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看书 > 穿越 > 穿越后周最新章节列表 > 第60章 机加工厂房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第60章 机加工厂房

"既然有人出银子那我就使劲烧,反正吹玻璃这活现在还是有人抢着做呢,可以再增加一些吹玻璃工的,已经专门有做炉子熔融玻璃专供吹制器皿使用。"

既然消除了玻璃的光畸变林岩等提议让王总想办法制作几副近视眼镜,王东林表示现阶段镜片打磨困难不可能制作出合格的透镜。后来赵一方提出用直接成型的方法直接制作凸凹镜,用铁或铜在机床上加工出凸凹模具,直接压制熔融的半流质玻璃制作出半固体玻璃透镜,用铁夹从边沿固定,再熔融至半固体状态,然后利用锡液的表面张力消除玻璃表面的光畸变,最后用光束成像计算出凸镜的精确度数备存,根据制作误差继续加工调整模具,直到能做出合适的透镜为止。

钟锐说既然能制作眼镜片是不是也再制作一部分透镜做瞄准镜望远镜使用?以后下级军官可能的话也给他们配上望远镜。

经过他们不断摸索试制改进,终于研制出一批各种度数和不同尺寸的凸、凹镜。最后用硬木或竹筒在机床上加工成合适的镜筒和调解架组装成望远镜。

从规划好营地时张朋郑之航就按照王东林他们的要求在营地中央设计好了机加工厂房和木工厂房,并在相邻位置规划设计了仓库等配套设施。虽然煤矿铁矿相继见效但他们知道在目前的条件下根本不可能制造出大跨度的钢柱钢梁,但他们目前并不缺乏木材,而且现有的钢铁质量用作木梁的连接件还是足足有余,他们用连接钢板和大螺丝螺栓把木梁链接在一起制作出了跨度为二十四米的三角木梁,经过几个方向悬挂重物等测试和试验,证明大梁的强度足以承受屋顶重量及气象记录上的高强度的暴雪和暴风雨。

木工厂的工匠们对这种新奇的连接方式感到惊讶,他们以前只要制作大跨度的连接梁就必须选择数量稀少的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以上的大树而且还得在大梁的连接处增加立柱以确保安全,几乎所有三四丈跨度的大堂大厅屋内都会有众多一两尺粗的立柱竖立在室内,而这些老爷们竟然能制作出六七丈跨度的大梁而且还不需要立柱,根据他们多年的木工经验,知道这样的连接方式在强度上绝对不亚于有立柱支撑的大梁,而室内没有了众多的立柱可以使大厅显得更加宽敞。不禁对这些几乎不懂传统木工技巧的老爷们又增加了一分钦佩。

当第一窑砖瓦和石灰烧制成功后他们就指挥民工在规划好的地方动工修建机加工厂房。

机加工厂房、木工厂房地址设在营地中央,两座470米厂房相距100米左右东西走向,厂房西侧按南北走向修建480米仓库一座,地基已经开始动工开挖。

水泥已经烧制出来几批,虽然质量还不是很好,不过用来做室内地面硬化还是绰绰有余,他们经过多次分析原因查找问题改变配料比例及工艺水泥质量逐步提高,经过试验用来做厂房地圈梁和圈梁强度已经足够。

众多的木匠和泥水匠发现这些,指挥他们干活的老爷跟他们以往干活的东家官家最大的区别就是:这些老爷虽然不懂木工和泥水匠技巧,但指出的每一项错误、提出的每一条建议都非常的合理,不像那些东家和官老爷们什么都不懂却还要指手画脚的瞎指挥。

更加让泥水匠们惊讶的是这些老爷竟然还找了众多从来没有做过砌墙砌砖的农夫来跟他们一起干活,在他们的心目中泥水匠虽然是苦力活,但也是一门技术活,不是一般人能干的了的,他们自己也都是从学徒小杂工开始做起,悟性高一点的两三年后师傅才让他们砌砖垒墙,没想到老爷们竟然只是简单的指导了众多民夫按照泥水匠的做法照做就开始砌砖垒墙,这使他们这些从事泥水匠砖瓦工多年的工匠们愤愤不已。但不愤归不愤,当他们看到这些民夫在几个时辰后砌砖的水平已经不亚于他们后才发觉盖房原来这么简单,砌砖瓦根本也没有他们认为的那么神秘。

人多力量大、人多干活快,从打好的地基看,他们预计这宽七八丈长二十多丈的大房子最少得几个月才能建起来,三座房屋盖下来估计大半年就出去了。没想到两天不到四周的砖柱及围墙已经砌好了,而且直接装上了所有的门窗框及预留通风口。

下来一道工序就是他们所不能理解了:在砌好的砖墙上方搭建了一尺多宽的木板壳子,一直环绕四墙一圈,接着便是把编扎在一起的几根精铁放进去,最后是浇筑老爷们叫做水泥的那种砂浆,跟地基一样。问题是地基结实一点大家都能理解,可快到房顶了又打一圈这东西就让人有点不可思议了,人老几辈没见过这么盖房的啊...

静置一天等水泥凝固,但民工们也没闲着,开始砌另一座厂房的砖墙。

来营地较晚的民工还没见过营地的吊车,他们正在想那么大的三角大梁需要多少人、还要搭建多少临时脚手架才能上到墙顶的时候,第四天一大早张帅就把起重机开到了厂房工地,当张帅把三角大梁吊到墙上的时候,张朋李军等人指挥民工在大梁的两侧各支撑起两根立柱并固定牢固以保证大梁的稳定,张帅吊起脊梁搭在山墙与三角大梁上,几个木工按照张朋他们的指导搭上梯子上去用连接钢板和长螺丝把脊梁和大梁紧紧的固定在一起,脊梁与山墙也同样固定起来,陆续吊装到位的三角大梁和脊梁都用钢板螺栓被牢固的连接在一起,然后撤除支撑的立柱,众多盖房半辈子的泥水匠和木匠都被这种新奇的盖房方法所折服。

在众多熟练木工及民工的配合下,不到一天工夫厂房的十几套大梁全部安装到位并连接牢固,余下的檩条、细檐、棚板及糊泥铺瓦等传统工作,木工、泥水匠已经可以独立完成,不同的是工地允许普通民工经泥水匠简单的指导后也加入作业以提高工程进度。

众多民工在熟练木工及泥水匠的指导下,一天多就完成了房顶的棚板铺瓦工程。因为现阶段水泥供应紧张,他们就先用石灰砂浆铺设地坪,虽然室内潮气严重但西部的冬天实在是太冷,机加工作业这些天来一直都在四处透风的简易工篷内作业,他们等不及室内潮气散尽,在地坪干结后便指挥民工木工在窗上安装上七八毫米厚的大玻璃,并在厂房内砌了几个大型取暖煤炉,还专门在砖瓦窑上烧制了一批陶管架设在室内做烟囱以免煤气中毒。

张朋郑之航他们当初设计时就把厂房大门留的很大,原本想厂房用不了那么大的时候可以匀出来几间作为车库使用。宽大的大门也让搬运机床方便了许多,他们拆除了机床所在的临时工棚,用钢丝绳捆扎结实后,由张帅直接用吊车把机床移到室内。只是石灰地坪太烂,仅仅装载了两台机床的大货车进出一趟就把室内刚做好的石灰地坪压的粉碎。

除留下部分民工修补地坪外其余工匠及民工又开始在指定地点开工修建木工厂房和仓库。(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