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看书 > 言情 > 大明新球长最新章节列表 > 第二百零一章奔向中原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第二百零一章奔向中原

“哒哒!”……

宽约二十丈的青石大道之上,一大队身穿银光闪闪的铠甲、全副武装的骑兵在极速地朝着前方奔驰。

这些骑兵雄壮无比,就算是蔓延着不见首尾的骑兵队伍放马狂奔,马蹄声也是节凑感十足,方方面面无一不显示这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骑兵队伍。

在骑兵队伍的最前方,是百余名威风凛凛的武者将领。为首一人,身穿一身黑幽幽、上面布满了手掌大小鳞片的猛兽皮甲,正是牛虻带着牛家军最精锐的将士们一行。

在青州城好好地享受了六天的天伦之乐、夫妻欢聚了一场之后,军情部长李常用十万火急传来了“起义军”又有异动的消息,牛虻一看之下,怕迟则生变,带领万人将士开始向着中原进发。

李常传来的这个消息就是:张献忠这个人渣已经入川!修为突增的他,还把大明帝国的十大武将之一:石柱宣抚司使、总兵官挂都督衔、钦赐一品莽服,真正能征善战的女将军秦良玉给打败了!

秦良玉所率领的大军,称得上是大明帝国排名前五的强军。

因为这支部队曾经在万历年间,参加过三大征之一征讨播州杨应龙叛乱的战争,从天启初年起便在长城内外,参加过抵御清兵的战争,也参加过讨平奢崇明的战争,所以全国闻名,被称做“白杆兵”。

秦良玉这根四川战场上定海神针的倒下,整个四川变得混乱不堪,不但在川东的各路饥民、杆子纷纷投奔到张献忠、曹操麾下,便是远在川北地区的黄龙、摇天动等所谓的摇黄十三家,被川中称为“土暴子”的土寇,也开始大肆劫掠州县。

四川的险峻局势,顿时变得不可收拾。

四川的战局变化之快,快过了川剧之中的变脸:不论是明军还是农民军,都是不停的在胜利、失败、胜利、失败之间往来反复,搞得驻守在京城负责往六部和内阁传递各种文书公文题本的大小官员,都不清楚自己到底应该是报捷还是报失败,是应该请功还是应该请求援兵、或者是要求朝廷拨付粮饷?

四川巡抚邵捷春为了堵塞住如同山洪一般向重庆府方向冲来的张献忠、罗汝才两路人马,调集了八万川军往梁山县方向去防堵,顺便接应一下败退下来的秦良玉。

没有想到,这八万人也是如同羊入虎口一般,在梁山县高梁山隘口被张献忠一举歼灭,张献忠开始对川中各处到处洗劫焚掠。

一时间,什邡、绵竹、安县、德阳、金堂、荣昌、永川各城被洗劫一空,从保宁到达州,更是七千里不见烟火。

知道邵巡抚四处调集大军堵截自己,八大王张献忠也不傻,没有往川北或者川东而去,而是虚晃一枪,在剑阁等地冒头之后,折而向南,在梓潼打个大胜仗,从绵州进袭CD不克,沿沱江顺流而下,似乎要去攻重庆,忽然从永川转而向西南,破了沪州。

