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看书 > 穿越 > 穿越后周最新章节列表 > 二一三 太后威武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二一三 太后威武

符后命人紧急准备车马也要随行。

秦化拒绝符后随行:我们华军行军跟你们周军一天四十里的郊游式行军不一样的,我们一天最少在百里、一百二十里以上,你和宗训根本吃不消的。

吃不消?你小看人!十几岁时我跟着父亲曾经三天跑过八百多里,宗训虽然武功学的不好、马步也扎的不咋地,但有人带着他在马背上也能睡着,由侍卫带着他骑马跑三天三夜都没事,我们多带备马绝对能跟上你们。

理智一点好吗?你是太后、是周军主帅,北征招讨使李重进走了,你也走了,你那十几万大军让谁带?你就不怕他们再来一次兵变再来一次黄袍加身?

华军营地除了整齐的摆放着百余辆大车之外空荡荡的,符后的心也觉得空荡荡的。

我是周军主帅,我是太后。

北征以来虽说已习惯于依赖国师他们,但发布命令时那股发自内心的自豪和自信心却日渐高涨。有山靠山无山自担,华军走了,但已经决定的事项必须得执行。跟王溥、魏仁浦商议?等商议出结果黄花菜都凉了。

符后让张赞、李会封等召集众将官到中军帐集合。

动作挺快,不到一盏茶功夫众将官便云集中军帐,但大都三五成***头接耳的相互打探消息。

魏仁浦、王溥等人知道太后有跟随华军南撤的想法,可如今取得这些战果不能就这么白白放弃、煮熟的鸭子不能再让它飞了啊?他们跟张永德、李重进、李洪义等将领商议下步行动,商议怎么劝说太后继续原先的计划,哪怕先把幽燕之地换防的事情处理完毕之后再折返晋阳也成。他们已经拟定好奏折准备"启禀"太后,甚至准备先斩后奏先行宣布后再交太后备案。

就在魏仁浦、王溥商量由谁宣读"圣旨"时,"啪"一声脆响把众人吓一跳,连旁边的幼帝柴宗训也吓了一跳。

一身盔甲的符后威风凛凛的站在台案前,她拿起台案上的玉石镇纸,见众人只是发愣并未聚精会神,只好再来一下"啪",接着便是一声高八度的娇喝:

"众将官听令!

静,真静,静的能听到细针落地。

是听令,不是宣旨;没让随行太监宣布而是亲自发令。

众将官见太后竟然一反常态,加之华军的不辞而别,知道事态严重。但究竟有多严重、到底发生什么事均不得而知。

魏仁浦跟几个人对视一眼,决定万一太后下令撤军便直接上台宣读新"圣旨",毕竟是为了大周朝廷、小小冒犯一下太后应该不算太大的罪过。以前在朝中不都是这么做的吗?我们是辅政大臣,有权拟定圣旨的。太后您只管加盖玉玺盖章生效就成。

冷艳威武的符后朱唇再启:

"开国上将军卢琰,今委任你朔州节度使,楼烦关防御使杨业副之,与你们两万兵马负责朔州防务。寻访并召回朔州官府原有官吏,协助他们例行原职。

符后不明白为什么那天崇元殿刚刚扭转局面,还没来得及收拾残局、林法师他们还没认清范质、魏仁浦等辅政大臣竟先询问谁是卢琰、潘美,从他们低声交谈中好像说是他俩救了熙谨、熙诲。管他们什么事?卢琰不是刚刚跪拜了赵匡胤吗?潘美是来送信的、应该是赵匡胤一伙的,也应该算叛军吧?怎么不治他的罪反而让他去给慕容延钊送信?就不怕他假传圣旨策反沿途节镇?既然你们信任他们就先用着吧。

"殿前都点检张永德、副点检慕容延钊、陕州袁彦、潞州李筠,率军八万配合辽方人员前往幽州及周边接管防务。

"八百里加急传霸州韩令坤、镇州郭崇、定州孙行友听令,做好应急准备,随时策应幽州等地以防有变。

"以上各军务必协助地方官府维持秩序、安抚民众、赈济饥民,严禁扰民。违者军法从事!

"静难军折德扆、定难军李彝殷,你二部先行,前往楼烦关为五千后军准备民夫及备马。

"永兴李洪义、河中张铎、洛阳向拱、汾州杨廷璋、殿前军都虞侯张熙载、侍卫军都虞侯刘延钦、宣武军都虞侯曹传安、神勇军都指挥使曹传贵所部随御驾前往晋阳,即刻出发。

"归德军节度使张美率余部禁军随张永德部经幽州返回京城。

"其余众将官随驾同行,即刻行动。

符后舒了口气:"魏大人、王大人,以上部署有不妥之处还请你们更正补充"

太原尹去幽州?太原交给谁?

符后冷冷的说:我们近日就到太原府,幽州等地交接恐有变数,慕容将军同去会好一些。原本还想让李将军、向将军也同去的。

补充?补充什么?除了朔州守将出乎我们意料之外还有什么好补充的?

士别三日刮目看近墨者想不黑都难,表情冷峻、不怒自威、发布完命令的符后令众将官大吃一惊,历来以温柔贤惠著称的太后竟如此威武霸气,这哪是我们认识的那个太后?

太后啊,俩月前你若有此一半的威严就算给赵匡胤八个胆子他也不敢作乱。先帝啊,太后有如此天赋您竟把她藏在后宫,差点断送了大周江山你知道吗?

