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看书 > 穿越 > 穿越后周最新章节列表 > 一九五 斩草除根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一九五 斩草除根

番外—赵匡胤篇

姓名:赵匡胤

出生日期:后唐天成二年(97年)出生于洛阳夹马营。

国籍:唐(后唐)、晋(后晋)、汉(后汉)、周(后周)、宋…还未来得及办理户口宋就木有了。

声明:不是四重国籍,也没有移民,1岁前哪儿都没去过一直在家门口晃悠。只是法人代表换了,公司名字换了。所以…就有了不同的"国籍"。还是土生土长的洛阳人或者说中原人。

中原,这个史书上用的最多却不是正式公司名称的名称最真实的说明了一个人的真正"国籍"。

你们最高层换法人代表管我们P事?一会儿唐人、一会儿汉人没完没了烦不烦啊?

亡国奴、卖国贼?把我从唐人变成晋人、汉人、周人没人通知过我,更没征求过我的意见,我怎么就成了汉奸卖国贼?这要是去换身份证户口本还不麻烦死?

哦,变成周人时我不能说不知道,而且还帮他运作或者叫帮凶——当年给太〇祖当保镖时亲眼目睹他怎么把法人代表换成自己的名字,把刘家汉朝江山变成了他郭家的周朝,到最后还说自己是迫于无奈被部下逼的,现在我也是。

唉,太〇祖当年全家被杀,就算直接换法人也能说过去。可自己是人家从流浪汉收留为保镖、又一步步提拔成高管,几乎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了,直接接管人家的公司把法人代表换成自己的名字…好像有点太不地道?

难啊,迈过良心这道坎太难了;

特别是兄弟在操作把自己往皇位上推,自己还要假装不知道...

这不,出错了吧?谁家大军出征还在军营准备黄袍啊?那玩意除了皇上别人能随便带吗?虽说黄袍比黄旗的视觉效果好点儿、穿上更正式、更气派,可这么一来再说是被逼的谁信啊?

朦胧中潘美来报"乾德二年(964年)十月,熙谨卒,熙让、熙诲不知其所终。"

熙谨是谁?哦,想起来了,先帝的六子。

刚从陈桥回来进宫后廷宜(赵匡义字)和则平(赵普字)要斩草除根、后被潘美、卢琰等领养的那几个。

怎么就死了?真的假的?还有两个大活人怎么可能"不知其所终"?

算了,就算卒吧,这年头医疗水平这么差、儿童成活率本来就不高能说过去。让他们淡出视野也好,免得廷宜、则平日后再出什么幺蛾子。不无耻无法做人,但做人也不能太无耻,否则生儿子会没P眼的,太〇祖、世宗待我不薄,已经很无耻了但不能没下限,反正他们也掀不起什么大浪来:"嗯,知道了,结案吧,此事到此结束,勿再追究宣扬。"(不好意思,本段属一九四章内容,上传漏了,无法更改)

一九五 斩草除根

次日早朝,众臣并未见林岩等人上朝,范质让王著前去"邀请"。"值夜"的王潇拦住了他:"秦大人他们几夜没休息好了,今天就不参加早朝了,你们继续议事"

早朝,符后抱着身穿龙袍似醒非醒的幼帝端坐在龙椅上。

"报,范大人别等了,杜点检公署值哨的人说那几位大人几宿没休息好了,早朝他们不参加。"

众人均松了口气——那几个法师好像并不想参与朝政...

好机会。

"太后,诸位大人,我知道没我说话的份儿。但我还要斗胆说句话。"侍卫副总管张崇贵"噗通"一声跪下说:"昨天看那几个法师的意思好像并不想判赵匡胤死罪,但犯上作乱乃忤逆大罪,若不正法何以服天下?若太后和诸位大人为难,小人愿亲自去天牢处死赵氏全家,然后再把我交给法师大人任由发落,就说我是私自行刑..."

"这不合规矩吧?"

