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看书 > 穿越 > 穿越后周最新章节列表 > 二四三 奢侈品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二四三 奢侈品

范质、魏仁浦若有所思,王著却忍不住又说道:"你说议事会要是通过了让你们交税,你们会交吗?"

"交,当然要交,不用你们说我们也会交。"

范魏二人正愤恨王著提前说了出来,又被林岩的回答所惊讶,你们有这么好?要不先把以前的帐算一下?

"虽然我们也很缺钱,但该缴纳的税金绝对不会少。"

你们缺钱?说出去谁信?别哭穷了。

林岩说道:"虽说我们日产生铁近十万斤,可除了卖出一些精铁及精铁制品外,其余都是我们自己用的,盖房子造机器钢铁消耗很大的。其余的钢铁还都堆放着呢,若不是卖水晶和嘉峪关那边每石0钱卖出石炭,我们还真养不起两边的一万多民工。太原的三万汉军、民工用原汉军的军粮还能支持一阵子,而且每石0钱卖石炭晋阳商家百姓也还能接受,估计暂时持平没问题。

"好在很多民工愿意接受我们提供的住房,这样我们每月可以少支出一万多银子。至于税金我们已经详细算过:我们预计今年的收入总额在四十万左右,应缴税款为四万贯。我们可以用一百万斤生铁、六十万斤精铁冲抵,因为我们收的那点儿银子得买粮食。

王著强忍着奸笑说:"年收入四十万?瞒报算不算偷漏税?"

"没卖出去的能算收入么?"

"..."

几位客商见到宴会上的果汁、水果罐头后向营地提出想购买一些,还有那些花生、瓜子、饴糖、果干、果脯等。特别是那个叫什么"炼乳"的,冲水后跟牛奶一个样,而且口感还特好。哪儿没有缺奶的产妇啊?要是有这炼乳,谁还用米汤、稀粥喂养啊?

负责贸易的孙莉红等人根本没想到客商会购买果汁和罐头,这些东西只是为给大家调剂口味制作的好不好?知不知道我们给蜀商许了多大的愿他们才勉强同意给我们带橘子过来?那炼乳是给李敏家孩子准备的,根本不是拿来卖的好不好?

林岩听说后坚决的说:卖!能挣钱为什么不卖?当初咱们烧制玻璃、做镜子不也是咱们自己用的吗?谁想过能给咱们带来几十万两的收入?现在咱们先少喝一口少量卖给他们一点儿,等秋后水果成熟量产以后就大量供应。咱们两边营地都鼓励周边百姓种果树,水果下来卖给谁?能卖出多少?咱们又能保证回收多少?怎么储存?既然有人想尝鲜,那就十两银子一瓶。

炼乳也可以卖,嘉峪关那边奶源丰富,既然生产那就多生产,而且以后还可以把炼乳厂直接建在契丹那边,奶源更丰富,还可以顺便开发更多的奶制品。但问题是除了达官贵人有钱人家外,普通百姓能买得起吗?不行,这个成本必须的核算一下才行。

大家想想也是。这年头肚子都填不饱谁舍得花钱去买水果啊?就算营地周边百姓跟着咱们能吃饱饭了,可咱们发展推广的果树及经济作物规模那么大,哪有那么大的购买力?计划中这些农副产品不也准备销往中原及各地吗?可十两银子一瓶?也太黑了吧?

"不是我心黑。咱们把酒杯玻璃杯卖的那么贵,这玻璃瓶怎么算?不能给他们玻璃不值钱的概念!咱一个酒杯十两银子,这么大一水晶瓶怎么说也得二十两银子吧?这瓶子带果汁收十两银子几乎是白送了好不好?咱们又没强迫他们买!"

后勤人员提出是不是可以像以前瓶装汽水一样可以退瓶,只要他们吃完喝完后把瓶子刷干净带来,一瓶一钱银子足够了,否则咱一瓶也卖不出去,不还得继续制作?你说的对,能多卖一瓶也能多少收回一些成本。

退瓶可以,但奢侈品得有奢侈品的价格,就算再便宜普通百姓也很少会买,买得起也会买的人根本不会在乎这点钱。所以每瓶最低也得半两以上...当然,咱们不是卖瓶子坑人,如果瓶子碎了,只要把碎玻璃拿回来,可按九两半银子退还。也就是说瓶子破了只赔半两银子。还是那句话,不能让他们认为玻璃不值钱。

在嘉峪关时他们压榨果汁也是随做随喝,但水果山果不是随时都有的,而且很多水果存放几天便腐烂变质。为存储和外出人员携带方便,便烧制了一些螺口玻璃瓶,用薄铁皮冲压螺口瓶盖,并用树脂、皮胶混合熬制、压薄至一毫米左右做密封垫,虽不耐高温但作为饮料瓶的密封垫足够。后来为了延长保存期他们在果汁里添加了白糖、天然蜂胶做防腐剂,并水浴加热煮沸后盖紧瓶盖,基本上可以保存三四个月。因为没有冷藏设施水果无法长时间保存,地窖也只能是临时储藏,根本无法满足大家以前那种一年四季想吃就买的习惯。只好仿照后世工艺生产出桃、杏、梨等水果罐头,以满足女眷们解馋需要。虽说口感差点儿品种少点儿,总比没有好多了。