收拾行装之际众臣又嘁嘁喳喳的议论说刚才从太后身上看到了先帝、甚至还有国师的影子,除了眼睛。

说到眼睛众将一致的观点在那个国师秦化很邪门,说他的眼睛视乎深不见底、震人心魄。就是你无意中看到他的眼睛也会从心底顿生一股无形的寒意,你若敢继续盯着看甚至会看到...死亡,对,他的眼睛里视乎透露着死亡气息,好像能摄人魂魄。说他有种不怒自威的威严,靠近他两三丈内就会有种被锁定的感觉,就是那种好像被弓箭瞄准而且还躲不开的那种,退几步则压力消失...

文官则没有这种感觉:"太夸张了吧?国师在发号施令时是有点…嚣张,平时不爱说话挺酷啊"

众将瞪大眼睛相互逼视,遗憾的是任何人的眼睛里都没有那种能让人看到死亡的气息。

这些人哪一个不是身经百战杀人如麻?特别是袁彦、李筠等人,在一战之中剁杀上百脑袋废掉数把刀数条枪都不计其数,但眼睛里也仅仅透出些许凶狠、咄咄逼人的凶光而已。

听到议论的符后过来插话:"众卿言重了吧?那位秦将军只不过不善言辞显得冷峻而已,哪有什么死神眼光?表面看来倒像一书生..."

众臣皆瞠目:有这么杀人不眨眼的书生吗?

在朝中韩通曾说过:什么能使一杀人如麻且已视死如归的人极度恐惧?

——秦化

魏仁浦、王溥等也曾问他对那人做了什么

他淡淡的回答:我只是让他记住,下辈子也别招惹我儿子。

尽管张昭、符昭信没能北上,但他们也时刻关注着前方动态,加急信使和信鸽不停的把前方最新消息带回来,他们知道华军一路所向披靡,已经到了云州城下。

尽管朝廷前去的有十数万精锐禁军,但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这么顺利的取得这样的战果,绝对离不开那几百华军。他们为打探消息不惜放下身段抛开亲兵,仅带几个贴身小厮经常与秦勇、王皓轩他们厮混在一起,张昭则经常跟林岩"闲聊",几次都是他们已经知道了前方战况,急报才姗姗而来。

在朝中张昭有幸见到汉唐最强盛时期的"疆域地图","闲聊"中又无意中得知他们将要建立一个北至草原荒漠、南至交趾、高棉、西至整个回鹘及吐蕃诸国、东至高丽、扶桑...遗憾的是庞大的新天〇朝将改号"华夏"

掉队落后的李重进亲吏翟守珣、偏部将向美、湛敬及众亲兵赶到京城时得知大军已经北上,了解了"法师"阻止兵变过程后便带上在京城的部分家丁亲兵赶到晋阳,没想到晋阳城也已攻克,只有兵部尚书张昭和天雄军衙内都指挥使符昭信留守,其余大军均已北上,且依旧是太后、幼帝亲征。

自秦化那番演讲后魏仁浦等便急报朝中范质等人,说国师拟定新天朝国号"华夏",原大周国号可能会废弃不用,现前方众将官正努力斡旋商谈,但前景好像不乐观;另契丹、西域及南方诸国可能会并入新天朝,吾皇将拟任新天朝国王...

得知前方急报京城向范质等人商讨对策时,翟守珣私下与张、符二人商议,说扣下华军在晋阳人员也许能说服、阻止他们改换国号。

"千万别动此念头,否则恐怕连投胎的机会都没有。"张、符二人一听惊得打翻茶杯差点从椅子上掉下来,心说就算你不了解他们的秉性、在京城时也该听说过他们的事吧?他们能放过兵变篡位的赵氏兄弟却不放过那俩仅仅挟持那位小爷的太监,一个当场击毙一个行刑时被扭断脖子。这种视死如归的死士是各方争相拉拢的对象、都想收为自用啊

身为"娘家人"的符昭信不敢轻易处置"婆家人"李重进的亲吏,更何况人家是为大周着想而且仅仅是动了念头而已。

被连续几次警告的翟守珣并不死心,心想自己寸功未立总得拿出点什么做投名状吧?向美、堪敬他们的主意不错,只要不伤着他们、只要能把他们困住,让他们有所顾忌就成,让他们放弃改国号应该不难吧?

李重进旧部中被选入禁军的将士为数不少,跟随他多年征战的旧部也不在少数。翟守珣很快便与留守晋阳的一指挥使打得火热,听到能为太后出力为大周效忠,甚至将成为力挽狂澜保留大周国号的功臣,众将士一个个摩拳擦掌。但听到命令后众人一个个目瞪口呆。

"行动时不许携带兵器,宁愿死伤一片也绝不能伤法师半根毫毛!违者,杀无赦,诛全家!"

"什么?"

"绝对不能伤法师半根毫毛!违者,杀无赦,诛全家!"

这是什么命令?我们是去抓人质还是去请"爷"?肯定会挨打而且还不准还手,还有比这更悲催的任务吗?

理解也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赔上自己性命已经够悲催了,若连累全家...

虽说挟持法师的主意是好大喜功的向美、堪敬商议后跟翟守珣提出的,他们费了好大劲才说动谨小慎微的翟守珣、并联络到部分行动人员,没想到竟然让用这种近似于自杀的方式行动,向美、湛敬实在不忍放弃这次"立功"的机会只好领兵前去。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只要抓住法师不弄伤他们,每个参与人员都将得到重赏,伤残死亡人员抚恤金加倍。(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