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看书 > 幻想 > 我在异界开水厂最新章节列表 > 第6章 奇怪的马车夫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第6章 奇怪的马车夫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孟灯哼着豪放的宋词走进了厚石坡小树林。

孟灯不为装文青,而是为了测试黑科技创造出来的辛弃疾和历史人物辛弃疾到底有多大差距。

如果孟灯要在这个世界当文青,至少也得等到他把常用的字都写得出来才行。到时候默写《罗密欧和朱丽叶》《茶花女》《红与黑》什么的,都可以发家致富。或者《傲慢与偏见》《基-督山伯爵》什么的都行。

至于华夏古代名著,可能出版起来会困难一些,毕竟这里的风俗文化和西方更加接近。

况且翻译华夏的食物名称都是个难题。假设我们把馒头翻译成中式面包,那包子、花卷、春卷、油条又该如何翻译呢?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念出千古名句后,抱拳喊了一声“主公”。这位青牛转世的创奇人物,即便是行礼也显得孔武有力!

听到熟悉的句子,孟灯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既有他乡遇故知的喜悦,又有故土难回的惆怅。

就飞碟拥有的科技程度而言,怎么都不像21世纪的水平。即便飞碟可以带孟灯重回地球,估计也不是他所熟悉的那个地球了。

见到辛弃疾保留着前世的记忆,并且认自己为主,孟灯问到:“稼轩,你对这个世界有什么看法?”

“主公,原则上应该叫我的字,而不是号。但考虑到此间已不是原来的大宋,甚至也不是和大宋接壤的番邦,以前的规矩不提也罢。”

“这么说我还是可以叫你稼轩?”孟灯非常喜欢稼轩这个称呼,因为他在穿越之前,最要好的兄弟就叫某嘉轩。

孟灯喊着稼轩,感觉自己的铁哥们嘉轩也在身边。在这个举目无亲的异世,仿佛也没有那么孤独了。既为穿越者,就当克服孤独感。

孟灯向前伸出了右手,辛弃疾先是一愣,随后也伸出了右手。两只温暖的手掌,握到了一起。孟灯估计辛弃疾本没有与人握手的习惯,这是探索号给他补充的礼仪。

孟灯收回右手后,拿出三张莎丝,递给辛弃疾,道:“稼轩,你午后去马尔斯城里的集市里帮我采购一些物品。”

刚才孟灯已经打听过了,马尔斯兰亚原本的主城是马尔斯城。为了解决前线遣返的伤兵疗养问题,君主特意册封肖恩到此处当贵族,负责建立一座新城。这座新城暂时没有命名,就被人戏称为伤兵之城。

据说子爵肖恩执意把伤兵之城就近建在马尔斯城隔壁,并且一直不定名字,目的就是把老城和新城连成一片,形成一座超级大都市。

巨城建好之后,马尔斯城就相当于巨城的老城区,而伤兵之城就是这座巨城的新城区。

新城伤兵之城还在建设中,能买到的东西不多,那么让辛弃疾去老城马尔斯买东西就是最佳的安排。况且子爵的城堡就在马尔斯城郊,便利!

“这是阿拉伯数字的100?1、2、3,共计300钱。”

“是300莎丝。”孟灯纠正错误后,满意的点点头。想来是飞碟创造辛弃疾时,就给他补充了关于阿拉伯数字的知识。

“需要买些什么?”辛弃疾问。

孟灯递出一张纸条,道:“营养琼脂、伊红美蓝、乳糖蛋白胨、甘氨酸、高锰酸钾……怕你记不住,写纸上了。”

“除了荷依水母,我都不认识。”辛弃疾想了想,道:“即便有幸一次买其这些东西,只怕会引来炼金术士!”

