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看书 > 穿越 > 穿越后周最新章节列表 > 第176章 商议婚礼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第176章 商议婚礼

赵一方问:"那么有把握?"

林岩说:"当然!按这儿的水文史的最大洪水设计的。"

郑之航问:"等等,咱不是没有水文资料吗?"

林岩说:"咱自己没有,但曹延晟仆固浑有啊,我们按他们提供的资料和当地人传说中的最大洪水水位设定厂址并修建防护大堤,而且防护大堤比他们所说的洪水水位增加了百分之五十,基本能做到安全第一了。而且我们对照了咱们那时的地形图,最起码千年内的最大洪水都在设计范围之内。"

"那就好。以后煅造冷轧车间都可以建过去了。"

"是,再修建一批单元房咱们也可以过去居住,当然,这是后话。"

四月十六,钱家老爷带着管家等人亲自来到营地道歉,并确定了已经定好了的婚期,说钱家老太爷在甘州小住,自己不能私自做主必须得报老太爷,所以当时没敢当场答应望亲家见谅。现在去甘州二弟家那边的人已经赶回来了,说老太爷很高兴这门婚事,说一定赶回来参加,现在已经在半路上了。并问营地当初所说的在甘州做营地产品总经销的事宜。老王老赵当场答应了钱家的要求,同意钱家在甘州做营地产品总代理,并负责在当地采购营地所需产品。

后勤跟肃州各户来营地商议婚事的人商量,试探性的提出希望能买下来营地的那些丫鬟。肃州商户非常痛快的一口答应了,但绝不能算卖,说本来这些都是给小姐们的陪嫁,现在既然分散在诸位大人家那就送给大人了,早就说过这些丫鬟原本就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大人们若是喜欢直接收房就是了,不必再专程告知了,再说了,像你们营地这样的大户人家没有几个小妾怎么好意思出来见人啊?你们可以不在乎,可你们老爷的脸往哪儿放啊?两个少不少啊?要不要再给你们送来一些?不管怎么说咱们现在也算亲家了吧?

大囧!后勤诸位窘态百出:我们只不过想买几个丫鬟而已,你们却得寸进尺想直接把丫鬟陪房,是不是事先已经预谋好了,派卧底直接派我们家来了?

商定好婚礼细节肃州各户客人带着小姐和贴身丫鬟离开了,按照商议结果他们留下了那些分散在各家的丫鬟。

后勤决定召开紧急会议:收房可不是小事,可真像莉红所说的万一捣鼓出个儿子可就是大问题了,特别是老王老赵儿女都结婚了,到时候儿子还没孙子大不成大笑话了?

张朋说:"笑话什么啊?这年头孙子比儿子大的多了去了,一点儿不奇怪的,甚至还有重孙比儿子大的。"

孙莉红说:"瞎掰!净会说些八卦野史妖言惑众!"

张朋说:"什么瞎掰啊,绝对的正史记载:平民百姓史书没记载咱就不说了,短命皇帝没机会老年生子咱也不说了。汉武帝刘彻知道吧?也算是晚育模范,他什么时间结婚我没记住,但他二十八岁的时候才生第一个儿子刘据,也许以前他生的有女儿,没记载也不说了;就说汉武帝六十二岁的时候生了第六个儿子,就是汉昭帝刘弗,那时他的孙子汉废帝刘贺两岁,是刘彻五儿子刘髆的儿子;曾孙汉宣帝刘询三岁,是刘彻大儿子刘据的孙子。还有咱们那会儿的齐白石七十二老来得子。不说了,孙子比儿子大的多了去了,我们也不是空前绝后的凭什么我们不能?我们大家不介意就是了。"

曲玉华说:"你不介意我介意,这也太荒唐了。"

李军接上说:"荒唐?荒唐什么?咱们出来溜个弯,一下子溜到一千多年前还不够荒唐啊?这点小事儿算什么啊?"

王博跟曲玉华撒娇:"老妈,你就答应吧,再给我们生几个弟弟妹妹吧?"

曲玉华说:"臭小子,没大没小。到时候你儿子管我儿子叫什么啊?"

王博一本正经的说:"当然是小叔喽,辈分不能乱的。"

王莉接上说:"哥,你就知足吧,你好歹还有个妹妹,我连个弟弟妹妹都没有。"

王博说:"知什么足啊?你想要弟弟妹妹可以让爸妈生啊,你最起码还有个哥哥,我这辈子算完了,爸妈生的再多也都是弟弟妹妹..."

"哈哈哈哈"众人大笑。

王东林说话了:"臭小子瞎参乎什么啊?一边去!大人们说正事呢!"

曲玉华接着说:"你们是不知道,前些日子王博王莉还跟我说呢,说他们成家了就剩我们老俩,怕我们孤单,鼓动我同意把婉晴、婉玉收了,说他们不在意的,不介意把婉晴、婉玉叫小姨的,哪怕二娘三娘也成。我考虑了几天觉得有道理,俺老王怎么说也还赶上青春的尾巴了,我也不能让孙子比儿子大啊,就先私下探一探婉晴婉玉的意思,你们猜怎么着?"

郑之航林岩非常肯定的说:"婉晴婉玉肯定同意。"

王东林生气的说:"玉华你怎么能这么做啊?你最起码也得跟我商量一下啊?"

曲玉华白了王东林一眼:"跟你商量什么?婉晴、婉玉听说被收房竟然高兴的直给我磕头,连声说谢谢夫人。这年头怎么了?"

林岩说:"怎么了?你是不知道这年头丫鬟们的悲惨遭遇,主人没把她们送给小商小贩送青楼当礼物送人已经是他们的造化了,不管怎么说咱们也算是这儿的大户了,连仆固浑曹延晟以及肃州几个大户都嫁女儿过来,她们能跟上咱们你说不是她们的福气吗?她们当然感激了。"

王东林说:"大家收房的事我不反对,但做事得有原则,我已经四十多了,我再收俩偏房,我死了让人家丫头守一辈子寡啊?我不能这么缺德吧?"

郑之航说:"老王你胡说什么啊?你今年才多大年纪啊?现在咱们吃的可都是没有农药没有化肥纯绿色纯天然食品,你再活三十年不成问题吧?兴许还能活四十年呢。这年头人的寿命没那么长吧?三四十年后婉晴、婉玉都老了还担心什么啊?怕咱营地亏待她们?对咱营地的接班人也太没信心了吧?"

张康杰说:"就是啊老王,嫂子都同意了你还担心什么啊?"

林岩说:"咱们人太少了,咱们还好说,有超越一千多年的技术和知识支撑着,咱们的后代呢?他们靠什么?他们又能传承多少咱们的知识?以后他们怎么生存?最起码也得让他们群体壮大一些吧?仅仅依靠那些亲戚是不行的,如果没有我们,按历史原来的轨迹他归义军和回鹘也就剩几十年光景了,西夏马上就把他们灭了,靠着他们只能死的更快,但一个小群体自身怎么才能自保?以后他们能像咱们现在这么强悍自保吗?以后他们应付的了吗?火药技术我们也不能保证不外流,更不能保证我们培养的土著技术员不被收买;同时期的火药技术可能会更快的应用到军事上,事实上宋朝初期已经把火药用于军事了,就是使用火药和硫磺去焚烧敌营的纵火兵。所以扩大我们自己的种群数量也是自保的一个方式,最起码在忠诚度上能提高一个等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