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看书 > 穿越 > 江南江北之美女寨最新章节列表 > 三、蒋俊英(第二个漂女的故事)(4)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三、蒋俊英(第二个漂女的故事)(4)

王雨生跟魏大成在几个乡的村办小学校转了一圈,秘密发展党员,然后回到家里。王大田老夫妻俩立即把蒋俊英的遭遇前前后后跟他说了一遍,要他对青皮季大胆进行伺机打击,出出胸中的闷气。王雨生听了后,安慰了二老一番,然后又问了一些徐家圩的情况,并答应给徐五虎写一封信,请他管束他的家丁,不可胡作非为。

"你的信管用吗?"王大妈对季大胆恨得痒痒的,把季大胆的打击寄望在儿子身上。

王道人瞪他一眼:"看你这老婆子说的,徐五少能不买雨生的面子!"

王雨生问了蒋俊英在汊河尼姑庵里的情况,然后要二老对庵里多关心,家里粮食多,可以送些粮食去。接着,

他说:"我明天回南京,跟汊河镇黄家商船走。"

王大妈问:"听你爸说,你要转学到上海,有这事吗?"

其实,王雨生是**的地下工作者,党组织调他到上海工作,他说从南京转到将去上学只是打马虎眼。

第二天,王大妈烙了一摞面饼,又从夹墙里掏出五十块大洋,分别用腊染蓝花布包好,给儿子带上。

王道人这人很有意思,他虽说把《道德经》背得滚瓜溜熟,粗懂黄老之学,是道家的信徒。但他并不全信"清静无为"之说,很重视人际关系,他与汊河镇的黄家关系不错,平时在生意上与黄达先有来往,他买黄家店里的洋布,洋火,洋钉,黄家收购他家油坊里榨出的豆油、花生油、菜籽油。他想今天让黄达先与路人看看他的仙骨道风。当然,更重要的是他想到一个细节,他骑着大叫驴灰乎乎地跟在儿子后面,更显出骑在大白马上的儿子高大,挺拔,英俊,让路人对王家产生一代胜过一代的印象。

他从路人的目光和打照呼的话里充分感受这一点。

"王道人,你这在读大学的儿子真帅啊!"

"是吗,是吗?"

"王道人,雨生天庭饱满,地角方圆,一脸豪气,将来必有一番作为啊!"

"嘻嘻,嘻嘻。"

王大田听到村人许多赞美之声,像是吃了蜜糖,心里舒服极了。

到了汊河镇黄家,王大田把大白马大叫驴拴在黄家门前的拴马桩。汪家在镇上是首富,院子是三进两厢,八字门外有一片柳树林,树荫下有一排青石拴马桩,那青石桩穿绳洞被缰绳磨出深深的印痕,据传那些拴马桩是黄凤岐的高祖父置下的,他是清代的榜眼,到了黄凤岐父亲这一代人才走下坡路,没人做官,下海经商。黄凤岐父亲黄达先排行老大,在汊河镇做生意,开洋布行,老二黄达聖在上海经营酒家,老三在镇江做南北货买卖。兄弟三人生意都做得不小,尤其是黄达先生意做得大,他拥有船队。黄达先做人不同凡响,他以商会会长的身份广交朋友。他的口头禅是:身怀一技以糊口,拥有朋友方得富。他是位路路通的人物,帮会,土匪,军警,方方面面都有能说上话。

黄达先听说王雨生来搭乘他家的船,十分高兴。他觉得一个青年在江南闯天下,将来的前程无可限量,值得交结。他令丫头泡上龙井茶以候,听到小厮报告王雨生到了大门外,便趋步迎出了二门。他刚出二门,弹眼见王家父子已来到面前,便连连打拱:"失迎,失迎,里面请。"然后对王大田说:"王老兄,这是你家大公子?"

王大田答道:"是呀,这是犬子雨生,跟你家船去上海,给黄会长添麻烦了。"

"那里,那里,小女路上正缺少人伴呢。"黄达先向厢房里喊道:"客人到了,你们怎还不出来啊?真不懂礼数!"

魏大成与黄凤岐在丫头小姐们簇拥下,从红木嵌玉石屏凤后面转了出来。

魏大成说:"姨夫,我们都是熟人,客气什么。"

黄达先:"什么,你们在哪认识的?"

魏大成解释道:"我跟雨生是好友,前几天一道看戏,大家就认识了。"

黄达先笑道:"这就好,在外多个老乡照顾。"他举一举茶杯:"大家请用茶。雨生,你在学校是学什么的?"

