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看书 > 穿越 > 江南江北之美女寨最新章节列表 > 三、蒋俊英(第二个漂女的故事)(1)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三、蒋俊英(第二个漂女的故事)(1)

冬去春来,甄家湾河坂上的那棵老槐树又开花了,蜜蜂嗡嗡,旁边的古柳青枝绿叶,半坡浓荫。村人聚集在树下,有的在下棋,有的在闲聊。老光棍说:"去年槐花开的时候河上漂来双人漂,今年至今不见双人漂呢。"

王大田身子瘦弱,蟹壳黄脸,手拈佛珠,瞪他一眼。他拈了两下佛珠说:"你又想好事是不是?"

季言夫举手又劈下,大声喊道:"你们莫吵,上河湾好像流来个东西?"

老光棍眼尖:"你们看,那不是双人漂是什么!"他兴奋极了,脸红得像公鸡。

众人站起伸头往河上望,下棋的扔了棋子,打牌的也不打了。王大田抹着茅草黄胡子,黄着蟹壳脸说道:"那快救人哪,快啊!"

"没有好处哪个发痴呢,要救人你行善的王大田去呀!"

王大田怂恿道:"季大胆,你发财的机会来了,你再不下水,不要叫别人抡了去啊?"

季言夫一想也是,在甄家湾就数我这个光棍胆子大,从河里捞个女人卖了,哪个也不敢当面说个不字,就是不卖掉也可留下来做女人。于是,他说."我下河去看看,这女人俊不俊?"

王大田还不放心,关照道:"大胆,你可别像去年那样,下去不救人啊,怎么也要把人救上来嘛!"

季言夫冷着脸,脱了褡袷,撩点水拍拍胸:"这个还用你说!"说着,扑通一声跳进河里。他凫到竹筏边,把住竹筏看,见那女的挺俊,细皮嫩肉的,高耸着两只**躺在筏子上,上身的花布衫倒是没湿,下身的篮竹布裤子湿了一半。他伸手在她大腿上捏了一把,说:"你答不答应做我女人,答应的话我就救你。"见那女人紧闭着眼睛不回音,他又催促道:"你说话啊,噢?"

过了一会,那女人睁开眼瞪着他说:"大哥,你把我俚两人一道救了,上岸去商量。"

季大胆想,这女人滑头,到了岸上我还弄得过你两个?叫那男的漂到海里喂王八去吧!于是,他撩起一巴掌把她打晕,迅速解了她手脚上的绑绳,托着她的背部凫到水边,然后将她抱上坂坡。

众人争相观看,那女人皮肉白嫩,鹅蛋脸儿,杏儿眼,细高个子,胸脯丰满,是个美人。

老光棍一见,上前说道:"季大胆,你倒捡来个便宜货,卖不卖?"

季大胆瞪他一眼:"你买得起吗?这上等货色,我留着自已享用呢。"

季大胆欲把蒋俊英背回家去,众人反对。人们说,即使与你成婚,也要举行仪式,请村里人喝酒,否则,从河里捞起个女人,按在床上睡了,就算是自家的女人,这不给甄家湾丢脸嘛!咱们这个村还算村子吗?会被外乡人骂为黑村野店的!

季大胆黑着脸,攥紧榔头似的拳头,说:"大家伙甭吵吵,你们说怎么办?"

"暂时放到蔡家大院去,保媒娶亲。"

"那不成,蔡家那几个兄弟不是好东西。"季大胆反对。

"让她住在祠堂里,找个女人伴着。"

"那不行,她跑了我向谁去要人?"季大胆又反对。

王大田的女人王大妈挤进人丛里说:"要我说,等姑娘醒来问淸她家地址,请她家里人来啇量后再说。"

季大胆一听,火冒三丈:"哼,我救了她,她就是我的女人。"他心急火燎,恨不得即刻扑到那女子的身上,占了她。他扛起那女子要走:"大伙让开,大伙让开!"

几个小伙子围住他,硬是不让路,双方怒目,剑拔弩张,眼看要打起来。

一位小脚老奶奶上前劝道:"我看把姑娘送到王大田家,这样妥当。大胆,王大田一家行善,人人皆知,你总信得过他们老夫妻吧?...啊,这姑娘受惊挨饿,人已昏迷了!"

众人:"对,快送吧!"

小脚奶奶:"大胆,做事不要失了礼数,这里甄家是大姓,你大胆是孤家独户,做出事可不要叫甄家湾人笑啊!"

众人赞同:"快点,快点送吧!"

季大胆瞪了众人一眼,他晓得众意难违。特别是这位小脚奶奶,她娘家姓甄,这事若传到甄万里的耳朵里,那就不好办了。甄万里在这一带有威性有势力、又握有家丁民团,他要是认起真来,那就得吃不了兜着走。想到这里,季大胆向小脚奶奶笑笑,点点头,意思是买她的人情,便背着那女子朝王大田家走去。

王大妈生得强壮,胸满臀肥,脸色红憨,她与王道人不同,胆子大,不信邪。

路上,王大妈问明了那女子叫蒋俊英,再问她是哪里人,她什么也不说。季大胆把蒋俊英背到王大田家,把她往地上一放,说:"我可把人放在你家,岀了事找你王家算帐!"说完,他扑秃扑秃地走了。

王大妈瞪眼道:"你吓哪个?哼!"

