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看书 > 穿越 > 大明之纵横天下最新章节列表 > 第七百五十八章 孙承宗的期望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第七百五十八章 孙承宗的期望

李毅神情一凛,点点头道:“遵化和三屯营互为犄角,是除了长城,阻挡东虏的最大凭仗。现在这么容易被攻破,就代表朝廷短时间内无法击中兵力阻挡东虏,这样一来,东虏就有很大的回旋余地。”

孙承宗点点头,“本来周延儒等人就针对袁崇焕和你擒拿毛文龙一事,想要坐实是钱龙锡指使的假想,以来党同伐异,争权夺势。现在钱龙锡被他们逼得辞官归乡,内阁中却并没有知兵事的重臣,再加上东虏破关,正好给了周延儒等人口实,所以他们纷纷弹劾钱龙锡,想要置他和袁崇焕于死地。现在朝廷已经乱成一团,根本无法针对东虏入侵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为师认为,东虏难治,祸害无穷。”

李毅手里握着的情报网络早就将这些调查的清清楚楚。

现在听到老师说的这番话,李毅自然是十分的赞同,“老师说的极是。学生虽然没有跟皇太极交过手,但是也听说此人果敢狡诈,有枭雄之姿。如今他率领大军,除了召回宁远的袁督师,朝中恐怕并无名将能够与他对抗。”

孙承宗点点头,微微沉吟片刻,开口道:“你的意思是说,朝廷定然会召回袁崇焕,让他率兵对付东虏大军?”

李毅点点头,道:“目前看来,应当是如此。想要阻挡东虏大军,必须要一支敢打能打的野战军队。而整个大明,除了在西南平定暴乱的官兵,只有关宁军可堪一战。”

孙承宗道:“关宁军战力不弱,但是除了督标营,也只有祖大寿手下万人可堪一战。相比于号称十万的东虏大军,恐怕依然难敌。你认为袁崇焕会不会集中兵力,击溃东虏?”

李毅摇摇头,道:“大明官兵良莠不齐,西北边军还能一战,山东等地的却不堪大用。若是集中大军迎战东虏,不仅会多方掣肘,指挥混乱,变故颇多,还很可能被援兵连累,导致兵败如山倒。所以在我看来,袁督师并不会集中兵力,而是将各地官兵当成守军和辅兵,以来分守城池,限制东虏来去。”

孙承宗闻言眼睛微亮,看着李毅的神情道:“但是光靠一万关宁军,他又如何能够敌过东虏大军?”

李毅知道这是老师在考验自己,丝毫没有犹豫的道:“袁督师应该明白,东虏之所以能够出其不意入侵大明,全在他们行为迅速,不需要运输粮草,可以就食于敌。所以我们并不需要这么着急在战场上击败他们,而是应当守住各个关隘城池,限制东虏活动范围,并且用关宁军来监视他们,使得皇太极不敢分兵。这样一来,东虏不用一月,就会疲惫焦躁,到时候定然会露出破绽。”

“说得好。”孙承宗满脸兴奋的站起身来,道:“此计扬长避短,耗损东虏气力,实在高明。依你看来,袁崇焕将会在那里挡住东虏?”

李毅直接道:“蓟州。只要在蓟州挡住东虏去路,那么东虏只会越来越乏力焦躁,若是双方再次爆发大战,蓟州还能汇集大军,与东虏决战。只要把握战机,拖住东虏,最后以雷霆之势一举击败东虏,就能获得大胜,而辽东攻守之势也会逆转。”

“说得好。”孙承宗脸上露出高兴的笑容,道:“这一切若是能够实现,那么大明的局势定然也会好转很多。西北乱局,李武阳也无法维持,只能压制住边关军将不要加入叛乱。”

李毅听到孙师提到自己师傅的名字,不由担心的问道:“老师,师傅在西北可好?”

孙承宗笑着道:“你倒是个孝顺的孩子,怪不得你师傅写信来让我告知你,他已经没有大碍。实际上,李武阳那个老小子已经对于将门无望,最近正在帮助墨门主持流民的迁移事务。有他在,你尽可放心西北局势吧。”

李毅闻言脸上露出笑容。

师傅在西北威望很高,有他相助,有着安新钱粮和墨门人手,这次的移民定然会顺利不少。

接下来只要迁移西北流民充实湖广,那么墨门就能在湖广扩大影响力,而掌握着流民重建工程的安新,也将收拢民心,拥有更大的助力。

安新虽然掌握着天下财富,但是根基还是太浅,现在能做的就是乘着天下大势变幻,各方无暇顾及的时候,偷偷积蓄力量,最后釜底抽薪。

面对自己的得意弟子,孙承宗也忍不住想谈论两句朝堂上的形势,但是说着说着,就满脸怒气,十分的气愤。

对于朝堂现在乌烟瘴气的现状,孙承宗十分不满。

在他认为,一切之所以会这样,全都是因为之前阉党和东林党争端,使得士大夫元气有损,如今后继乏力,朝中一应老臣又多是迂腐之人,难以把握局势,也不能掌控地方官员和将领。