王雨生:"我在大学里是学数学的。"

"数学是干什么的?老朽不懂了。"

黄凤岐解释道:"数学哪一行都用得上,用场可广呢。"

黄达先对数学太陌生,他自嘲道:"老朽落伍了,我以为数学是拨算盘珠子,做会计呢。现在,数学也是一门学问了。"他转过脸问女儿:"凤岐,你到大学里选择学科,可请雨生参谋参谋啊?"黄达先因为没有儿子,他把这个女儿当儿子来养,宠着她。"我家世代为官,只是到了我这一代从商,没出息。要是金凤是男孩,我希望她去学武科,将来当个将军。"

黄凤岐一笑,心想我学啥不要别人插嘴。她是有主张的女孩,她主意已定,想学法政,将来当县长,她希望把自已打造成领袖人物。她穿一身大袖大裤脚的杭绸褂裤,耸着眉骨,扑闪着金鱼眼睛,紧闭的嘴唇边显出一条阴线,让人感到她果断,智谋,有风范。她刚要说话,这时,魏大成插话说:"姨夫,眼下政府如此腐败,当官也是个贪官。"魏大成身材瘦小,黄脸壳儿,戴着眼镜,为人低调,他到哪都难得说话。他说了这几句话见黄达先不悦,便退到后面坐下。

做官问题本可讨论下去,这时张管家来请示,船老大说货己装上船,问何时起锚。黄达先说即可起锚,他又关照管家要多派几个家丁跟船,路上当心土匪,尤其是百草湖里湖匪多,要注意防范。

到了船上,黄凤岐住在后舱楼里,王雨生魏大成住在前舱,黄达先说让他们住在一条船上可以互相照顾。这对青年们来说,当然是求之不得的,他们可以讨论学问,也可以切搓棋艺。刚才魏大成在厢房里介绍王雨生的时候,说到王雨生围棋下得好,黄凤岐就拍手说,她正愁路上无聊呢,这下好了,可以向王先生请教棋艺了。其实,刚才他在楼阁上望见王雨生骑马而来的时候,胸中忽然涌起一股热流,好像有一阵风暴掠过心头,她呆了好一阵子。丫头莺儿当时注意到她面部表情的变化,问她怎么了?她掩饰说是要更衣了,心不在焉。黄凤岐进了楼舱,便把绣花镶袖大衣襟的乡居衣裤换了,穿上短袖褂,戴上法兰西的罗宋帽,叫莺儿把皮箱里的白朗宁手枪取出来,挂在舱楼的窗边,又把羊毛绒毯子铺开来,这才出舱与父亲告别。

随着汽笛鸣响,黄家船队离开码头。

黄凤岐令丫环莺儿在舱楼前的甲板上摆上条桌,放好棋盘和茶具,放上一盘茶干,一盘豆沙糕,一盘瓜子,一盘花生米,然后去请王雨生与魏大成。

魏大成说:"表妹,我们还要请吗?你只要煮好茶,摆好棋,我和王兄会不请自到的。"

黄凤岐朝着王雨生仰起了笑脸,一脸灿烂。她觉得他俩很有意思,魏大成瘦小精干,王雨生高大帅气,两人相得益彰。

莺儿倒好茶水,向他们招手。待大家围在条桌边坐定,王雨生说:"我们先聊天再下棋,如何?"

魏大成说:"王兄,聊什么你出题?"

王雨生朝黄三小姐笑笑:"西方凡事女士优先,请你出题?"

黄凤岐觉得他思想新潮,想了想笑问道:"二位先生,你们看我学什么专业好呢?"

王雨生:"令尊不是要你学法政吗?确实中国太需要法律了,中国要走向法制国家,这就需要法学家啊。"

黄凤岐转脸问魏大成:"大表哥,你看我学什专业好呢?"

魏大成晓得她是有主张的人,便扯淡道:"我会相命,我看你的面相适合将来当将军。当个女将军指挥千军万马,那多神气啊,哈哈哈..."

黄凤岐装着生气说:"大表哥,人家诚心征求意见,你倒胡说,该打!"她指使丫头过来打魏大成,丫头们笑而不动,她笑道:"我连丫头们也指挥不动,还能指挥千军万马吗!"她又对王雨生说:"王先生,你给评评这个理?"