见季大胆岀了门,老两口赶紧把俊英扶到屋里,让她靠着枕头,姿在床上休息。王大妈冲了碗红糖水给俊英喝,又喂她吃了一大海碗的棒头面粥。

过了一会,俊英舒岀口气,睁开眼睛,怔怔地呆呆地望着屋梁。过了一会,她回过神来了,她像受惊的兔子,惶恐,惧怕,悲伤。此刻,她没有像一般受了如此奇恥大辱的女子要去寻死,要去上吊,要去投井。她瞪着眼,她在想什么呢?

王大妈观察她一会,便问她家住何处,父母姓甚名谁?她不回答,只是流泪。

王大妈叹口气,仔细打量起眼前的这个女子来。她像棵杨柳,靑春,亮丽,有风姿。她鹅蛋脸上有双杏儿眼睛,文静可人,是个典型的美人儿。王大妈想,美人儿一般心气高,很傲,不过,现在她在遭难,她在想什么呢?她一定是被吓坏了,吓儍了,吓呆了。王大妈忽然担心起来,她怕俊英一旦清醒过来,不是激烈地反抗就是请死,因此,王大妈便一个劲地开导俊英,逗她说话。可是,姑娘就是不吱声,睜大眼睛发愣,静静地流泪。王大妈哪里知道姑娘现在的精神状态,她经过家族的审判,竹筏上的漂流,正如同蜕变中的虫蛹,在蜕皮,在挣扎,是蜕变成扑向灯火的飞蛾,还是变成一只飘逸的蝴蝶?

蒋俊英是有主张的姑娘,昨天,她敢于与邱次仁偷情追求她的所爱,今天,她心里装的只有邱兄,她要与他同生或同死。

王大妈替她揩去眼角的泪水,安慰她道:"姑娘,你在我家就不用怕了,我俚会帮你的。姑娘,你千万不要犯儍呀?"接着,王大妈告诉俊英,她昏迷时被季大胆救上岸,那季大胆要与她成亲,众乡亲不让,这才把她寄放在这里。

俊英一听,立即打断王大妈的话,开口问道:"那么,邱次仁兄呢,他人在哪儿?"

王大田与王大妈见她开口说话,都很高兴,便吿诉她说,季大胆没有救下竹筏上的那个男靑年,现在,那个竹筏大概已漂到下河湾的周庄了。

"啊,请问二老,下河湾离这里有多远?"蒋俊英嚯地坐了起来。

二老告诉她,运盐河在这里打个S形湾,到下湾周庄沿河走有十五里,抄近路走也就五里来路。

蒋俊英立即下了床,往地上扑嗵一跪给二老道了谢,爬起身就往外走。

王大妈一见,慌了神:"姑娘,你这到哪去?"

"我去找邱兄,我跟他要活活在一块,要死死在一处。"

王大田急了:"你这一走,叫我们怎么跟季大胆交代啊?"

王大妈:"怕啥,总有办法对付季大胆的。"

"对不起二老了。"蒋俊英又是一鞠躬,矫健的身影迅疾地消失在院外的暮色里。

王大田想去追蒋俊英,王大妈拽住他的衣襟道:"不要追,让她去吧。"

王大田也就不去追了。他点燃一柱香,在佛像前跪拜,嘴里一叠声的阿弥陀佛,保祐俊英平安。王大妈把俊英換下来的衣裤放进水盆里,开始搓洗。她心神不宁,时时望着圩外,估摸俊英大概到了下湾周庒了,便放下心来。

这时,从圩边黑地里走来一个粗壮登实的家伙,走近一看原来是季大胆。他"扑秃扑秃"地冲进了院子,抹着腮上的胡碴子粗声大气地问道:"蒋俊英呢?"

王大妈想到俊英已经走远,说道:"我怎能看得住她,她跑了,大概回家去了吧。"

当过土匪的季大胆善于观颜察色,一听便知道王婆子在撒谎,也不言语,转身就走,去追蒋俊英。他晓得偷情的女人非常钟情,肯定是追那所谓邱兄去了。他回到家里取了手枪与绳子,沿河边寻去,到了下湾时,果然,蒋俊英站在暮色苍茫的芦苇地里,与竹筏上的男人在讲话。

季大胆怒火中燒,向河面上连开三枪,先把他们怔住。然后一蹿跑过来,用绳子绑住蒋俊英的手脚,喝道:"跟我回去,你敢跑,我打断你的腿!"蒋俊英是个倔强的女子,哪会听他的这一套,她死赖着不走。季大胆推她拉她也不中用,弄得气喘吁吁,最后,他解开她手脚上的绳子,说:"好吧,要么你跟我回去,要么我打死门板上那个姓邱的,你跟着那个死人去吧?二者选一!"

