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看书 > 穿越 > 穿越后周最新章节列表 > 第114章 春耕1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第114章 春耕1

"知足吧,咱们现在过的也比以前好多了,要是真要能这样一辈子就好了!"

"看来差不多吧?肃州的上万回鹘军都被咱们老爷打败了而且还打的那么轻松。看那天的阵仗就是几万人也靠近不了咱们的营地,还有谁敢来找咱们老爷的麻烦?你们没看到归义军、回鹘军的将军见了咱们的老爷都客客气气的?"

"那当然,那晚铁矿那边的大动静还没用呢。"

"你说,像铁矿那样的大号天雷有多少人才扛得住啊?"

"废话,那天雷多少人也扛不住!"

"那天雷要是在军阵中炸开恐怕要炸死几万人吧?"

"那是,老爷说了,石头太硬挖不开,就小小爆破一下,听听,还是小小爆破一下。"

"那要是大爆破得多大啊?还不把镇子给炸飞了?"

"咱们老爷真有本事,就二十来人竟然能这么彪悍,听说年前那次辽军来了一万多兵马来攻打玉门关,归义军回鹘军顶不住了跑来求咱们老爷,咱们老爷就去了十个人就把那些辽兵打败了。"

"你说咱们老爷是不是天上下来的神仙啊?以前从来没见过,突然就在那天早上出现在咱们这儿?"

"说不准还真是神仙,要不会能隔着十几丈深的地方让咱们挖那些能烧的黑石头?"

"笨蛋!老爷说过多少次了,那不是黑石头,是煤!"

"还有,老爷们用天雷炸开那石山,嘿!还烧出铁来了,还有制作的那些水晶...不是神仙能做到吗?"

"以前官府官兵派下来劳役什么时候给过工钱啊?连口粮都得自己带。但这些老爷就不一样,干活就给钱,有时候干活稍微重一点累一点老爷还给加工钱,哪个财主能这样啊?"

"就等着明天吃酒席了"

"哈哈哈哈"

单元楼外的食堂被用来做婚礼的礼堂,他们在礼堂内的墙边处专门砌起了几个大火炉并用陶管架起临时烟囱以保证只穿婚纱的新娘们不至于太冷,礼堂里到处都挂着彩纸、彩绸、绢花和囍字。礼堂大门口架起了一道用竹子和彩纸彩绸做成的彩虹门,上边挂满了绢花和囍字,塔楼上营地大门等处也都被彩绸、绢花和囍字装饰一新,营地的大喇叭也一反常态播放着欢快的音乐,整个营地都处在欢乐的气氛中。经特许,婚礼可以全程录像。

李林等人早早的就替新郎官把汽车发动起来让车内预热,等温度差不多的时候让新娘们上车。

"萧阳,出发!接新娘了。"

"轰、轰、轰..."营地大门口的火炮发射了九枚王东林专门为婚礼制作的空包炮弹作为礼炮,方宇手拿长杆挑着长长的一大串鞭炮在两名士兵陪伴下点燃,塔楼上响起了清脆的鞭炮声,一辆辆花车依次驶出营地,跟在后边的是一大队身着迷彩军服的骑兵。

车队骑兵队浩浩荡荡的进入嘉峪镇军营,骑兵在营外列队警戒,轿车鱼贯而入进入军营。

一阵鞭炮响起,身着婚纱的五个新娘在新郎官和伴娘的陪同下在将军府门前站成一排成了嘉峪镇有史以来最靓丽的风景。她们身旁的新郎官每人拿着一件军大衣伺候着,尽管被冻的瑟瑟发抖但所有新娘没有一个回头去接给她们准备的军大衣。

鞭炮声中萧阳牵着新娘仆固浑雁的手出来了仆固浑雁没有穿婚纱,而是穿着回鹘传统的绚丽多彩的新娘妆...大红色的拖地长裙及凤冠,身后跟着同样穿着绚丽礼服的侍女和丫鬟,走到车前,萧阳拉开车门很绅士的弯腰请新娘侍女丫鬟们上车,然后关上车门回到驾驶座。

