。但我觉得必须让你知晓,今后能够有所防备,不至于吃亏。”

见余渭突然一副正儿八经的样子,萧铭中有点好奇,回应道:“二舅请说。”

“最近这段时间,有人在衡州府城中,四处传播着不利于江东千户所的谣言。你知道主使人是谁吗?”

余渭越发地压低了嗓音。

闻言,萧铭中剑眉倒竖,追问道:“是谁?”

“我怀疑是南直隶来的那个兵部校书签事陈三泰。”

“是他?他也跟着罗赖子一起逃了出来吗?他没有离开衡州府吗?”

萧铭中头上满是问号。

这个人,已经一度被萧大公子忘却了。试想一下,江东千户所和这个陈某人并没有什么仇冤,他如此卖力的造谣中伤,究竟目的何在?

“这个陈三泰确实离开过,然而他又偷摸着回到了衡州府城。也不公开露面,行事非常诡秘。”

说完,见萧铭中还是一脸疑惑地看着自己,余渭老脸一红,接着又说:“是登高楼的花魁娘子私下里和我说起,此事应该确实无误。”

原来如此!这‘登高楼’有着衡州第一销金窟之称,如今的花魁正是萧大公子二舅的相好,她将自己的这个发现透露给了余渭知道。

萧铭中有所不知的是。因为常宁县的这一次矿徒反叛,在南直隶造成了一场不小的官场地震。

写到这里,就不得不简单地提一下明代官制的形成的原因。

话说,在明代历史中,有着浓墨重彩一笔的靖难之役,做为皇叔的燕王朱棣成功逆袭发动政变,夺得了自己侄子的天下。

明建文四年,六月。

燕王朱棣攻克了金陵,谒孝陵,即位称帝,是为成祖,也就是永乐帝。

永乐帝为了稳固自己的皇权,对建文帝时期的旧有官员势力,进行了一场空前的大清洗。

大兴诏狱,株连甚众,其中最极端的莫过于将江南大儒师方孝孺家诛了十族。也就是说,方孝孺的众多门生故吏,甚至于隔壁老王,都上了这份被株连的死亡名单。

如此暴戾的行径,自然引起了位于金陵都城一带,广大地区的苏浙士林百姓的极度反感和强烈敌视。

非暴力不合作只是普遍现象,严重的发展到了暗杀派驻的官员,甚至频繁的发生了刺王杀驾的事件。

朱棣感觉着整个金陵城带给他的满满恶,更是考虑到了北方残余的蒙元政权势力的蠢蠢欲动。

遂决定迁都燕京,是为北京,北直隶。也就有了后来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