"什么不合规矩?在哪朝哪代谋反都是灭九族的大罪,咱们必须尽快行刑,等法师他们发话的话就不好办了,我跟张副总管一块去。"韩通看到符后微微点头就要带张崇贵等人去天牢。

范质满脸愧色,心想自己不仅辜负了世宗重托,毁大周江山于一旦,还跪拜了逆贼赵匡胤。

现在逆贼被拿下,幼帝、太后复位,颜面何存啊...西域法师佑我大周功不可没,但好像并不想诛灭逆贼,太后碍于情面当然不能公开拒绝法师的意思,但赵匡胤罪大恶极不杀于理难容,为了世宗只能豁出去了,自己来做这恶人吧:"不错,忤逆犯上乃诛灭九族的大罪,今法师宅心仁厚、法外开恩,就不再牵连无辜,但灭门是必须的,若法师获悉后必定阻拦,所以我提议先斩后奏,现在就行刑,斩杀赵氏全家,丫鬟女仆充军,家丁仆人流放沙门岛,所有罪责我担着。"范质望了一眼太后,小符后点了点头。"韩将军、张副总管,你们亲自监斩!"

韩通第一个同意,并表示自己愿亲自行刑。

要说赵匡胤平时人缘不错,可以说跟朝中大臣们的关系都不错,可如今提出灭门时竟高票通过!

忤逆谋反是灭九族的大罪,现如今法师竟然还给他们疗伤,看样子并不想杀他们。

刚开始还有人求情留下那些孩子:十三岁的赵匡美(947-984年,字文化),赵德昭(948年—979年,字日新),赵匡胤次子;赵德芳(959-981);(赵匡胤女儿出生年月不详;赵匡义子女都是960年后出生,此时无记载。)

王溥、魏仁浦在前些日子同事走动时"门当户对"给十四岁的儿子定了娃娃亲,可现在谁能证明自己在这次兵变中毫不知情、毫无牵扯?现在说同意保留赵氏子女?…头大

快刀斩乱麻,既然大家提出斩草除根灭赵家满门,自己也就别出头找不自在,同意吧...

平时跟赵匡胤关系不错的人都怕牵扯到自己,万一他们在审讯时乱说一气自己可就完蛋了,现在既然提出免去审讯环节先斩后奏大家都求之不得。

"灭门,对外宣称赵家全部流放。"韩通望着符太后点了点头便匆匆离去。

"奉旨接押囚犯流放沙门岛即刻启程。"

狱卒大惑不解,这几个重伤员能不能活下来还没准呢还能长途转运?这天寒地冻的好像不适宜长途旅行吧?什么都没准备就启程?就这么把所有手续都免了?狱卒望着随行而来的刑部尚书魏仁浦、刑部侍郎薛居正、连御史中丞杨昭俭、御史赵砺等,赶快打开牢门。

除所有女眷、女仆外所有人犯被带出天牢。

众囚犯被押上从军营临时调集的十几辆大车匆匆离开。

旧曹门内一处军营辕门外赵匡胤等人被留下,其余仆人、家丁等继续向东驰行。

看着他们瞠目的样子韩通并不避讳:"实在是等不及秋后,连午时也等不了。那个老林好像不想杀你们,但你们必须死。幸亏他们不喜欢早起,本来你们该凌迟三天的,大家也怕夜长梦多,临时决定就地处斩。不好意思,时间太紧没有刑前餐,但酒还是有的,快点儿喝吧,免得夜长梦多。"

几个狱卒端着酒坛给跪成一排的他们喝酒。

"便宜你们了。"众刽子手手起刀落血光飞溅,十几个脑袋滚落一地...

众臣早朝散时大都离去,只留下范质、王溥、魏仁浦、王著、张永德、张美、韩通

就在林岩他们刚到崇元殿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一兵士跑来报告,说秦大人被高品内侍张德钧、御厨都监李神福抓获,用菜刀逼着正向大殿走来。

说话间两太监押着秦勇来到大殿前,一太监用菜刀架在秦勇的脖子上,另一太监还挺礼貌,上前跪下:"启禀太后、诸位大臣,我们现在用这位爷只换一圣旨,赦免赵氏全家的圣旨。"

原来他们得知赵家被"流放"沙门岛已启程,正在想什么办法通知北上的慕容将军和韩将军,希望他们能在半道截取囚车救下赵家,正好抓住了在后宫大门外探头探脑的秦勇。

好机会,赵家及有关人犯已经离开皇宫,得到特赦即可隐没于民间,要太后下旨特赦赵家。

林岩让雁儿换上宫女的衣服准备见机行事,自己在到院子里与太监周旋拖延时间。

正跟符后说话的雁儿迅速拉过身后的宫女:"借用一下你的衣服"。说罢学着王莉她们常用的姿势——用食指贴着嘴唇做了个"嘘..."的动作,让她脱下外衣自己穿上,摘下头盔露出长发,让宫女帮自己快速挽上两个发髻,并戴上宫女头饰。

雁儿吩咐翠儿、娟儿加强警戒准备随时掩护,自己端起放着几杯茶水的托盘走出大殿。

早已被吓得魂飞魄散的秦勇看着老爸和林岩以及众臣正在七八米外与太监交涉涡旋,得知拿刀的那位是个御厨。而且太监的要求并不过分,仅仅一张圣旨而已,应该不会有生命危险,他稍稍定了定神颤抖着问道:"你认识毒蘑菇吗?"