孟灯道:“那就隐匿身份,分批次购买。不过,基本上你也没可能一次凑齐这些材料。这地方很多东西连名字和咱们家乡都不同。”

“诺!”辛弃疾表示会尽力而为。

……

孟灯带着辛弃疾来到了厚石坡水站工地,此刻有一辆素装的双马马车停在这里。这马车的装束简单到连顶棚都没有,是一辆敞篷马车。

马车夫见到孟灯和辛弃疾过来,便道:“孟德尔站长,子爵命我驾车接你过去,,小的叫马尔科。请问这位是?”

“他是我的同乡——辛弃疾。”孟灯只做了最简单的介绍。他相信越是简单的话语,就越难被人听出破绽。

“好的,那等孟德尔站长用餐后,我们便过去。”

厚石坡在新城区——伤兵之城。而马尔斯堡在老城区,过去需要不少时间,因此马车夫也催得比较急。

正和孟灯一起进小楼的辛弃疾突然回头,问到:“敢问马尔斯兰亚哪些地方可以买到做实验用的东西?”

马车夫想都没想,直接答到:“马尔斯城、六角城、柱城是子爵领的三大城池,商品货物较为齐全。至于那些没有城墙的乡镇,希望就比较小了。”

见到马车夫有些见闻,辛弃疾又问:“那人口呢?”

“马尔斯城常住人口17万,如果再加上新城区伤兵之城的人口,怎么都上20万了。六角城常驻人口15万,并且还再稳步增多,为了防止交通拥堵,特地把城区规划成一个个小的正六边形楼盘。柱城常驻人口不算太多,大约12万人。”

“嘶——这么多!”对于辛弃疾那个年度而已,一座城市上10万人,就是一座大城。

如果一座城市常驻人口上20万,基本上也就是省会城市了。人口超过50万的巨城,即便不是首都,也是一线城市了。

古代的楼房,一般不会超过三层,所以古城对于人口的容纳能力确实不高。相比动辄几十层高楼的现代化城市,同等面积的古城可以容纳的人口,真的少得可怜。

马尔斯兰亚,本是子爵封地,面积和一个区县差不多大。能有三座人口上10万的大城,也算是人口底蕴深厚了。

即便放到现代,一个6乘以10公里的县城,城区人口也差不多就十多万人。

有的现代区县号称人口有100万,那是把乡镇和村里的人口,再加上外来务工人员都算进去了才能达到的。

“你也进来一起吃午餐吧。”孟灯向马车夫发出了邀请,并打趣的说到:“顺便在餐桌上给我讲讲怎么会有柱城这么奇怪的名字。”

“好。”马车夫也不客气,边走边聊,道:“柱城的城墙很是特殊,并非用巨石和砖块垒成,而是用无数根一米粗的人造石柱将城区环绕一周而成。”

“你说人造石柱。那有多高呢?”孟灯拿着面包片追问。

马车夫直言:“地上部分足足有10米高,低下部分就不得而知了。”

“10米?只怕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孟灯对辛弃疾笑了笑,觉得自己先前小看马尔斯兰亚的工业水平了。

“孟德尔站长还知道混凝土?”马车夫盯着孟灯问,双目中仿佛燃着火焰。

孟灯被“火眼”盯着,心里有些慌,想了想方才答到:“以水泥为主要材料,加入水和石子。大致上如此,更具需求的不同,还可以加入一些特殊的矿物。”

听着孟灯的话语,马车夫的眼球如同车轮般的转动着,基本上可以推断出马车夫在思考孟灯的话。但奇怪的是,马车夫并未沿着这个话题追问下去。

午饭后,马车的车轮转动起来,带着几人驶离厚石坡。

这辆马车虽然是素装的,但车轮上却包裹着一层兽皮,所以孟灯并不觉得特别颠簸。

孟灯认为,用兽皮包裹车轮用作减震,其意义并不大。他相信用不了多久,兽皮就会破损甚至是脱落。估计这也就是子爵大人给没坐过马车的人一个小小的恩典。

“也许是时候把橡胶外胎研发出来了。”孟灯自顾自的说着。

“驾!”马车夫抽出一鞭子,长长的皮鞭同时击中两匹马,马车瞬间跑得更快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