蒋俊英咬着嘴唇坚决得很:"好,那么,你先打死我,再打死他,让我俩一道死!"

季大胆瞪着爆花眼,气得腮上虬胡碴子一根根豎起,恨恨地想道:"你们在阳间愜意过了,还想到阴间去愜意,世上沒这等好亊!"他阴险地一笑,说道:"好,好。"突然,他乘俊英不防备将右手一伸,迅疾朝俊英的后颈上劈了下来,俊英顿时晕到。

季大胆背着俊英,本想把她带回家,可是,在岔路口遇到了村里一伙人,他不得不把俊英又送回王大田家。他想,这样也好,有了这一回合,再留下几句狠话,谅他王大田也不敢再放她走了。所以,当他把俊英放到王大田家的床上时,唬着脸说道:"再走了人,我可要烧房子喽!现在,我去去就来,还有话说。"说完,他甩着膀子"扑秃扑秃"地走了。

这完全岀乎王大田的意料,他吓得抖抖活活。他想季大胆这靑皮不是好惹的,他有一帮流氓兄弟,他说烧你房子,自有人来点火,他说放你的血,自有人来动刀子。王大田不知怎么办是好。

过了一阵子,俊英醒来了,老两口还是想不出对付季大胆的办法来,善良的人对悪人,常有这样的尷尬。

王家朝中无人,家族无势,再加家丁又不旺,所以常挨恶人欺讹,王大田遇到这种事总是送钱送物消灾。但是王大妈有胆量,她不怕土匪,不怕警备队,也敢跟恶人斗。她见季言夫去找他的把兄弟,她便叫王大田也去找些人来,以便与季大胆对抗。王大田说要是儿子王雨生在家就好了,他问儿子怎么还不回来?王大妈说,雨生跟魏大成出游,好像在干啥秘密事,一时半会不会回来,对付季大胆还得我们自己想办法,你快去叫些人来。王大田想叫些人来肯定会引起械斗,后果将不堪设想,他不去。他从草房里拿来一捆茅草搓起草绳来,准备打草鞋。他向粗造的手心吐了一口唾沫,边搓草绳边回答:"老婆子,你别心急,我看不会有事。"

王大妈见他慢条斯理的样子,啐他道:"怪不得大家伙叫你王道人!"其实,乡邻叫王大田为道人并不是他慢性子的意思,是因百草湖地区的道人分不娶妻子的住庙道±,带着妻小的住庙道士,还有在家吃斋行善的人,行善做好事出了名的人也会被人尊称为道人,王大田就是这后一种。王大妈见王大田放下草绳,开始用麻绳打结,便说道:"你去把夾墙收拾收拾,那里面一股霉味。等会儿,把蒋俊英藏在那里面,叫季大胆找不着!"

王大田丢下麻绳,拿起扫帚往西屋走。西屋三大间,两通间堆柴草,一间用泥披墙隔开,其实,那北面墙是双层,小门开在草垛子后面,而在外墙上也有一暗门,暗门开在外面厕所棚里。厕所里一半地方堆牲口草料,那扇木门掩在草堆后面。乱世很多人家都有夾墙或地窖,王家也如此。王家的地窖是祖上传下来的,夾墙却是儿子王雨生到上海上大学后新建的。王大田拿着扫帚推门进屋,屋里乌黑,闭一会眼睛以后,睁眼一瞧,麦锴捆摞成的草堆黄灿灿的,堆到屋顶,梁上掛着的一串串棒头也很干燥,屋里并没有霉味,倒是有一股浓浓的干草香气。

王大田来到墙边,搬开几捆草,露出一只旧木柜,他移开木柜,那只供一个人进出的小门显露出来。夾墙内阴暗潮湿,有股霉味,地下虽然撒了些白石灰,但墙脚下还是有伞状菌生出来。王大田开了外墙门,推开草捆,让空气流通。他走出厕房,夕阳的红光从大水塘上斜射过来。有两点白鹭在水塘边的杂树丛上空飞过,一直延蔓到能仁寺的那片沼泽芦苇十分茂密,在金色的夕阳照耀下显得绿森森的。能仁寺大殿巍峨,屋顶上的琉璃瓦在闪闪发光。

王大妈抱着一捆青草到牛马棚里去,牛马棚里拴着两头犍牛一头母牛,还有一头叫大驴和一群弯角山羊。王大妈看着这棚里的景象,红憨憨的脸颊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这里是殷实人家的象征。马槽那里是空着,大白马叫儿子骑走了,说是他与魏大成到外面去玩,王大妈想,那魏大成是个不安份的教师,说是教洋学堂,却常领着学生贴标语,到村里街头喊口号,可见是个不安份的青年。儿子从上海回来,他就来找他,两人很投机,谈笑风生往往到半夜。昨天,他们说到北边去玩,看他们那神秘的样子,肯定是干什么秘密事儿。

现在,老两口都希望儿子王雨生回来。对季言夫这种青皮,只要王雨生一声咳,他的魂都会吓掉了,可是,王雨生并没有回来。

天刚黑,季大胆带着几个把兄弟来,他们如狼似虎,手里舞刀弄枪,嘴里狠三狠四,提出季大胆明天与蒋俊英成亲,并请王大田夫妇作大媒。

他们临走时,季大胆摔下几块大洋,粗声粗气地说道:"王大田,我明天娶她,你们就是大媒人,这几块大洋是礼钱。"

王大田一时手忙脚乱,见老婆子使劲地向他揺手,连忙推辞道:"不敢当,不敢当,我俚怎敢收你大胆的钱。况且,人家蒋姑娘是否愿意还不晓得呢..."

