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看书 > 穿越 > 穿越后周最新章节列表 > 二一九 不甘的众臣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二一九 不甘的众臣

太后加油,拿下秦化就靠您了。

王著、李总管他们从西域回来说过,雁儿她们也在闲聊时说过,说法师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宠老婆、怕老婆,只要您拿下了秦化,枕边小风一吹,他那些士兵肯定会听您的。

刚离开京城时,魏仁浦、王溥等人还在耿耿于怀,暗暗后悔、自责自己为什么没能跟王著一样,骂赵匡胤几句,即便被打倒也能理直气壮的做个忠臣,现在倒好,刚跪拜完赵匡胤便又翻过来抄斩赵匡胤全家,还被"下旨"随驾北征,王著成了唯一的忠臣,我等都成了墙头草。

原本想国师他们这次北征顶多也就是做做样子、先把"叛军"调出京城,挫一下他们的锐气也就行了,没想到这几个法师运气那么的好,晋阳一战刘钧又那么的配合,竟然亲自丧命在城楼上,几乎兵不血刃把晋阳城拿下,而且还完整的送给大周。

当年先帝围困晋阳时刘崇也在城楼上,只可惜咱们没有他们那种能打那么远的火器,若当时用抛石机、投石器、床弩等打掉他们,只要刘崇一死那么晋阳城一样也会投降我大周,因为刘汉其余的十一州都已经投降了,结果却因为阴雨连绵没能拿下晋阳,撤军后已经投降我大周的十一个州又回归了刘汉...

如果就此班师回朝、把"叛军"留下狙击契丹援军然后就地驻防,你国师等人灭刘钧、收复晋阳及十二州功不可没,怎么奖赏都不为过。没想到你们竟野心勃勃主动攻击契丹,你们以为耶律璟的铁骑、铁鹞子是摆设啊?

也好,你们若能跟契丹援军同归于尽最好,若是两败俱伤那么俺们就不客气了。

不是俺们忘恩负义过河拆桥卸磨杀驴吃饱肚子骂厨子,只因你们太强大让朝廷不放心、让朝廷睡不安稳。

这不仅仅是我们这些人的看法,连朝中范大人、魏王他们也都觉得留你们不得,包括韩通、张永德。他们也让来往的信使带来口信也是"伺机消除后患"。

只可惜离开晋阳继续北上途中你们华军跟兔子似得每天行军上百里,行军途中及扎营又拉开几里的距离,而且探马暗哨警戒严密,让习惯日行军四五十里的周军根本没有途中或扎营后偷袭的能力。

计划一变再变,原想在楼烦关你们跟契丹援军两败俱伤趁机灭掉你们,没想到一阵天雷便让辽军灰飞烟灭,而且还让周军士兵彻底打消了跟你们对阵的勇气...

晋阳事件中终于找到你们的弱点:不擅长近战,虽然翟守珣他们损失惨重,那是因为他们太听话没让士兵带兵器,如果带着兵器你们那些人还能有那么强的抵抗吗?

来石门镇的途中,张昭、符昭信也详细叙述了翟守珣兵谏(劫持人质)的细节,说近战中华军士兵的火器基本上没有发挥作用,虽说王皓轩手中的那种小火器犀利无比,几息之间便毙伤几十个人。可那位小秦法师不也有一个这样的火器吗?还有那些华军士兵的火枪,不也是未来得及使用便被制服?

贴身近战相对来说是你们法师的弱项,你以为不让周军士兵过河就万事大吉了?王潇、夏翰已经同意听从朝廷调遣,并且发誓效忠朝廷、会保证幼帝和太后的安全;再加上十几个大内高手和符昭信带过来的亲兵,还有这么多随行的武将对付你们几个法师应该没有问题吧?只要制服了你们几个法师,你们的士兵只能乖乖投降。

符昭信等人一开始的确把法师当成救驾功臣来着,只是后来听说李从嘉、孟昶可能会替代幼帝王位才决定不顾一切一定要捍卫外甥的王位。

但魏仁浦、王溥等人见到王耀后被他的一席话更加彻底的打消了他们原本已偃旗息鼓的动武打算,但是他们还是想从王耀这儿能了解更多的华军信息。

王耀在平时跟船长、王东林闲聊时分析判断出朝廷官员肯定会出幺蛾子,晋阳事件就是例子。不管怎么说魏仁浦、王溥、李洪义等人以前跟刘词的关系都不错,跟自己也算是旧识,不忍心他们重蹈覆辙跟翟守珣一样下场,一下船便跟王东林等人劝说众臣离开岸边来到军营内给朝廷官员搭建的帐篷内。

在一搭好的帐篷前几名士兵见是王耀,便急忙立正行礼:"长官好!"

