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看书 > 穿越 > 穿越后周最新章节列表 > 第63章 全面开工2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第63章 全面开工2

赵一方林岩王东林等曾经探讨过说原时空就有很多小厂用泥土坯芯方式制作无缝钢管,咱们也可以利用泥土芯做无缝钢管。但经过多次试验发觉无论怎么控制都无法保证钢管内径同心率,但再用机床修复内径工作量又太大不合算只好暂时放弃,只能继续采用塑料棚的支架钢管做枪管。支架钢管的内径有点儿大,但浇铸熟铁后既可以增加枪管的耐受力又可以拉膛线提高步枪的射击精度,缺点是枪管重量增加了不少,但还在大家能承受的范围。发射榴弹直接用纸壳空包弹就可以,只要控制空包弹的火药量后坐力不会超过大家的承受力。而且枪托早已经由王东林按照他们试制的样品让木工们按要求制作了,已经做成不少。

张康杰说单基火药目前根本无法制作,只能把现有火药精化制粒。而且杂货店董掌柜说认识一个小纸厂老板,纸厂已经倒闭半年多了现在荒废中,看咱们能不能暂时先接过来,仅仅靠买纸长期下去也不靠谱。

郑之航林岩说曾经考虑过自建造纸厂,只是传统造纸术太落后咱们有的是新技术,没有必要再复制那些已经淘汰的东西,但新型造纸机又受到材料制约暂时不能制造,现在本地的纸根本不能满足咱们使用的,如果咱们仅靠购买的话肯定会引起价格飞涨的。最近买的几批纸张价格已经涨了不少。现在既然有一个现成的小纸厂完全可以买下来先凑合使用,等以后咱们造出机器再淘汰它。原材料也不必用传统的破布烂麻等杂物全部采用木屑和碎木材。而且那个纸厂地处偏僻周围都是荒野,即使以后升级改造也不受面积限制。最后决定买下纸厂后先让老板把原来的伙计找回来复工,并由郑之航江小峰负责纸厂恢复生产并对其进行技术改造。

"可惜这些我们都帮不上忙,前几天小曲小柳他们还兴致勃勃的跟着王总江小峰他们学习机床操作,可学了几天他们耷拉着脑袋回来,说看是简单但真的学不会。"钟锐不好意思的说:"我知道我学不会,所以我压根就不去那儿现眼。"

林岩开解说:"老钟,其实你们责任也挺重的,你们训练民兵、营地民工管理也不轻松的,没必有一定去学机床的,咱们就那两台机床,仅王总他们就已经有八九十来个操作工了,而且李军张朋也都能熟练操作的。"

"就是,你赶紧把兵练好吧,要不我造出枪炮让谁用啊?咱们这些人除了你们几个还有谁能训练部队啊?是不老钟?"王东林说:"还有,老赵,我还想动用风力发电机的钢管立柱,发电机立柱可以用木头代替,但炮管必须得用钢管。"

"当然可以,但这钢管能经得起炮弹的膛压吗?"

王东林解释说:"跟咱的枪膛设计一样,炮管镶嵌在炮膛内层熟铁里,绝对能经受起炮弹的膛压的,只是暂时受到加工条件限制还不能加工,只能先靠两响炮了。还有就是大家说的手榴弹能扔到的地方都在弓箭的射程之内的问题,上次咱们跟林岩之航他们讨论过的,手榴弹咱们扔不远咱就做枪榴弹!咱这钢管虽然内径大了点,但跟咱那时候的猎枪差不了多少,五六半的枪榴弹射程还能达到五六百米,咱这枪加装的枪榴弹射程应该能达到五六百米,如果加上火药助推的话轻松达到一千米。"

"在学校和军训时投弹就是我是弱项。"

"手榴弹本来也就在步枪的射程内啊,不也照扔不误吗?干嘛就这么怕弓箭啊?"

"战斗人员密度!那时你一个投弹手能面临几个枪手啊?但现在不一样,能跟咱们对阵的敌人都是成千上万,密密麻麻的弓箭手一排就是成百上千,而且后边还有几排拉满弓的弓箭手在预备着,也就是说对阵的时候至少会有几十个弓箭手拉满瞄准了在弓等着你,手榴弹能扔出去的几率太低了,勉强扔出去一个恐怕也被射成刺猬了,而且在敌人冲锋的时候咱也扔不了几颗手榴弹的,扔过去一手榴弹,还没爆炸骑兵已经冲到眼前了。"

"哦...这是个问题。"

"但枪榴弹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枪榴弹没有射击死角,从一两千米射程开始发射到敌人冲到百米内至少有一千多米的距离最起码可以发射五到到次,一个连的齐射差不多可以发射上百榴弹过去,密集的爆炸什么样的精骑兵也难以继续冲锋了。最重要的是弓箭手根本就走不到能发射的位置。"

关于在民工里培养的技术员问题王东林等表示目前很难,时代差距太大很多东西工匠根本不能理解的,就连张迪郝强他们学习起来都很困难。而且仅有这两台机床也舍不得让他们使用,等克隆机床出来再培养不迟。现在虽然需要加工的东西很多但他和徒弟们大家都赶的很紧轮流换班作业,基本上没让机床空闲过。等钢材质量提高以后就抓紧时间先克隆几台简易机床,这两台机床尽量用做精密加工使用。"

腊月十一,龙家粮行送来了第二批一千两百石小麦和两百石豆子。当龙掌柜看到上次过来还正在砌墙的大房子短短几天已经落成不禁感到吃惊,同时还看到大房子的旁边还有两座差不多规模的房子正在兴建中而且已经在用奇怪的机器吊装大梁。在这一时期要盖跨度这么大的房子仅准备木料一项就需要很长时间,一座这样大的房子就需要十余万砖而他们竟然一口气盖三座!而且在他们帐篷板房不远处还有几排几十间房屋已经建成正在后期粉刷安装门窗中。

他们知道肃州嘉峪附近有多少砖瓦窑,也知道制作烧制一窑砖所用的时间,而这些人在这里落脚也不过二十来天却竟然能整出这么大的动静。他们试探性的请求说到那大房子里边看看,赵一方钟锐等人很爽快的同意了。

龙家一行人除了马夫家丁在帮忙卸货之外其余七八个人在钟锐的陪同下到了建筑工地,眼前的大梁没有他们预想的那么粗大只是比普通房屋的大梁粗一点约一尺左右,仔细打量才发现每根大梁都是有三根木头拼接而成而且下边还没有支撑立柱。他们仔细查看了那些放在一边等待吊装的三角大梁才发现大梁连接处和中间支撑除了榫卯连接之外还用了两三分厚三四寸宽的铁板加固,固定铁板的钉帽全是六角的,而且一样大跟一个模子做出来一样。他们不理解的是每个民夫的头上都戴着一顶可以防刀箭的黄色的跟草帽一样的铁帽子只是帽檐没那么大,龙掌柜旁边的一个人叫过一个民夫要过帽子查看:也就一斤多点,制作很精巧,边沿打磨的很光滑,里边衬有棉垫,两根带子系着防止脱落,他戴在头上试了一下很舒适。看到他们好奇的样子钟锐解释说工地上很危险,这安全帽是用来预防高处跌落砖瓦等物以免被砸伤。

龙家人心说你们这些人真够奢侈的,这么多民夫那得多少铁啊?

更让他们惊奇的是郝强蒋小博拿着红绿旗指挥张帅操作的笨重的吊车,那么粗大的铁臂还吊着那么大的三角梁竟然移动的那么精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