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看书 > 玄幻 > 斩蟒传最新章节列表 > 第190章 投靠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第190章 投靠

章龄之等本地人对大瀚的吃相不是很满意。

因为这群外地人仗着乞活军,把重要职位几乎尽数占据。

他忙前忙后,竟然只得到一个十分不重要的户房主事。

也就是吏。

官吏,官吏,前者是主,后者是仆。

完全是两回事。

口口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老章心里气啊。

既然有火气,自然容易烧着别人。

“将军,这户房主事没法做了。”

姜云龙坐在太湖边一处绿荫下钓鱼。

这里距离太湖县不远,跟安庆城也只有一百多里。

“章先生,你怎么到这里来了?”

章龄之从马上下来,章科等人勒马,站在几十丈外。

“将军,可知道新来的知府大人准备征收夏粮?”

姜云龙惊讶道:“还有这个事?”

章龄之看着他的“假象”,心里不由埋怨。

口口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如今城里已经快闹翻天了。”

“大家都说将军亲口答应,今年夏粮不收。”

“但现在大瀚又反悔,敢问这夏粮到底是收还是不收?”

关于夏粮问题,是有部分政策的。

姜云龙以乞活军需要粮草为由,申请把辖区内的大族坞堡公田、民田占为己有。

但坞堡田地之外,寻常中小家族的庄园、平民田地,属于县衙掌管。

也就是说,安庆府田地一分为二。

乞活军占据最肥沃一部分,用于供养自身,从而不需要大瀚拿出额外的军粮、军饷来。

其他大部分则交给县衙管制。

对于这个做法,大瀚内廷经过再三考虑后是同意的。

讨论群伍陆彡七四彡陆七伍

你不能让乞活军一边帮你干脏活(杀豪强)、累活(攻城),结果什么都不出吧?

就算是掌握了他们的亲卷,控制着他们的生死,好歹也得赏根骨头吧?

问题是患寡不患均啊。

就像章家看到了童家坞堡的地盘,可以免掉一季夏税,自然也想获得同类待遇。

可这一点上各个县衙根本不可能同意。

因为县衙什么都没有啊。

除了一大推文书外,就连户口都不清楚。

红珊仗着姜云龙,以及李山昌的暗中配合,大手一划。

直接划拨了大片荒地进入乞活军名下,用于军垦。

名义上上乞活军已经扩张至三万都不止。

讨论群伍陆彡七四彡陆七伍

各个坞堡驻军、巡捕、民众等,隶属于乞活军名下,有点类似武朝的府军。

平时是农民,战时各家精壮出人,组成战军。

而对于这种特殊的制度,陈友亮同样同意了。

不这样怎么办?

难不成一万人占据三府十八县?

开什么玩笑?

一万人拆开,撑死就只能占据控制三座城池。

当然,大瀚也可以选用其他路子。

问题是某些人不愿意担负屠戮地主豪绅的罪名,

更不愿意当武卫军南下时,大瀚必须派出援军北上。

首发:塔&读小说

说到底,大瀚兵力不足,需要一支敢死队为他们在大江北面拖住一部分敌人。

“军户,与民户分开。”

姜云龙接过赵雪送过来的凉茶,一饮而尽。

“老爷子,我只管乞活军军户,民户可不是我的事。”

章龄之不认识赵雪,只当做她是一名侍女。

“可是将军,你这么做,不是让我们难做吗?”

姜云龙笑道:“是你,还是他们?”