季大胆一听,立即唬下脸来,吹胡子瞪眼睛:"什么?王道人你说什么呀?我下水救她时,你不是说过吗,女人不响就是认了。现在,我季某要与她成亲,你又说不晓得她愿不愿呢,这是什么话!"

王大田被季大胆的话噎得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他由于长期吃斋,身子是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因此,他一生气,蟹壳黄的脸色就发青,下巴尖上稀疏的茅草胡须会抖动不已。他气得不得了,为了镇静,他捻着胡子,苦着脸装笑。王大田想,这个青皮不光是个莾汉,还是个有心计的傢伙,他竟把我要他救人时说的话当把柄,拿来堵我的嘴,看来蒋俊英这场灾难难以躲过。他有些后悔,唉,早知如此,当初不劝姓季的救她也罢,他望望外边,儿子没回来,儿子回来就好了,那季大胆来登门也不敢。

"你不响,是不是也认了。"季大胆催道:"王大田,明天我过来接人。"

蒋俊英本是又单纯又善良的小家碧玉,读过几年书,比较聪明。但这一连串的不幸事件使她改变了许多,也懂得了许多,似乎也坚强了许多。不过,面对季大胆如此蛮橫的威胁,她还是无能为力,怎么办?她思前虑后,她想逃走是不行的,是要给王家惹祸的,最后,她决定抗争。如果抗争不过,那就一死了之,追邱兄去吧,生前两人是对野鸳鸯,死后再结连理枝。

第二天上午,季大胆头戴礼帽,身披红绸带,兴冲冲地来迎亲。跟他而来的把兄弟们,有的舞枪弄棒,有的敲锣打鼓,乱吹喇叭。

季大胆大喊大叫:"兄弟们,捆呀,捆上她!"

蒋俊英顺手抓起床边一把砍柴刀,要与他们拼命。双方打得难解难分,相持不下,正在这时,外面突然枪响。季大胆抱怨道:"兄弟们,不要放枪!"接着,他听出枪声不对头,那是机关枪在扫射,一串串子弹飞过屋顶,捷克式在开火,"啊,他妈的,大胡子胡强来的土匪队来扰局,兄弟们,快撤!"

季大胆和他的把兄弟们慌忙地朝外面跑去,迎亲队作鸟兽散。

屋外的枪声一阵紧过一阵,有一串子弹打得门前的榆树叶纷纷下落。

王大田手捻佛珠,惶惶然:"怎办,怎办啊?"

王大妈果断地说:"俊英姑娘,逃吧,快走!这是个机会啊!"

王大田听到外面的枪声如爆豆一般,说道:"往那逃?大胡子胡强来的土匪围住了村子啦!"

王大妈果断地说:"那么,进夹墙再说。"

他们进了夹墙,开始小声讨论起来。讨论结果,此地不宜久留,蒋俊英应该趁乱逃走。问题是她往哪里去?蒋俊英想沿着运盐河去找邱次仁,王大田的意见是她可以回到父母家去。王大妈则说,你那邱兄是死是活现在很难说,就是活着一时半会也难找到的。回父母家吧,婆家知道了也会来找麻烦,而且,有些人家见女儿被漂了,丢人现眼,不愿再认。你的父亲是教书先生,恐怕是不大会认你的了。我看,你现在不如到汊河镇尼姑庵先去躲一躲,以后再作打算。

王大田一拍脑袋,表示赞同:"我怎么把表姑妈给忘了!到她庵里好。你带俊英姑娘去,我在家里应付季大胆。"

王大妈拉着蒋俊英岀了夹墙小草屋,来到后门。蒋俊英朝李道人扑嗵一跪,说道:"二老是我再生父母,你们的大恩大德我永生不忘。"

王大田扶起她:"姑娘快起,我佛慈悲,我佛慈悲。"

王大妈领着俊英出了后门下了圩沟,慌慌忙忙地走进青纱帐,往东面的汊河镇尼姑庵去了。

她们刚走不久,季大胆就到了前房客堂,他向王大田要人。

王大田早想好了对付季大胆的话,他胸有成竹地说:"蒋俊英叫胡强来土匪抓去了。"

季大胆奸笑,笑得腮上虬须直抖:"你王大田也想骗人,恐怕资格嫩了点!你说那个土匪姓什么叫什么?"

王大田心中发慌,嘴上却硬:"大胆,你不要欺人太甚!土匪来掳人哪有留下姓名的?"