王耀说:"我跟几位大人有话要说,别让闲杂人等靠近帐篷。"

"是!长官。"

王著阴阳怪气的说:"王刺史在这儿也混的不错啊,连华军士兵都给你敬礼..."

难道这就是轩儿常说的羡慕嫉妒恨?"谬也!咱们的官职在他们眼中什么都不是。他们给我敬礼只因为我是皓轩的爹,跟刺史一文钱的关系都没有。"王耀不卑不亢:"他们只是看重犬子是陈抟老祖的师弟,我也跟着沾光..."

一番天气不错等毫无营养的见面礼过后魏仁浦说:"国师他们制止兵变、收复晋阳有功,但我们想知道国师他们下一步的打算..."

王溥也插话道:"我跟王著王大人的看法一样,想知道国师他们是想做诸葛孔明竭力辅佐幼帝呢?还是说他们想做曹操,自己不做皇帝但却决定谁做皇帝?"

王耀知道他们的想法,说:"不瞒几位大人,国师他们既不做孔明也不做曹操,他们只是想帮助幼帝建立一个大华夏..."

"可我们也听说国师他们想让李从嘉、孟昶他们过来,甚至想让他们中的一位来做新朝的皇帝,可有此事?"

"国师的家眷们的确很喜欢李从嘉,但国师们从未就此做出过任何决定。"

"也就是说幼帝并不一定能做新朝的皇帝?我们知道国师他们做事果断,一旦形成决议绝无变更的可能,我们只想让幼帝做新朝的皇帝,希望您能帮助我们...不瞒你说,张铎暂时留任晋阳,河中、陕州的兵符都在我们这儿,也就是说河中、陕州的兵马完全由朝廷指挥,李洪义也表示他们永兴军坚决听从朝廷的调遣。

"我们知道贴身近战是他们的弱项,我们也知道你跟王节度使的属下可随意进出他们的军营并無限接近他们,我想知道你和王将军在这儿有多少人?能否提供一些火器?

魏仁浦话锋一转:"听说国师他们的级别都在肩章上,看令公子小王将军的军衔好像跟国师秦将军一样,按照他们的规矩,士兵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也就是说令公子也能指挥营地所有的华军士兵?!"

"唉...,魏大人、王大人,打消这个念头吧。鸡蛋再多也碰不过石头,哪怕是小石头!"王耀说:"本来幼帝做新朝皇帝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但那个老翟却在晋阳弄出那么一出,消息传回来后众家眷异常震惊。幸好张大人、符将军处置得当得以圆满解决,总算避免了一场战事。"

王耀劝魏仁浦、王溥等人最好别有任何不切实际的想法,别说国师他们现在有近千华军士兵,就算没有那些士兵周军也绝无制服他们的可能,我奉劝诸位大人打消使用武力的想法,否则后果很严重。那天崇元殿里赵匡胤那些勇猛无敌的大将都在吧?他们的战斗力比现在在这儿的将士强大的多吧?结果如何?

秦将军在决定北征后这边营地及嘉峪关营地都反对,原因就是身处周军中太危险,人家根本不信任咱们周军。但秦将军认为他完全可以保证华军在周军营中的安全。你也知道,整个北征途中人家从未把咱们周军当盟军,人家时时刻刻都提防着咱们周军,想必诸位大人也都清楚。

秦将军敢带着五六个人闯入戒备森严的皇宫去救驾,同样也能消灭任何敢对他们营地下手的人。

我看过他们的行动计划,知道他们即使任务失败也绝对能安全撤出京城,同样我也清楚他们的营地防卫外松内紧,看似松懈,实则无懈可击,我想李公公、张总管他们最清楚这些。王耀说着看了一眼李会封和张赞。

李会封、张赞当然清楚这些,快手李公公出手时看似人家没有任何防备,却能在电光火石之间做出反应,瞬间击倒袭击者,所以从一开始就一直主张避免冲突。

现在咱们处在人家的营地,你认为咱们能有机会吗?我常在同州很少过来、与国师他们交往不多,但短暂的相处中我也熟知他们的为人。他们虽然不是圣人,但他们能处处为天下百姓所想,他们只是想建立一个强大、统一、祥和的大华夏而已。

好了,该说的不该说的我都说了,希望诸位大人就此打住,只当没有今天的这次讨论,否则,没有人能看到明天的太阳的。念在诸位都是为幼帝、太后的份上,我也只当什么都没听见。

还有就是你们都知道的,秦将军曾亲口对契丹皇帝和大臣说过新朝国王是咱们的幼帝,肯定不会是随口一说,想必是早已确定好的。再者,秦将军马上就可能成为符家的女婿,我想幼帝的位置更不会有什么问题。

大周还是咱们的大周,咱大周改为大华夏有什么不好?改国号也是咱们朝廷自己下旨改,就像从广顺改称显德一样,跟法师没有关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