其余各车的新郎官赶忙打开车门让出足了风头拉足了风的婚纱新娘上车,尽管车上有暖风,她们还是一上车就一个个迫不及待的裹上了军大衣。

鼓乐响起,司仪高声喊出一串叽里咕噜的回鹘语天知道他们说的是什么,旁边的另一个司仪用官话高喊:"送新人启程!"两排回鹘士兵顿时举起了巨大的牛角号吹起来。

营外的骑兵在又一阵简短的鞭炮声中列队策马而去,车队依次跟着离开,车后跟着的是一大队的回鹘骑兵,因为仆固浑专门吩咐说他们的战马没有听过鞭炮声万一受惊失控那就闹大笑话了,所以回鹘军的战马只能在鞭炮燃尽才能出来。

骑兵队到了营地门外,华军骑兵和回鹘骑兵在营门外分列两排夹道欢迎。

"不是准备的有礼炮吗?怎么没人放礼炮啊?"

"计划中有,但怕仆固浑的骑兵队炸营就临时取消了。"

"哦。"

车队在鞭炮声中缓缓驶入营地,在食堂兼礼堂门前几十米处停下。所有人等自觉闪开站在红地毯两边,张朋李军前后忙着找角度录像。随着新人下车走上红地毯,事先安排好的人员开始把一把把绢花的花瓣和五彩缤纷的纸屑绸缎碎屑抛向新人上方形成一片片五彩缤纷的花瓣雨,直到新人在庄严的婚礼进行曲中走上礼堂的主席台。

"宋佳先生,你愿意娶林依冉女士为妻吗?"

"郝强先生,你愿意娶宋悦女士为妻吗?"

"张迪先生,你愿意娶蒋小爱女士为妻吗?"

"张帅先生,你愿意娶李彤女士为妻吗?"

"李翔宇先生,你愿意娶赵缘女士为妻吗?"

"萧阳先生,你愿意娶仆固浑雁女士为妻吗?"

"我愿意。"

六对新人在司仪张康杰的的导引下高声诵读:"我们今天在此宣誓:从今往后,无论是富裕还是贫穷、疾病还是健康,我们都彼此相爱彼此珍惜,相互拥有相互扶持,不离不弃直到死亡才能将我们分开。"

春耕时间到了,这一时期的嘉峪镇和肃州地区还都是春播小麦。

赵一方他们虽然带的有小麦种子,但都是冬播小麦,而且数量有限,他们通知各队长组长该春播了,让有土地的农户先向各庄主借一些或者买一些种子,别耽误农时。

在营地打工的村民都知道春播的重要性,但大部分没有土地的村民表示不愿再租种庄主的土地了,甚至有部分有土地的农户也不愿再种地了,说以前年年种地全家还吃不饱,在咱们这儿打工倒是全家吃的肚子圆,而且还能挣到部分余粮。所以现在各村庄都有许多土地都空闲着。

几个村庄的庄主急的嗷嗷叫,只有很少有恩与庄主的村民趁休息日回村帮庄主种地。

庄主家基本上都是全家老少都上阵了,连邻村的亲戚朋友都来了很多帮忙的,可土地太多他们自己也种不过来,他们舍不得加工钱农户也不愿给他们干。

"各庄的地租是多少?要不咱们把空闲的土地全租下来成立农场?"

"地租倒不高,每亩六升,约三十五六斤。但现在的粮食产量太低,平均才二三百斤,能收四百斤已经是高产了,即使不给庄主交地租咱们们也不划算的。"

"不划算也得种。想想看,这些庄子近万亩土地,按亩产三百斤就是几百万斤粮食,如果土地都荒芜了这么大的粮食缺口怎么办?万一再遇到个灾荒年份就更糟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