"你怎么知道?"那太监一惊冰凉的柴刀更加贴紧脖子。

"你这个笨蛋,被赵匡义给耍了还不知道。"秦勇虽然有些腿软但嘴巴还硬着:"从选材、洗菜、摘菜到你下锅,那么多人都认不出毒蘑菇?怎么赵匡义到御厨监转了一圈就知道你的菜里有毒蘑菇?这毒蘑菇就是他放进去的!"

就在李神福愣神的一霎间,仆固浑雁右手突然从托盘伸出就是一枪,正中李神福的眉心。

韩通、张崇贵等人一拥而上制服了张德钧。

雁儿快速上前扶住因李神福倒下而连带的秦勇,"热泪盈眶"的秦勇夹着哭腔刚说了声"谢谢嫂子"便忍不住哭了起来。

秦化用纸巾擦去溅在秦勇脸上的血渍:"瞧你那没出息样!"

"你让人把刀架脖子上试试?幸亏刚上完厕所,要不还得回去换裤子。"

林岩望着跪在地上却昂首挺胸的张德钧郁闷的说道:"我就纳了闷了,你说昨天赵匡胤逼宫你们一个个鸟飞兽散,这会儿却一付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样子这是要闹哪样啊?"。

【张德钧陕州人。周显德中为内班高品,武太监。开宝年间,他请求恢复本宗,赵匡胤允许,并赐名继恩,即王继恩。赵匡胤死时本让他去宣德昭进殿,他却一溜烟把赵匡义叫了过来,于是便有了"宋太宗"。

李神福,显德初为御厨都监。赵匡义说看到他准备的蘑菇了,而且知道蘑菇有毒。但没有告发,谢恩,对赵匡义言听计从。】

狱卒过来报告,说审讯了半天什么也没招

秦化进入刑讯室让狱卒出去,片刻功夫秦化也走了出来。

范质、林岩等忙迎上去:"招了?"

"死了。"秦化冷冷的说:"敢威胁我儿子,他必须死。"

范质赶忙岔开话题:"林先生,赵匡胤兄弟党羽众多,诸位又宅心仁厚不愿滥杀无辜。如果他们久在天牢怕军中生变,所有早朝时大家一致决定全部流放沙门岛,即刻启程,并遵从诸位大人意见没有诛九族。诸位连日劳累,所以就没有劳烦..."

嘿,好一个先斩后奏干净利落。流放?我们能信吗?

林岩小声对秦化说:"估计赵家已经被灭门了。"

事已至此再纠结下去也没什么意义,秦化冷冷的说:"灭了也就灭了,免得以后女真动手了,也不用陆秀夫再背着他十八代孙子跳海了。也省的他们去祸害人家花蕊夫人、小周后。现在不可能再有靖康之耻、崖山之战,赵家总得有人灭才是。"

这什么逻辑?林岩顿时石化。

范质接着说:"早朝还通过了先生们的提议,韩通、王著、张美入阁参政,范某愧对先帝想要辞去首辅一职,奈太后及众臣不允..."

"范大人没必要辞职的,能吸取以前的教训把持朝政、辅佐幼帝,百年之后你跟世宗也有个交代了。"

忧心忡忡的张美问秦化:"依先生昨日之意现在北取太原适宜吗?不是开玩笑吧?"军心不稳、将心难测的确不易出兵,但目前的情况又确实需要一场大战来提升将士的凝聚力,特别是能够得到法师的帮助,那么韩通或张永德做主帅一定能重新赢得众将士的拥戴。

"你看我像是在开玩笑吗?"

张永德、韩通担心的是再出现高平之役类似樊爱能、何徽临阵脱逃事件发生;范质、张美等却担心半道兵变再来一出黄袍加身,虽说主帅张永德、韩通不可能反叛,但架不住被手下做掉,然后另推新帅,天知道军中还有多少赵匡胤的党羽。(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