乱世用重典,现在就是大明最为危机的时刻,应该重用贤能,士大夫和皇上上下一心,共同应对。而不是像现在一样,朝局混乱,各方暗怀鬼胎,争权夺利。

李毅也知道,孙老之所以接二连三拒接征辟,也是对于朝堂一帮争权夺利的官员失望,但是他心中对于大明局势还是十分忧虑的,只能在小小的高阳城内隐居不出,对于与家国天下黯然神伤。

说了几句,孙承宗从桌案上拿起一封信,交给李毅道:“这是曹鸣雷给我写的信。他知道你安新火器锐利,所以想要购买一千支火铳,十门火炮。因为知道你贩卖火器都是偷偷摸摸,所以想要请为师作中间人,为他说话。你看看如何做?”

李毅接过信,浏览一遍,一切都如老师所说。

“你不用担心,这并非有人给你设下的险境。曹鸣雷得令要赶往京畿地区阻挡东虏兵势,所以才想要购买火器,以来对付东虏。”

老师说的话李毅自然是相信,想了想,他道:“老师,火器之事我定然会如数交付曹叔。”

见到李毅这种反应,孙承宗点点头,道:“你有这个心就好。”

李毅知道自己应该离开了,他微微躬身,道:“既然这样,学生就先告辞了。”

孙承宗的眼睛一直盯着李毅,微微笑着,但是神情并不轻松。

李毅转身走到门口,微微迟疑的转过头看着端坐着的老师,想了想,轻声道:“老师是不是还有话跟我说?”

孙承宗微微一愣,苍老的面容带着一丝沉重的道:“子正,为师很担心。”

李毅猜到了一些,但还是转过身问道:“老师担心什么?”

“子正,你告诉老师,你大肆铸造火器,训练乡勇,到底是有什么打算?”孙承宗问道。

“老师,你认为我做这些,是意图不轨吗?”李毅反问道。

李毅这么失礼的表现让孙承宗微微一愣,他抬头看着自己最为得意的学生,从冷峻的眸子到没有表情的脸庞,像是寒霜一般使得孙承宗感觉了些许的凉意。

他的眼睛变得愤怒,死死的盯着李毅道:“子正……”

李毅原本冷峻的神情随着这句话,很快就融化,老老实实的站着。

“前几年我们刚来安新的时候,没有粮食,没有农具,还经常受到白洋淀贼匪们的袭击。当时没有人帮助我们,李文升还三番五次的将流民驱赶到安新。他的打算我们明白,一直都明白,他是想要我们这群流民在安新自生自灭。”李毅的声音有些低沉,像是讲故事一样道:“饥饿、寒冷、强盗、官员欺压,我们经历了太多,也明白了太多。我们知道,官府不可能赈济我们,贼匪不可能放过我们,饥饿将会杀死我们,我们没有办法,只能自己寻求出路。老师你问我为什么训练安新铁旅,那是因为安新铁旅就是包围安新百姓的城墙,只有安新铁旅强大了,我们才能安心的生活。我们虽然已经在安新定居,但我们曾经是流民,而流民最为害怕的就是饥饿和危险。所以我们才铸造武器,训练乡勇,为的就是守护好我们建立的一切。”

“子正……”孙承宗低低地应了一声,但是眼睛依然死死的盯着李毅的神情。

“老师,我从来也没有野心。当时如果不是你让我去辽东,我只是想要在安新好好地生活,陪着乡亲们生老病死。”李毅的声音变得更加低沉,他有些悲伤的看着孙承宗,“可是我能这样做吗?河南灾民流离失所,生不如死,官府不管,我只能靠着出售技术来养活他们;西北局势日益糜烂,红燕是墨门的弟子,她想我出力,我也是西北人,我也是从西北逃荒出来的,难道也要袖手旁观吗?边关局势紧张,官兵不换敢,武将不愿战,我为了大局站出来,难道也有错吗?老师,我的图谋不轨,都是被逼出来的。要是朝廷能够将一切都处理得当,我只愿意留在安新。”

李毅很少生那么大的气,他浑身颤抖的握着拳头,神情哀伤的望着孙承宗,自己的老师,说出这番话。

“唉……”孙承宗轻轻地叹了口气。

他当然明白,李毅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形势所逼,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但是眼看着安新的势力慢慢扩张,在西北、江南、辽东还有蒙古相继立足壮大,他心中也不由感觉到了深深的担忧。

李毅深吸了一口气,渐渐地平静下来,摇摇头:“老师,我不想再去朝廷了,我只想在安新好好的生活。”

“这说的什么话,你难道在生老师的气?”孙承宗问道。

李毅摇摇头,“学生不敢。”

孙承宗望着年轻俊朗的李毅,想了想,“你在保定的成长,为师都看在眼里。确实,无论是救济灾民,还是为国锄奸,你都是居功甚伟,谁也不能说你包藏祸心,野心勃勃。为师之所以会这么问你,并不是为师不相信你,而是你的所作所为,哪里有半点士大夫的样子?你要知道,武将和商人可以富贵,可以杀敌报国,赈济灾民,但是他们都不能成为掌权者。而你,是为师悉心教导的学生,从你成为为师学生的那一刻起,你就是士大夫的一员。你应该做的,是在杏林之中闯出名堂,而不是杀敌报国。你要明白,朝堂才是士大夫的战场,你手中的刀剑,财富,都不如文名才气重要,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成为了文官的一员,才能融入我们士大夫当中,你明白为师的苦心吗?”