"吿诉你王道人,土匪里有我的拜把子兄弟,我会打听得到消息的。你要是骗我,我烧你的房子!"

王大田挺住身子,茅草胡子一翘,纠着蟹壳脸:"你烧房子也罢,砍头剁脚也罢,随你,反正人被土匪掳走了!"

"她被掳到哪去了?"季大胆贼眼溜溜在屋里捜寻起来。

王大田想用儿子吓他一吓说道:"王雨生到北边去玩,马快就回来,他会找你算账的!"

季大胆一听倒有些害怕,他哓得王雨生跟他妈一样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物。但他立即转念一想王雨生在江南读书呢,他管不了家乡事,于是,他照搜不误。季大胆在屋里搜寻了一会,心想蒋俊英肯定是出村了,便悻悻地领着他的把兄弟们出去寻找。

从甄家湾到汊河镇尼姑庵也就七、八里地,王大妈领着蒋俊英一路小跑,不到一个时辰就赶到了。尼姑庵院黄墙瓦檐草顶,一进两院,掩映在芦丛与槐树林之中,是个安静的所在。大门外靠近小河,有两棵高大的白果树。小院里有一棵老槐树,眼下,槐树正在开花,那一串串白色的花穗散发着阵阵沁人肺腑的花香。

尼姑庵前门有条通往运盐河的汊河,河边有条牵路,时有背牵的船民经过。经过庵前的人往往被庵门上的对联吸引,驻足而读:明千秋大义,为社稷除奸。因此,王大妈为了避开行人,她带着蒋俊英不从前门走,而是绕到后门。后门开在水塘边,周围草深林密,不熟悉这里的人很难发现这里有个门。王大妈熟门熟路,到了后门从猫洞里拔了门栓,进了后院。后院墙上也有一付对联:湖气凝云,云气结成丘尼泪;月光映水,水光反照菩萨心。俊英读了一遍,心里"格噔"一下,她有一种想做尼姑的感觉。

她俩走到月亮圆门时,听到从前院佛堂里传来敲木鱼的念经声,便赶紧穿过圆门,踅进佛堂。

佛堂阴暗,香烟缭绕,一老尼跪在蒲团上,敲着木鱼,口中念念有词。

蒋俊英胆怯地站在门边。王大妈上前轻声叫道:"姑妈,姑妈!"

好一阵子老尼姑才睁开眼,慢呑呑地转过脸,"啊,你来了。"

"姑妈,我给你送个人来。"王大妈响响快快地说着,招着手叫蒋俊英过来。"姑妈,她叫蒋俊英,想拜你为师出家做尼姑呢。"

老尼姑抬起眼,蒋俊英注意到她的眼睛冷峻而尖厉,心里又是"格噔"一下,她怕被老尼姑拒之门外。

王大妈给蒋俊英一个手势,扶老尼姑站起来。老尼姑微胖,脸色淡黄,没有多少皱纹。从步履来看,她身板硬朗,身手敏捷。她挥挥拂尘,让她俩跟她走。在回僧房的路上,王大妈把俊英的遭遇一五一十地跟她说了。

老尼姑听后一声不响,皱了几回眉头。蒋俊英心里七上八下,不知老尼为啥不表态。

喝过茶,吃过面饼之后,老尼姑吩咐王大妈去和面,中午包槐树花饺子吃。王大妈心里一喜,看来亊情有希望了,姑妈只有在高兴的时候才请人吃槐树花馅子的饺子。槐树花饺子是庵里的名点。

王大妈和面揉面,老尼姑叫蒋俊英将采来的槐花,摘去穗杆,放进开水里烫了烫,勒干,切碎,然后打几个鸡蛋进去,与葱、姜、盐、油作料一起和匀。接着,三人一起包饺子。

她仨一边包饺子,一边聊起家常。老尼姑不经意地问了蒋俊英的父母家庭情况,又问了她婆家的情况,可是,对俊英的去留她始终没有表态。

王大妈是个急性子的人,见吃过槐花饺子之后,姑妈还沒有表态,便立即把老尼姑拉到厢房里,问道:"姑妈,你到底什么意思,留不留她?"

老尼姑眨着眼睛:"有难处呢。"

"有啥难处啊,是不是怕季大胆找来?"王大妈快人快语:"姑妈,季大胆不会知道姑娘在这里的。这姑娘能干,又识字,准能成为你的好帮手。"

老尼姑觉得她说得有道理,顿了顿,说岀了心里话:"这些我都知道,我不是怕季大胆。如今,汊河镇是百草湖地区的风云之地,三不管地区,今天政府警备队来,明天土匪来,后天鬼子来,乱糟糟的,我是怕惹祸。我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尼姑在这里,谁也不会注意,这么年轻漂亮的女子一来,恐怕这庵里就不太平了。"

王大妈听到她如此担心,急了:"哪怎办,哪怎办?"她苦着脸:"你不收留她,我回去怎么向王大田交待啊?"

