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看书 > 穿越 > 穿越后周最新章节列表 > 第132章 土法打井1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第132章 土法打井1

没等张康杰说什么张迪站出来说:"赵总,让我和张帅去吧,我们跟着王总学了这么长时间机床,车削铣镗技术还是掌握不了别的也学不会。但以前在部队时就掌握了简单的测量,你告诉我们地址或经纬度我们带人去测量修筑前期工程,包括开采盐井、开发晒盐池。也许我们能学会晒盐技术的,训练士兵民兵等工作有老钟他们就够了。"

郝强也站出来:"赵总,我跟张迪他们一起去吧,营地里的技术活我也插不上手,晒盐技术应该不难,先让我们补习一下吧,如果我们能胜任的话我们就也算是技术人员了。而且我们也都跟着钟队长他们训练士兵时间不短了,我们带领士兵应该没问题的。宋佳一个人在南山不是做的就不错嘛?我想我们可以做好的。"

"谢谢了,晒盐技术你们可以学习,而且你们一定能学会,但目前咱们的确不需要出去冒险的。晒盐对于咱们来说几乎没有技术可言,但在这一时期还没有提纯这一技术的,一旦咱们出了精盐那儿就可能成为各家争夺的战场,咱们不可能抽出那么多力量去单独守卫盐场的。"

林岩说:"老赵说的对,盐场这一时期是个大肥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盐税几乎占了国家总收入的三分之一甚至一半以上,这么大的利润各路列强不会放过的。"

"士兵训练在哪儿不是训练啊?咱们完全可以先过去把那地方圈起来修一营地,在安全可以保证的前提下再开发盐场也是个不错的主意啊?"王东林接着说:"不过即使咱们开了盐场也必须严格控制产量,略高于我们的使用量就可以了,否则会对市场形成很大的冲击,无数人会因此饿死的。"

郝强说:"王总,太夸张了吧?"

"一点儿也不夸张,你历史怎么学的?我在初中历史课本中就学过盐税在北宋时期占了国家收入的一半,无数的盐工世代以晒盐为生,但咱们的晒盐技术一旦外泄将对那些传统的盐工造成致命的打击。现在的狗屁真是把你们这一代人给毁了..."

林岩说:"那些盐工的生活很惨的,他们没有什么技术,只能出苦力。"

"其实咱们不用去那么远的,以前在某个资料上看到过说肃北十几公里处的那个戈壁滩下边就是井盐矿,因为储量不大,又缺乏晒盐场地就放弃了没有开发。咱们可以去那儿看看。以前因为那儿是骨固咄禄的地盘,现在仆固浑接管了相对会安全一些。"赵一方指着地图:"就是这儿,离咱们营地也不远,就在东边十几公里处,咱们需用量有限,也不需要太大的晒盐场地,和金塔一样只是开采难度大了点儿,卤水浓度好像也都差不多。金塔呢只不过储量比这儿大晒盐场地也大。深度嘛好像是四五十米具体记不清了,但属于岩石地质在那地方打四五十米的深井可不是容易的事。"

"是,不容易,但宋朝时期的土法打井技术咱可以借鉴啊。"林岩说:"沈括的《陵州盐井》和马骥的《盐井图记》都是在岩石环境下打深井。就是跟咱们早期的打井机一样,不同的是现阶段只是手工操作而已。"

"手工操作打井机?"张康杰惊讶的问:"那得多大的工程量啊?"

林岩说:"而且沈括记载的那个好像还有可燃气体溢出,具体是甲烷还是天然气倒不清楚。"

赵一方王东林对视了一下:"也就是说这种打井方法也可以用于打油井?"

"是的,手工操作的打井机其实很简单的,就是用一绳子拴一加重的锐利空心钻头,靠自由落体击碎岩石,再用抓爪抓出碎石,可以打出口径二三十公分左右的深井,那时他们是用粗竹子当舀子取卤水的。"

"咱也可以啊,架起一大三脚架挂上滑轮,拉一重锤应该不难。咱的坚硬锐利的东西可不少,再用生铁配重,而且咱不缺劳力不缺粮可以不间断作业。明天去那边看看,看能整出多大的晒盐场地。"王东林看了一下地图说:"从地图上看整出几平方公里没有问题,咱们不需要那么大面积有两千平方米足够了,按十公分卤水层面算一个周期就能出两吨的粗盐。"

张迪问:"一个生产周期需要多长时间?"

赵一方说:"这要看天气情况,一般是三到七天。"

郝强吃惊的说:"啊?这么多?三天两吨盐,四百两银子,这哪是盐矿,这是银矿啊!"

赵一方说:"提纯、精制的周期大概还需要一周,然后才能使用。"

郝强说:"也就是说两周以后每天就可以出两吨精盐?"

赵一方说:"理论上是这样,场地大的话产量会更大。"

郝强说:"那还犹豫什么啊?明天就动工啊"

张迪说:"好,明天我们就去,现在就给俺们补一下晒盐知识吧。"

赵一方说:"不急,开挖盐井最少也得一两个月,来得及。不过很简单的,就是开挖平整晒盐池,放入卤水蒸发、下来把高浓度卤水引入结晶池,继续蒸发就得到粗盐,剩余的母液里边还可以提炼出很多种化工原料可以先另外挖几个大池子储存备用,场地允许的话也可以蒸发结晶更容易保存。下来就是引入泉水溶解粗盐,去掉杂质后再引入蒸发池,再蒸发结晶就得到精盐颗粒,粉碎一下就是细盐了,就这么简单。你们的任务就是让民工开挖盐井和平整晒盐池,回头让之航、林岩给你设计图纸。"

郝强不解的问:"这么简单啊?那为什么盐还这么贵啊?"

林岩说:"因为官府征税重,而且是专卖。"

"哦..."

王东林说:"张帅恐怕不能去,他得在家操作咱那起重机,离不开的。"

"没问题,我跟郝强过去就可以了。"

"我说,这年头煎制私盐可是死罪,而且行刑前还得胖揍一顿,后周始以所犯斤两定刑。一两至一斤杖八十,配役;一斤以上五斤以下,徒三年;五斤以上重杖一顿,处死。这还是郭威减刑后的标准,要按后汉的标准就是无论多少一律死刑。咱们这么大张旗鼓的去挖盐井就不怕人家找咱麻烦?"

李林满不在乎的说:"咱怕什么啊?现在咱们是肃州刺史和肃州府衙都尉的女婿谁敢打咱们的板子啊?"

"低调,低调,是准女婿。"

"咱们已经够低调了,而且王总已经提醒咱们控制产量了,仅仅是自己用又不去贩卖。再说了,咱那铁矿的动静还小啊?私挖铁矿私自炼铁好像比贩盐的罪名更大吧?有喀秋莎在谁敢这么不长眼来找咱们的麻烦?"

王东林立刻到小高炉做了一直径5公分圆柱铁管模具,临时浇铸做出一个打井钻头,说白了就是一端有两个锯齿形锐利豁口的粗钢生铁混合管子。在营门外的戈壁空地上架起了一大三脚架,绳子通过滑轮拉起重锤松开自由落下砸碎石头,再拉起、落下...当钢管被塞实后拉出用工具捅出碎石继续做自由落体运动,两小时左右竟然在戈壁上挖了近一米深。(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