王雨生晓得她需要人捧,便顺口捧她一句:"我虽不像魏兄会算命,但也看得出你黄小姐将来定能大富大贵,必有一番作为,当个将军没问题,现在是抗日时期,多么需要能带兵打仗的将军啊,特别是需要女将军。"

黄凤岐听了心里美滋滋的,她想转移目标,说道:"哎啊,你们俩合伙来嘲讽我呀。"

魏大成掐指闭眼,嘴里念念有辞,弄神弄鬼一阵子后说道:"据我算来,表妹将来做不成贤妻良母,可是,准能做个将军呢。"

黄凤岐嫣然一笑,长脸巴上露出两个酒窝,金鱼眼一闪说:"你两个嘲讽够了吧?现在开始下棋了!"她打开棋盒说:"斗嘴就此结束,我们斗棋吧,大表哥与王先生先战?"

魏大成希望王雨生与黄凤岐更接近一些,以便到上海后得到王雨生的照顾与帮助。他说:"你与王雨生先战,让我瞧瞧你的棋艺有没有长进?"

"你对我的棋艺不了解?"黄凤岐嗔怪道。

"我知道在汊河镇,你是打遍全镇无敌手的。"魏大成知道表妹要他捧她,他眯着眼又一语双关:"雨生可是在南京上海见过大世面,你要小心,不要败在他手下当俘虏欧!"

聪明的黄凤岐感到大表哥话里有话,让她与王先生手谈似有深意。她把棋盒推给王雨生:"请。"于是,他们长时间的心理对奕就此开始,他们以后长久的交往以及黄凤岐对王雨生的精神之恋也从此开始了。

他们对奕,黄凤岐叫莺儿唱曲,魏大成便自报奋勇吹笛子。莺儿唱道:"两处相思无计留,君上孤舟妾倚楼。这些兰叶舟,怎装如许愁?"

黄凤岐转脸道:"莺儿,你唱些什么呀,我俚船上有愁吗?唱点让人开心的。"

莺儿说:"那我唱一首鲜于枢的《西湖》,可好?"

黄凤岐对丫头不使性子,像对姐妹一样,笑道:"只要是欢乐的,风光的,随你唱。"

于是,莺儿挺挺腰,亭亭玉立,唱了起来:"西山雨退云收。缥缈楼台,隐隐汀洲。湖水烟云,画船款棹,妙舞轻讴。野猿搦丹青画手,沙鸥看皓齿明眸。阆苑神州,谢安曾游。更比东山,倒大风流。"歌声婉转,笛声清幽。船在河中行,平原沃野,一望无际的绿野。

张管家望见槐树林里露出的尼姑庵,叫老大放慢船速,准备好舢舨,接小尼姑上船。

老尼姑洞明与蒋俊英站在庵前河沿上,等待黄家船队。早上老尼姑烙了一摞饼,还有五块光洋一道塞进一个小包袱,给了蒋俊英。蒋俊英给师傅磕了头,二人免不了哭了一场。这时,当她们望见黄家浩浩荡荡的船队开过来,洞明大声喊叫,黄家大船上放下一只舢舨过来渡俊英上船。洞明赶紧把一封信函交给俊英,关照道:"到了虎头山,你把我的信函给师妹看,她不会不收你的。"

船队由二十来条船组成,互相之间用链索接连拴着。货船上全部盖着芦席,芦席下露出来的是黄沙。黄家是三通人家,人家不敢贩运的禁运物资,他家都敢贩运,上面盖的是黄沙,下面可是违禁品。船队的中间有条楼船,船体高大漆得黄亮。那船上的家丁也与众不同,一律是彪形大汉,站在船头船尾像铁塔一般。楼舱很气派,木壁上多有雕饰,花鸟,石榴,万年靑,随处可见。接俊英的小舢舨划过货船边来到楼船舷下,家丁们立即把俊英拉了上来。

俊英上了楼船,一怔,世上还有如此豪华的大船,她正在张望,这时,从楼舱那里传来一位姑娘悦耳的声音:"管家,叫她过来吧!"

那上前请示的家丁立即躬身退出,说道:"俊英小姐,请!"

俊英走了过去,见黄三小姐在与一位先生奕围棋,旁边有几个人观看。黄三小姐与当地大户人家的小姐装朿不同,她穿一身城里学生的服装,

戴着法兰西的鸭舌帽子,短发从帽沿下露岀来一绺,米色的衣襟上挂着一条闪亮的金表链,跷着二郎腿在揺着,带绊的皮鞋黑得发亮。她跟洋片上的美人画儿一样,在她身后的舱上窗口边挂着一支白朗宁手枪,这是洋片上的美人画儿所没有的。对这样一位时髦人物俊英一见,肃然起敬。

"你是蒋俊英?"黄三小姐放下手里揑的棋子,微微笑着,叫老妈子取下她的包袱,让她坐在她身边,又令莺儿送上香茶。黄三小姐自我介绍:"我叫黄凤岐,现在上海读书。"她叹口气:"听说你很不幸,受了不少罪,现在去投奔虎头山庙里的住持何仙姑,你对何仙姑了解吗?"