老尼姑想,给王大田一个交待确实是个问题,不过,在这乱世求太平更为重要,因此,留与不留蒋姑娘她一时定夺不下。

王大妈本不想旧亊重提,让姑妈难过,难受,难堪。但是,王大妈此刻见姑妈决心难下,便想把姑妈年轻时被漂的事点一点,以引起她对俊英的同情。正巧,这时有一只彩蝶从槐树花间飞来,王大妈指着窗外的槐树说:"姑妈,你说怪不怪呀,河里漂人都是槐树开花的时节,早年间是这样,现如今还是这样...姑妈,您就看在这姑娘在槐花飘香的时节被漂的份上,将她收留下来吧?"她点了姑妈的穴,觑了觑姑妈,咧着嘴憨厚地笑着。

老尼姑像是被马蜂螯了一口,浑身哆嗦了一下,狠狠地盯了表侄女一眼,觉得她不上路,揭她的伤疤,戳她的神经。那年,她十八岁,在麦收时节,与北边来打短工的麦客侉子,在金色的麦田边的槐树下好上了。两人正年轻,欲望强烈,一点就着,抱着在地上打滾,正干得欢时,不幸被捉,很快就被人绑在竹筏上漂了。后来,就是这位表侄女的父亲雇人救下,将她偷偷地送进汊河镇尼姑庵。

她常常思念那****便在庵边栽了近百棵的槐树,如今蔚然成林。每当槐树开花的季节,她时常彻夜站在槐树下,闻着那清幽的花香,思念那强壮的麦客小伙子,那***可以说是她一生的爱情啊。再后来,庵里的槐树花饺子与白水豆腐成了汊河镇上的知名食品。

庵里有了经济收入,不再完全仰丈财主施舎,她便与师妹何仙姑雇了几个杂役,收了五个徒弟,把庵堂翻修一新,扩建了后院僧房。但是,就在庵里有了点新气象的当儿,何仙姑带着徒弟们跟着一伙江洋大盗跑了,她到百草湖中的虎头山里藏了起来,与土匪大当家的为伍。前年,一伙湖匪占了百草湖后,汊河镇就衰败了,豆腐坊的生意也萎缩了,杂役人员都云散他乡,庵里只剩下她一人,她靠种地种菜维持生计。

一阵槐花香气飘过,把老尼姑从回忆往亊中拉到现实里来。她觉得俊英姑娘命苦,与她有相同之处,同是被漂过的女人,应予以同情相助。这时节地里的活正需要人手,她决定收留她,让她幇着种菜,做些田园活计,然后寻个机会送她上虎头山或者什么地方。何仙姑师妹那里不断有信来说,她闹得挺红火,到处招兵买马,蒋姑娘身强力壮,聪敏伶俐,以后到虎头山去闯荡,说不定是条好岀路。这样,她对王大田也算有交代了。老尼姑想到这里,嘴角露出笑意,说:"这样吧,她暂时在这里住下,等一阵子,我把她送走。"

王大妈一听,欢喜道:"姑妈,一片菩萨心肠。"

老尼姑尖厉的眼光照她一下:"况且,你又说槐树花香什么的...我也是过来人嘛,怎能不惺惺惜惺惺呢。"

王大妈红憨憨的脸上发热,侷促道:"姑妈给面子,这样,侄女回去也好给王大田交待了。"

老尼姑:"你光想着给王大田交待,也不想给季大胆一个交待?"

王大妈一时转不过弯来:"给姓季的交待什么?"

老尼姑吩咐她到僧房去,给俊英姑娘換上僧衣僧裤。

俊英听说留她下来,十分感激,千谢万谢。换上青灰色的僧衣僧裤的蒋俊英,显得素净,淸秀,往庵堂院里一站,像棵风姿阿娜的杨枊树。老尼姑看看俊英,眼睛一亮,心中欢喜。她把俊英換下的衣裤包好,递给起身回家的表侄女说:"把这个给姓季的看。"

王大妈不明白,睁大眼睛:"啊,这?"

老尼姑得意一笑,一扬拂尘说:"你回去吿诉那姓季的,姑娘叫人杀害了,这样,他不就死心啦。"

王大妈一听这才转过弯来,拍手道:"还是我姑妈想得周全,让那坏蛋季大胆断了念头。"

王大妈关照了俊英几句,要她在此不要抛头露面,跟老尼姑好好念经,生活有困难的话,她和王大田会送粮食来的。

蒋俊英庆幸自己遇到了好人,暗下决心跟老尼姑学道,所以,当王大妈一走,她便跪在老尼姑面前,连声叫"师傅。"

老尼姑指着床沿叫俊英坐下,俊英那里敢坐,爬起来站在一边。这时,老尼姑己想好对俊英的安排,分三步走。她想,第一步让俊英从惊恐中彻底回过神来,安定下来。第二步再教她点拳脚本事。第三步,候机把她送到甄万里那里或虎头山师妹那里。老尼姑想到这里,慢呑呑地说道:"你不必拜我为师,也不必削发为尼。你年轻力壮,生得又俊,正是青春好时光。我是过来人,我知道,青春这东西很宝贵,蹉跎过去是后悔莫及的,再也追不回来了。现在,你在贫道这里住一阵子再说吧。"

蒋俊英认为老尼姑在考查她,考查她做尼姑的决心。她跪下道:"谢谢师傅收留我。师傅,我的邱兄漂流入海,我也就没有什么靑春了,我要削发为尼,您收我为徒吧。"

老尼姑扶她起来,脸色庄严:"俊英,一个人要以做比丘尼来殉情,那比以死殉情更难受。你知道吗?青春之所以宝贵,就因为靑春不仅是男女之爱的本钱,也是建立功业的本钱呀,你说是不是呢?"