李毅怔怔地看着老师。

孙承宗摇了摇头:“子正,为师相信你一定会成为大才。但是前提是,你要首先学会将自己看成一个文人。不成为一个真正的文人,你就算进入朝堂,得到高位,那帮文臣们也不会容纳你,他们会将你看成是异类,排挤你、针对你,直到将你驱赶出去。因为他们都有着同一个身份,那就是文人。你想想,前朝当众,就算小吏都能得到官位,为何本朝没有几人有此际遇?难道是他们没有才能?不是,只因为他们并不是功名出身的文人,所以就算他们能力超群,学富五车,能够治国安邦,这个朝廷,也容不下他们。”

孙承宗看着烛火,那目光像是遥遥地望着远方。

“老师的意思,是让我多和文人结交?”李毅犹豫着,“可是如今的杏林,喜好繁华享乐,诗词歌赋,学生实在不喜欢。”

“你不得不喜欢。”孙承宗看着李毅,语气严厉的道,“子正,这是你的责任,是老师给予你的希冀,你难道要老师死不瞑目吗?”

李毅连忙跪在地上,低着头道:“学生不敢。”

孙承宗的声音变得森严低沉:“现在大明到了最为危机的时刻,只有一个强大有力的士人为代表,才能结束党争,这是安天下的责任,所以你不能拒绝。老师会帮助你的,谁要是敢阻止,我就杀了他。”

李毅身子一颤,突然抬起头,孙承宗正目不转瞬地看他。两人对视着,李毅嘴唇颤了颤:“可是……”

孙承宗低低地叹息了一声:“子正,我知道你并没有这么大的野心,也不想在朝堂中勾心斗角,但是就算为师求你了,答应老师吧。”

李毅望着自己的老师,看着那双寂静却坚定的眼神,知道自己没有办法拒绝,也不能拒绝。

他轻轻的点点头道:“老师,我答应你。”

孙承宗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轻轻点头道:“你先回安新去吧,帮助曹鸣雷准备兵器,要不了多久,我就会返回朝廷,到时候你和我一同。”

李毅微微一愣,他掌握的消息,并没有提到朝堂有人推举老师,老师又是如何这么肯定的。

孙承宗看出了李毅的疑问,轻笑道:“为师虽然已经离开朝堂已久,但是朝中大臣们皆和我有联系。不用多久,内阁辅臣成基命就会推举我入阁,主持防务。”

听到这句话,李毅才明白过来。

看来自家老师在朝堂之内,还是有着很深的根基。

返回安新,李毅自然是将事情交代下去,让刘大匠从库房内提出来一千支噜嘧铳和十门火炮。

站在工业区守卫森严的库房外,李毅的神情倒是十分的平静。

自己这次虽然被老师逼着融入文人的圈子,但是这对于自己也是一件好事。

要不是有着老师的提醒,自己恐怕会一直忽略这件事情。老师说的也对,朝堂满是士大夫,就算是皇上,也是从小深受儒家文士的熏陶,自己要想真正的掌握自保的力量,就必须要在朝堂之中开辟一片天地,而这一切,都需要加深自己的士大夫的身份,使自己能够融入进去。

“小恩公,火炮和火铳装好了。”刘大匠走过来道。

李毅点点头,看着不远处的十数辆马车,走上前去一边抚摸着上面的火器,一面低头沉思。

如今大明虽然风雨飘摇,但是气数未尽,自己确实需要以士大夫身份立足于朝堂之上。

这点老师说的没有错,但并不是所有的心底话。

要知道气数未尽不代表不会尽,谁都看出来大明现在民心尽失,积重难返,有了亡国之兆。没有神君和名臣相辅相成,很难实现中兴。

所以老师才会语重心长的让自己做名臣,辅佐崇祯皇帝,重整大明。

可惜,自己会立足于朝堂,但不会丢弃根本。

如今天下大乱,狂风骤雨之下,谁也不可幸免。而自己要想在这个世道安身立命,不仅要成为士大夫的一员,还要牢牢的握住手里的钱粮和火铳。

想到这里,李毅的眼神重新变得凌厉,转过头看着刘大匠道:“噜嘧铳最近的销量如何?”

刘大匠不知道李毅心里所想,连忙道:“因为军工坊大部分精力都在研制遂发铳,所以噜嘧铳的产量并不高。原本只有三千多支,但是后来铁旅火铳兵全都换了更加强大的迅雷铳,噜嘧铳的库存也增加了两千支,销售出了大半后,剩下的也只有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