俊英没想过要了解师傅的师妹,被她问得无言以对。

黄小姐见她受窘,朗朗一笑:"现在这种世道可不能乱投门庭啊。我一见你就喜欢你,你身上有许多故亊,我很想听。我看你不必去虎头山,跟我到上海算了。"

俊英立刻紧张起来:"不不,师傅的话我不能违背。"

黄三小姐说:"听说虎头山的名声不太好,那里有种种规矩,许多事怪怪的...她们还抢劫商船,绑架人质。我家大管家说这些亊他曾亲眼所见,我不骗你。"

俊英瞄她一眼,她想这事肯定是编出来的,尼姑能有那么大的本事去打家劫舍呢?她不信。黄凤岐对她看了一眼,觉得蒋俊英不是一般女子,一副俊俏坚毅的样子,便把魏大成、王雨生作了介绍,意思是要他们帮忙说服她。

王雨生与魏大成交换一下眼色,觉得蒋俊英是位小家碧玉,虽生得俊秀,但命运乖桀,因为走头无路才去投奔虎头山的。他说:"蒋小姐,黄小姐愿意带你去上海,这多好啊!"

魏大成见她低头不吱声,说道:"你去上海的话,我们可以介绍你到纱厂去做工。"

蒋俊英:"感谢二位先生的美意。不过,师傅关照我投奔她师妹,我得对师傅有个交待。"

大家叹了一悉,一时无话可说。

晚上,黄三小姐留蒋俊英同住一个楼舱里,她听到三小姐和丫头们讲在上海的见闻,奇奇怪怪的事情。最让她羨慕的是上海女性的婚姻自由,男女双方愿意做夫妻的,租间房子住在一起就成,没有人来捉奸,如果两人不愿在一起过下去,登报申明离婚就劳燕分飞,各奔东西。像百草湖这样的另搞一套,族长说了算,处死呀,双人漂呀,真是伤天害理,嗨!

在家里,父母教她的不是三从就是四德,在庵里,师傅教她的是如何自珍自惜,在这大船楼舱里,她听到的是婚姻自主,男女自由。看来,外面的世界与徐家圩、汊河庵堂不一样,虎头山的生活可能更精彩,是另一番天地,因此,黄三小姐动员她去上海,被她拒绝了。

第三天早晨,船队到了金家寨的河神庙,黄三小姐告诉她船队在这里转向东南,而虎头山在西面,因此,她可以在这里下船,大家就此分手。三小姐给她一叠纸币,然后叫来舢舨把她送上岸。

岸边大堤上蹲着一个个铁牛,俊英在一只铁牛背上坐下来,望着黄家船队离去。在刚才分别的时候,她一再感谢黄三小姐,她对黄三小姐的印象好极了。黄三小姐对她的印象也很好,两人恋恋不舎。

"你到虎头山不满意的话,到上海来找我。"黄三小姐在她上岸的时候热情而诚挚地喊道。同时,她掏岀表来看了看。她对这个受尽折磨与苦难的年轻妇女充满同情,她提出派小船送她到虎头山,但遭到张管家的反对,现在,她望着孤零零的俊英,担心起她在这土匪出没的地方,能否安全到达虎头山?

百草湖地区常见的芦苇荡、荷花塘、水草沟在这里一个没有,湖区在这里展开一个宏大的水域,波浪壮阔,在午后的阳光照耀下闪闪灼灼,碎银一样。在湖水的西面有几座小山,绿林逶迤,远处,有座大山凸兀,伟岸高耸。大山上空笼罩着一堆乌云,凝至不动,给大山増添了几许神秘。

俊英举目望了好一会,她想那山大概就是虎头山,师傅说过,虎头山在众山之上,山峰上有个老虎头,是百草湖中最高峻的山峦。

一群白翅的水鸟飞过。

俊英转头望,黄家船队已经远去。她觉得她与黄三小姐是两个世界的人,三小姐是天上飞的天鹅,她是地上跑的野兔。她想,师傅听说虎头山是女人的王国,也许我到了那里能交上好运,于是,她背上小包袱,拿着木棒上路。

蒋俊英孤身只影,被逼上虎头山。但是,虎头山真是女人的天下吗,那掌权的何仙姑会收留她吗?(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