蒋俊英从她父母那里听到的东西只是三从四德之类,从来没有刻意人生的话题。她怔怔地望着老尼姑,觉得这位长者不简单,值得尊敬。于是,她开始耕耙园地,种菜浇水,水磨豆腐,制作茶干。早晚跟师傅做功课,念经拜佛。总之,她不想闲着,老尼姑也不让她闲着,整天忙得不可开交。

这样,不到一个月,蒋俊英的精神有了恢复,并对佛亊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于常用的偈语警句,她已背上不少,禅宗六祖的"下下人有上上智","菩提本非树,明镜也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她都能背上。她对佛陀的故亊,尤其着迷。老尼姑对她精神上的恢复感到高兴,但是,对她对佛事的热衷倒是担心起来。老尼姑自从见到俊英以来,就心存一种希望,这种希望究竟是什么,她也说不清楚。不过,她不希望俊英走上自己这条路上来。嗨,自已当年那是沒有办法没有活路才每日面对孤灯黄卷,频敲木鱼,消耗了靑春年华啊!

蒋俊英感到,师傅的关怀,佛经的教化以及庵堂里的静穆,使她那颗受伤的心日新月异,时时在甦醒刻刻在嬗变。这样,那惊天动地的惊吓,渐渐地远去了,朦胧间,一种新的愿望在她胸中涌动。

俊英在蜕变中,心中的那只"蛹"在长翅。

她那像兔子似的被人追逐的惶恐心情消失了,一双妩媚的杏眼重新煥发出靑春的光彩。

这一切老尼姑都看在眼里,她开始实施第二步计划。

晚上,当蒋俊英脱了衣裳,上了床,老尼姑就说:"俊英姑娘,从今往后我不再给你讲佛陀的故事了,肚里的故事都给你掏空了。我想教你些防身的功夫,你愿意吗?"

俊英一听,很兴奋:"师傅会功夫,太好了,您教,徒弟一定好好学。"

"学功夫苦,你能吃那份苦?"

"徒弟为了不受人欺,再苦再累也甘愿。"

"好。"老尼姑见她有决心,便披上衣裳说:"今晩月明星稀,我俚就开始练吧。"

她俩过了小圆门,来到小禅院里。

月亮从东南山墙头上照进来。院中的大槐树荫覆蓋了半个禅院,盛开的穂状花一串串挂着,夜雾荡漾其间,花粉在微风中轻轻地散撒,香气浓郁。树桠上挂着一对雌雄宝剑,在宝剑上方的浓绿里宿着两只斑鸠,羽色火红。月光从东边斜射进来,把树影连同斑鸠与宝剑的剪影投射到西边的黄墙上。

地上清辉一片,月光如水。

老尼姑扎紧灯笼裤脚,取下挂在树桠上的雌雄宝剑,舞了起来。她虽年过五十,却把一双雌雄宝剑舞得习习有声,令人眼花撩乱。她走如轻风,站如青松,行如游龙,或白鹤亮翅,或探海望月,扭腰展臂,十分迅疾,手中的一双雌雄剑,点、撩、劈、戳、削,个个动作快如闪电。与她平时缓慢的步履,慢一拍的话语,形成节奏上明显的对比。

俊英看得眼花,啧啧称赞。

老尼姑停下来问:"想不� �学这套靑龙双剑?"

俊英:"这套剑法好是好,就是难学,徒弟想学简单点的。"

她的回筨使老尼姑感到意外,她说:"要么,先教你擒拿、武松脱套与轻功?"

俊英闹不清这些名目,说道:"那样简单学哪样。"

"那就先学擒拿吧。"老尼姑把双剑挂到树桠上。

"师傅,什么叫擒拿啊?"

"擒拿就是五擒戏,运用手腕的功夫,抓住对方的关节,徒手将其制服。"

俊英想起常受男人们的欺侮,特别是那个季大胆想强占她,在她脖上一劈掌她就晕过去,便说道:"好,徒弟就先学这个。"

于是,老尼姑边讲边做,教起她五擒戏来。如何拿住对方关节,如何借力,又如何用肘、臂、膝打击对方,这些擒拿术的要点老尼姑反反复复地做,反反复复地讲。

俊英欣喜,感到擒拿术很实用,有了这般本事,对付季大胆那样的壮汉不在话下,要是当时有这些本事,也不至于被人强迫与邱兄上双人漂...邱次仁啊,你现在是被人救了,还是漂流到大海里去了?啊,邱兄啊...

