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看书 > 穿越 > 穿越后周最新章节列表 > 二二八 王耀之子 (三)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二二八 王耀之子 (三)

"不是我不提醒,我根本什么都不知道!因为史书记载刘词所部上去的时候汉军已经落败,周军已经乘胜追击,史彦超轻敌冒进在忻口阵亡。如果另有指挥使阵亡的话史书会记载的,没想到这时候指挥使也只是"路人甲"。战事就此结束,虽不完美但也战果辉煌。但世宗一心想就此灭汉,没想到一打就是三个月。雨季到来战事受困。

"路人甲?"

"对,路人甲。您、岳父、我,咱们所有人,在历史的长河中都是路人甲乙丙丁,都是不起眼的小人物,不会在史书中留下任何痕迹,除非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作为才能记入史册。

当年刘公(刘词)把您和赵普推荐给柴荣的时候您比赵普级别高的多吧?但史书上有赵普就没有老爸您,就跟樊爱能以下七十余人一样,那七十多人一笔带过,其中不乏指挥使、校尉等军官,连个名字都没能留下。

但是,能留下名字又能怎么样?樊爱能、何徽不一样被砍头了吗?

无名就无名吧,能名垂千古又能怎么着?

我只希望咱们全家能安安稳稳生活下去,尽量避开是非之地。所以我请老祖出面,让咱们最好在华山、同州附近居住,因为自从同州改为郡、撤销节度以后,在后来几十年的战事中赵匡胤再未从这里调过兵员去作战,这也是不让你和叔叔去禁军的原因。

现在好了,有他们在一切都不会发生了...

"哦,我说刚才那几个姑娘,好像一个叫雁儿过来问过你的事,问咱们到底跟他们什么关系,还问我你到底是不是我亲生的。她们说给孩子们吃的那些东西特金贵,在肃州时他们连肃州的那些亲家都舍不得给,说宁愿给他们几匹马也不能给半包那啥啥。

王皓轩哭笑不得:雁儿不知道我的真实身份很正常,嘉峪关那边对自己的身世一直保密,就算嫁过来的人也都保密。老秦倒是挺想得开,不仅对陈抟老祖不保密,还建议我早点告诉您实情。我说我刚过来时已经告诉过您,可您不仅不信还以为我中邪了,让陈抟老祖带我上华山。再后来我也怕吓着您,就一直没提这事。

不过刚才他们给孩子们吃的那些东西真的不值钱,就是普通的零食而已。就像你给我买的糖葫芦等(当时没有白糖、冰糖,但有糖稀、饴糖)一样。

不给亲家并不是他们小气,宁愿给几匹马就是证明。

因为他们现在根本没有能力制作这些东西,而那些女眷嘴巴又馋,吃完了就没有了。战马对他们来说只是个数字而已,只要想要,一仗下来就能获得无数。

就像刚上船时煮的那些泡面和火腿肠,您和娘还有孩子们吃的津津有味,说从来没吃过这样的美味。可这些东西在我们那会儿已经沦为垃圾食品,不到万不得已基本上没人吃那玩意的。以前我也是哪天早上爸妈来不及给我做早点才临时凑合吃一顿的,平时基本上不吃那些的。

我以前的那个爸妈是医生、老师,论家庭地位比现在、比您差远了,只能算是一般老百姓而已。但现在咱们家在这同洲也算是实实在在的高干家庭。我实在是够幸运的了,能托生在您家、成为您的儿子真的是我的福分。

那个王莽才叫倒霉呢,一下子...

"王莽?"

"对,就是东汉那个啥啥。你没有发现他的施政方针与历代各朝都不同吗?但太超前的政策却触犯了众多贵族、乡绅的利益...

也算他倒霉,如果他能有几个同伴也不至于...

算了,不说了

王耀清楚自西域那波人过来后没多久,便搭起"水晶屋"在里边种了众多奇异果蔬,家里的饭桌上从此便有了他们不时派人送过来的各种时令果蔬。而此前几年每逢冬春饭桌上除了白菜、萝卜等冬储菜外几乎没有什么别的...

这还仅仅是吃穿等生活琐事的差距,在加工制做上的差距就更大了。就拿木工来说,做个凳子得四条腿、八根撑、凿二十套卯、榫;技术好的木匠不偷懒一天顶多也只能做两个。但到了人家这儿,同样的木匠用人家那特异的机器,靠风车、水车带动一天就能做上百个凳子...

再看看现在——跟秦始皇也差了一千多年,现在的一百人马比秦始皇的一百人马战斗力强多少?但现在跟法师他们的一千年差距就海了去了。难怪老秦说华夏几千年来一直在重复一点没创新...