众客商听到十两半银子的价格后纷纷放弃了订购的打算,只是盘算着私下应该买几瓶回去才能给家人尝尝鲜。后来听说可以退瓶,也就是说每瓶折合半两银子,就算是瓶子碎了也就再多半两银子。虽说半两银子可以买几升米也算天价了,特别是那罐头,这时节打开一瓶拼成果盘可不是一般的奢华能比的。

只是那位林先生说现在存货不多每人限购一百瓶,等下次再来时保证足量供应。不过众客商不这么想,大家采买营地物品已经把钱花的差不多了,顶多买几瓶几十瓶已经是很不错了。

众大臣在王著的带领下也婉转的跟林岩提出,希望回京时能带几瓶宴会上那种"果汁""罐头"回家给家人尝尝。

林岩非常痛快的答应了,说这东西来之不易,虽然数量有限,但既然朝中大人提出来我们尽量满足,一瓶十两半银子,要哪种?要几瓶?

众大臣一听他们也得花钱,而且也是一瓶十两半银子便一个个显得肉疼的样子,心说你们法师不是挺大方吗?听张铎、程县令说你们刚到救济饥民那会儿,粮食都是整船送过去的,连称都没过,根本没有具体数字,全由庙里那几个编外下岗的和尚掌握,你们食堂也是大量精美食物大堆放,让大家免费吃喝,这会儿我们想带两瓶果汁回去给家人尝尝你们竟要收费,而且还每瓶十两半银子,我们每个月的俸禄也买不了几瓶,我们是朝廷大臣好不好?

看到众大臣一脸的愤恨和鄙视林岩解释说:"当地的山果本来就不多,这些都是我们高价从百姓那里买来的。特别是荔枝和橘子,从蜀地沿江而下,到丹江口再经商洛至长安,路途遥远,就连已经腐烂的果子我们给蜀商都是全额结算的,折下来果子的价格远超过粮价,要不怎么会有荔枝道呢?"

"那...你们为什么还要买呢?"

"唉!实在是没办法啊。这年头要什么没什么太苦了,每天除了吃饭睡觉连豆豆都没得打。我们那些女眷不仅没有怨言,而且还帮着我们给士兵上课,教民工认字。大家都知道她们嘴巴馋,太委屈她们了。到了这倒霉年代我们也没办法,只能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最大限度的满足她们,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

委屈?你们的生活堪比皇宫还奢华还说委屈?

女人哪能这么宠着?众臣无语。

大家都喜欢捡钱,但就有人喜欢捡话,而且接的还非常的不中听。这不,韩通一瞠目:"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女人得打!哪能这么惯着?"

林岩微微一笑没接韩通的话,却扭头问了符玉清一句:"符后怎么看?"

谁说男子汉宁折不弯?忠君意识已经熔化到骨子里的韩通顿时没有了战场上杀人不眨眼的豪气,没等符玉清说话便扑通一声跪下磕头如捣蒜:"罪臣该死,太后赎罪,我不是说…我是说…我说的是…她们。"

"起来吧,不是说过废除跪拜礼了吗?"

废除跪拜礼?您什么时候说过?

众臣跟韩通一样懵懂:您是说那丫头片子那天在校场随口的一句话也算是圣旨了?开什么玩笑?就算是废除,那天在大会上您也应该再说一次啊,最起码也金口玉言名正言顺是不是?

客商们得知瓶子可以反复使用,只要下次带来还可以折抵十两银子,也就是说果汁只要半两银子,你明说瓶子押金十两不就得了?

带回去以后酒宴上每瓶收三两、五两银子,对于那些一掷千金的有钱人来说应该能卖出去。而且这么晶莹剔透的水晶瓶就算买回去放在家里也是不错的装饰品...

众大臣却在心里嘀咕:客商可以在下次通商时把瓶子带回来,我们为了这几个瓶子再跑几百里来退几十两银子,我们好意思吗?我们是读书人、是朝廷大臣好不好?

孙莉红、曲玉华等后勤人员认为给众大臣及客商每人两瓶当赠品也没什么,但林岩不同意。说咱们虽然不缺他们这几两银子,但绝不能增长他们的特权思想,不能惯他们坏毛病。让他们在京城把瓶子退给曹家商号就可以了,没必要专程送过来。本来各路客商可以给几瓶赠品的,现在只能一视同仁了。

同时告诉客商,说若是本地有什么特产、野果什么的下次来的时候都可以带来,营地会付给报酬的。如果我们觉得合适就会大量订购。特别是南方客商,你们若是有机会的话可以组织闽粤等地的水果过来,我们肯定不会让大家吃亏的,特别是成色好点的蔗糖能带多少我们都要。同时我们会让朝廷给予各种方便,比如关税、路引等,运河、漕渠及各节镇也都会给予方便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