章龄之说道:“都有。”

姜云龙才不信对方的鬼话。

说到底,徽州的财富五分在童霍这种大家族手里。

扣扣563743675

三分在章家这些小家族手里。

剩余两分才是那些平民百姓。

而这些财富中,盐矿又占了三分。

姜云龙占据童霍等大家族的根据地,却把盐矿产地完好交给陈自强。

徽州的盐矿,是陈云必得之物。

这样算,乞活军实际只拿到用于提供军队支撑的田地、兵源和粮食。

但最重要的财源还是十分利索的交出去了。

不然,陈家凭什么这么大胆放心他扩张。

还不是因为童霍等家族金银财物根本是不可持续的。

花完了就花完了。

读者身份证-五六三七四三陆七伍

乞活军想要维持,就必须学习红巾军,占据更多的城池,杀死更多的地主豪绅。

这就是陈友亮的阳谋。

见到姜云龙不说话,章龄之干脆坐在他身边的荒草地上。

“将军,张家宣布起事,自号光明王朝,加入反戎阵列。”

“现在安庆东边的陵州府、北边庐州府还在犹豫,你现在不去占据,怕是等他们加入张家,就不好出手了。”

姜云龙问道:“你刚刚不是还在说新来的知府催促你征收夏粮吗?”

“怎么一下子跳到扩张上?”

章龄之道:“这不是章家穷,所以希望将军占据两府任意一府,希望能分点田地给章家。”

姜云龙看了老人一眼。

乞活军的军田只交给内部旗下的军户。

身份证-伍陆彡七四彡陆七伍

章家想要,就必须加入乞活军。

对方按理来说,不可能看不到乞活军的尴尬地位。

姜云龙倒是之前推荐他出任知府,并顺手推荐了多名本地人。

这些人大多是被童霍大家打压的小家族。

谈不上恶毒,但也说不上善人。

徽州都发展到人吃人。

这些人也就勉强结社自保,以各个家族、姓氏为纽带,割据一方。

“他们为何这么急?”

章龄之好奇道:“将军不知道吗?”

姜云龙瞥了他一眼。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章龄之讪笑道:“陈知府打算参考大瀚,建立驻军。”

姜云龙微愣,他还真没想到这个年轻的陈氏旁支,居然有这个胆气。

大瀚上层都知道徽州是大瀚拿出来,用来阻挡鞑子或红巾军的战略缓冲地。

而负责缓冲的就是乞活军。

反倒是这些文臣,出发前都收到命令。

允许大敌围城前主动脱离。

这要是建立驻军了,他还怎么脱离?

再说了。

安庆城最精锐的武夫们,一成跟着张家走了。

两成跟着童锐等新生代逃向肥城。

三成逃向外地,比如大瀚、苏州、海州等。

一成是章家这样的中小家族,用于自保。

剩余三成基本进入乞活军。

他招募那些连气感都没有的民兵又有何用?

章龄之不紧不慢说道:“我听闻知府准备用他们运粮,关键时候征收夏粮、秋粮,输送给水师。”

原来如此。

姜云龙明白了。

只是一次性的工具。

说是民兵,其实就是民夫。

但以安庆城一府能挤出多少油水?

乞活军要不是依靠各家的坞堡积蓄,根本无力支撑如此庞大的军阵。

正常来说,二十万农户,可以撑起一万人的后勤。

但这是建立在正常的耕种上。

这二十万人可以安心种田。

不会发生大规模的逃荒。

不然,就算是上等灵气充裕的肥田,荒废了,哪来的粮食?

但谁都不看好徽州。

张家宣布自立,立马建立了一支十万人的军队。

可姜云龙很清楚。

这里面大部分都是徽州、海州、苏州各地的虔诚信徒、武夫组成的。

读者身份证-五六三七四三陆七伍

普遍的战力还可以,至少不比右卫军差。

但这些人之前都位于各地,从未集合训练过,

更没有相互配合的默契。

其次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集合十万精锐,把这些力量融合成一股才有用。

不然不过是一群游兵散勇。

对于张家,像章龄之这种聪明人很清楚。

他们还不如乞活军。

至少姜云龙看起来比他们更可靠。

章龄之追到这里来,与其说是诉苦和告密,不如说是来投靠。

塔读.APP,免费小说网站

大战将起,除非他们愿意逃亡大瀚,否则退无可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