王耀把船长送给他们夫妇的东西都收藏起来留给儿子,因为自己毕竟已经习惯了。他只保留了一样东西。那就是老秦给他的那把手枪。

也只有这把手枪能让他自豪,因为老秦教会他使用后他第一枪就能命中靶心,而且随后随心所欲的几枪都是命中靶心,甚至还非常随意的两枪打下两只飞过的小鸟。

自从听说他们两人就歼灭了张铎几百士兵后对老秦他们简直膜拜到极点,但老秦却说出让他非常失望的话:说他练习了几个月、使用了几十年手枪、打了数不清的子弹,脱靶都有无数次,根本做不到随心所欲、枪枪命中靶心这一点。说他们以前打仗时消耗成千上万发子弹也只能消灭几十个甚至几个敌人。至于枪打飞鸟几乎不可能做到。

儿子皓轩好像也不那么崇拜老秦,仅仅是尊重。因为儿子的枪法和对枪支使用的熟练程度远远超过自己。

至于让女眷端菜端饭更不值得一提,你们还没见过她们女眷亲自下厨呢!而且那些法师自己的厨艺更高,他们那些厨子、女眷炒菜的手艺大部分都是他们教的。你们要是能尝到老秦和船长亲自做的鱼和鱼汤恐怕会有聘他们当御厨的想法。

他们除了报饭吃食堂以外,大多还都在自家做小灶。

王耀见王溥、魏仁浦等人对营地女眷亲自端菜大跌眼镜,王著王大人虽说已经做过解释,但不管怎么说自己也算是此地的地方官,虽说儿子不让自己跪拜朝廷大员,但应有的尊重还必须得有。他在席间也对营地的种种习俗给他们一一解释。

你们也都到厨房看过了,墙壁、灶台、案板台都贴着白色瓷砖,所有厨师都穿着洁白的制服、带着奇特夸张的厨师帽,看着都给人一种干净的感觉。

看到没?厨房操作间白色墙壁上挂着一排粉色锦缎制作的围裙和厨师帽就是给女眷们准备的,围裙和帽子上绣着号码,各自下厨也不会穿错弄混。为防止菜汤撒在身上,那些女眷甚至把粉色围裙和厨师帽穿戴在身上,其中部分女眷送完菜便脱下围裙搭在椅子靠背上。

所有女眷除了教士兵认字上课以外没事都过来帮厨,帮忙顺便学习一些新式烹调技术,营地只有招待所有部分专职"服务员",对于招待文武百官这种大型宴会来说远远不够,所以女眷也都来帮忙。这些对她们来说根本不算什么,老秦说他们那儿根本就没有丫鬟、佣人一说,都是家人自己做饭、端饭;大部分女眷陪嫁过来之前大都是丫鬟婢女,本想嫁过来后顶多能做个伺寝丫鬟之类也就不错了,没想到过来之后竟然跟原主子平起平坐,根本没有大小之分,通通都是"夫人"。用他们的话说就是"都是自己的老婆,冷落哪个自己都心疼",要不那位张小哥、李小哥能心甘情愿给三个老婆打洗脚水?

记住,人家跟咱们的习惯不一样。

咱们这儿流行交换小妾、互赠丫鬟。你看中我的小妾我可以让给你,看中他家小妾可以跟他换,就算肚子里有孩子也一样能送人;但在这儿你们千万千万别有什么想法。

在营地人员的耳融目染及教育下,她们嫁过来后并没有一步登天的"土豪"做派,极个别人刚有"趾高气扬"的苗头便被他们及时教育、纠正。

以前她们也都见到过李彤、赵缘她们亲自给客人端菜端饭上酒上茶之类,并没有因为她们亲自端茶端饭而降低身份——主人招待客人是应该的。

刘延钦、张熙载喝过王皓轩喜酒,曾见过王皓轩的夫人瑞儿,也见过陪嫁过来的丫鬟夏雨、夏婷、夏思、夏梦,几个人虽然在营地时间不短但仍未习惯握手礼,只是微微屈腿下蹲行个万福礼:"见过张将军、刘将军。"

王皓轩并未听从父母三、四十以后才准纳妾之说,虽未举行过什么仪式,却也早早的把雨、婷、思、梦四人收了房、并且有了儿女,而且从未把她们当过丫鬟、小妾,基本上跟夫人待遇一样。但她们自小融进骨子里的那种自卑感仍然存在,特别是在王家,一大家人吃饭时她们甚至不能上桌。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公共场合,从来没有敢以夫人名义自居过,顶多说"我是王皓轩家属",她们非常喜欢"家属"这个词。以前营地众女眷就从来没把她们当过外人,自住进营地单元楼后更是让她们以主人身份出现在各种场合。这些连王耀都有点不习惯,因为他虽然来的次数不少而且营地内也有套住房,跟船长、秦化唠嗑时船长他们从未把自己当过外人,从未刻意保密过什么。但他每次过来总觉得自己是客人,而且营地众人也把他当客人;但儿子和他的众妻妾却都是主人身份,而且孙子孙女更是被他们喜欢的不得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