这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渣,将川中各部明军将士拖得叫苦不迭、怨声载道。

由于没有得到朝廷钱粮的拨付,五省总督洪承畴也不敢带军追击张献忠、罗汝才二人,只得将一腔怒气发在了川北的“摇黄十三家”头上。

于是乎,这些被四川人称之为“土豹子”的土寇,将川北杀得路断人稀,却不想惹了一个魔王前来,转眼间十三股被打得只剩下了七股,着实令川中百姓松了一口气。

兵力捉襟见肘的洪承畴,自忖以眼下自己的兵力无法完成对张、罗二人的包围,只得写信给三边总督郑崇俭,要求调二十万秦兵入川会剿。

原先负责封锁神农架、商洛山的二十万秦兵奉调入川,无形之中将原来的包围圈打开了一道道出口,将通衢大道让给了躲藏在山中的李自成。

李自成率领着闯营的核心精锐将士三万多人,由湖广房县等处出发,取道陕西平利、洵阳、商州进入河南的淅川、内乡一带。

随后,洪承畴率军进兵重庆,监军万元吉擢前总兵猛如虎为正总统,张应元为副,率军趋绵州,分派诸将把守要害之处,万元吉自小路至射洪,在蓬溪处严阵以待,准备阻击起义军。

起义军分驻安岳,侦知官军大兵压至,乃退至内江,猛如虎追之,万元吉、张应元则在安岳城下扼守。

同月,闯王李自成引一斗谷、瓦罐子等部河南本地农民军,号数百万,在豫西连破鲁山、郏县、伊阳、宜阳、偃师、灵宝、诸县,更是攻破永宁城,将城内藩王万安王及城内诸多官员豪绅处死。

早已被连年愈演愈烈的天灾逼得走投无路,再加上河南的八家亲王和诸多官绅大户、豪强地主的敲骨吸髓压榨,河南的饥民早就遍地都是。

如今见有人四处攻城破寨,往日里那些高高在上的老爷们转眼变成了刀下鬼,如何不欢欣鼓舞的望旗前往、从者如流?

一时间,“吃他娘,穿他娘,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

“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求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小都欢悦。”

这些脍炙人口的民谣,从豫西的伏牛山区传唱出来,迅速向豫中和豫东蔓延。

到目前为止,整个河南府除了洛阳城外,余者十几个州县城池己经尽归闯营所有。

李自成的闯营声势之盛,更是到达了自从率人起义以来的最高峰!

军事上进展的如此顺利,加上李岩兄弟、牛金星、宋献策等河南文人的投归,宋献策更献上“十八子,主神器”的谶语,让李自成的思想开始转变:

有河南当地豪杰相助,这河南也可以成为自家的根基,可以用来打江山,夺天下。他老朱家不过是一个没有度牒的野和尚出身,老子好歹也是个驿卒,怎么也比他强上许多吧?

因此李自成一改往日攻城破寨只为钱粮财物的土匪作风,开始严肃军纪,并且大肆宣扬:“杀一百姓者如杀我父,淫一百姓者如淫我母。”

其部下妖孽儒将李岩,又开始为他编设“迎闯王,不纳粮”等歌谣,并提出“均田免粮”等口号,如此一来,李自成的大军更是迅速发展。每到一城,总有饥民愿意作为内应,使他之后的攻城略地,可用不费吹灰之力来形容。

这些城池之中所获的大批钱粮财物,甚至是一些人口,闯营上下将领少不得督促士卒不得毁坏,不得污损。

不过,一批批骡子、牛马将大批财物运走,出售给那些底蕴深厚的商人,换回来了同样数目庞大的盔甲刀枪、布匹食盐药物,迅速的将李自成闯营的老营装备的越发整齐。

棉甲、罩甲则是大量的淘汰给了马军和骁骑部队,老营军官和将领们则是都换装了铁甲,像李双喜、张鼐、王四、罗虎这些孩儿兵的头领们,都换上了光可鉴人的精制甲胄。

而步卒和马军这样的外围部队,装备同样得到了改善,一半来自于缴获的各处城池府库之中的武备,而另一半则是老营和骁骑的扩充,大批的武器不断的被淘汰给了步卒和马军这样的外围。

如今的河南豪绅们都懂得了“小乱住城、大乱住乡”的道理,纷纷的在自家附近山中,选择险要地势修筑围寨,大批的金银细软粮食财物都储存在寨子里。

更有那怕死的,则是在山洞之中修造房屋居住,在险要地方将道路挖断,以吊桥出入。

这些做法在对付土寇和杆子的兵器尚且不全数能够装备的情况下,当然可以保证安全,但是在实力暴增的闯王大军面前,这些地理优势显得苍白无力,一个个素称坚固险要的围寨或者山洞被攻破,大批的钱粮便归了闯营。

所有的这些缴获,都用于养兵和赈济灾民,进入了新的一轮良性循环。

一时间,在灾荒遍地、饥民遍地的河南,李自成闯营的声势之浩大,前所未有。(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