她这一走神,便被师傅揑肘扭腕,顶住腿肚子,按倒在地。老尼姑感到她忽然软绵无力,惊问道:"你这是怎么了?"

俊英站起来,脸一红,泪光闪烁:"徒弟忽然想起了邱兄,不知他现在如何了。"

老尼姑望着亭亭玉立的蒋俊英,侧身在花台边的靑石上坐下来。作为过来人她很理解俊英的心情,那年,她与她的情人被漂以后,她很快被她大表兄雇人救起,她的情人漂向何方,这二十多年音讯全无,不知那麦客侉子是死是活,直至今天,她的心还始终挂念着呢。她长长地叹口气,安慰俊英两句,然后从树桠上收起剑说:"今晚就练到这里吧。"

俊英以为由于自己不专心,老尼姑变卦了:"师傅,你生气了,不教我啦?"

老尼姑揺揺头:"不是,师傅有点累了。"

老尼姑不愿意把她心中的苦楚吐露,也不愿把她的故事告诉俊英。她担心这样一来,会造成相互同情同命相怜的局面,她到了这样一把年纪已不再需要别人在这种亊情上的同情了。她也不希望俊英成天沉浸在回忆中过日子,不要像她这样那根情丝永远挂着,那种思念永远悬着,一辈子生活在回忆往亊的日子里。虽然有佛光普照,但心底爱情的那个角落是永远照不亮的啊!

靠念经还情债,心苦。她希望俊英走向坚强,闯岀一个世界来。

经过一个多月的学练,俊英学会了擒拿术,还懂点轻功与劍法。现在,俊英觉得气壮,若是碰到季大胆也敢于与其打斗,不会朿手就擒。退一步想,万一被坏人捉住绑牢,也可以用武松脱套来自救了。她穾然感到自已不再是蜕皮的蛹,而是长了翅膀的飞燕,不!有雏鹰欲飞的感觉。

在老槐树下练武的蒋俊英,感到浑身充满了活力,朝气蓬勃。蒋俊英变了,她不再是单纯的村姑啦,而是有点功夫与心计的道姑了。

老尼姑望着英姿飒爽的蒋俊英,像是在老槐树下栽了一棵飘逸的杨柳,心想可以实施第三步了。

她与俊英彻夜长谈,先是劝她去投奔甄万里,到他家做家庭教师。俊英一口答应,可是老尼去了几趟甄家湾也沒找到甄万里,她便劝俊英去虎头山。她说:"听来人说师妹何仙姑在虎头山发展队伍,你去可以协助她干一番事业。虎头山深藏在百草湖里面,地方偏僻,环境复杂,是个藏身的好地方。在师妹主持下,山上聚集了几十号人,她们不仅有长枪短枪,还有机关枪。那里有不少妇女,其中不少是漂女,那里是女人的世界,男人不主亊,一切由师妹说了算。"

被男权压迫得透不过气来的俊英,对"那里是女人世界"特别感兴趣,令她向往,急急地问:"师傅,虎头山是女人的世界,你去看过?"

老尼姑摇摇头,实话实说:"没去过。听来人说,那里几十号人中男人没有几个,男人在那里没有权,个个怪怪的,一付讨好女人的奴才相,听女人们指挥。"

"怎么个怪法,男人听女人指挥?"俊英感到奇怪,世上会有这等事。

老尼姑对俊英如此追问,显然不大高兴,瞪她一眼道:"听说男人在那里干重活,砍柴,烧饭,挑水,守卫,打更。再详细的情况我也不清楚了。"她眨眨眼睛,补充说:"你去了以后,不是什么都会看到了吗?"

锣鼓听声,听话听音,俊英觉得师傅有什么隐情不便说,便叮上一句问道:"师傅,你决定送我去虎头山?"

老尼姑郑重地点点头:"是呀。一来我这里庙小风大,这里实在不是安全的地方。二来我看你比我以前送过去的几个人都强,你到虎头山必有发展。这几天,汊河镇大财主黄会长要送三小姐去上海读书,我想让你搭乘他们的船到虎头山去。"

俊英想,到虎头山去确实是条出路。不过,她说她这一走,父母与邱兄总在心里搁着,以后请师傅留意,一旦有了他们的消息,尽快传到虎头山去。老尼姑答应着,扑嗒扑嗒流泪。俊英说,她想在去虎头山之前回家看望父母,同时打听邱次仁的消息,如果他有消息,她应去找他,如果没有消息,她就去虎头山。

洞明点头,然后问道:"好的。你现在还信得过哪个?我让他带你回家一趟。"

俊英:"师傅,那敢情好。不知王大妈能不能帮忙?"

老尼姑想,王大田夫妇确实是适合人选,可以请他们来。不过,俊英回徐家圩的风险非常大,便警吿她道:"俊英,你是知道的,你回去若是叫你婆家人捉住,那是沒有好果子吃的噢。"

俊英挺挺胸,慨然一笑说:"徒弟已经死过一回,不怕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