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看书 > 穿越 > 至尊邪神木小海最新章节列表 > 213师徒小铸剑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213师徒小铸剑

213师徒铸剑

金玉树下了一个结:“很好,不过,你们也不要得意,因为这精铁筑炼一般的武器已经可以了,但要是对付武皇级别的高手,我们炼器的材料最少也得是铁精,也就是你们炼出的精铁再锤炼到十余其一那就成了。 .COM可惜你们都只是刚刚入门,所以老夫打算先让你们筑炼一件自己喜欢的纹器。我们先从大件粗器入手,然后再步步提升,两个月后你们就应该可以炼制那筒箭了,你们也算正式入门了。”

随后金玉树提高了声音道:“记住,这第一件兵器的筑炼是你们的考试,过关者虽然不能成为我的徒弟,但我也会因材施教,把你当学生看的。只要你有这个材质,我会让你们炼制出武皇也忌惮的兵器。”

“木海出列!”金玉树突然大声道。

木海应声出列。

“下面我们就炼制一把宝剑,记住我教习你们筑器之法,但师父既不能站,那筑器的力量都得你出了。你们都注意!”

炉火熊熊,十余斤的精铁被投了进去,不一会那闪电谷地脉之火的力量就让精铁赤红透亮。金玉树铁钳一伸,精铁落到了铁砧。

“十!”金玉树的锤在铁砧上一颠,暴喊一声“十”。

众人莫名其妙之际,木海的大铁锤已经抡圆,力量十足地锤了下来,那火红的精铁一下子就扁了。没有停留,木海右腿一缩,斜落的铁锤已经从右脚边向后荡起,而木海毫不停留,斜跨的双脚一绷,稳住了身子,腰杆一挺,双臂用力,铁锤在背后画了一道美丽的弧线,瞬间又来到身前,对准精铁就落了下来。

就在木海运锤的间隙,金玉树手中铁钳一扭,被砸扁的精铁侧了一个身,此时,木海的铁锤已到,正好砸在精铁的腰眼。

“砰”的一声,火花四溅,原本方方团团的精铁两锤之下就变的细长了一些。

这巽雷锤法不动则已,一动就像滚滚奔雷不可阻挡。木海垫脚,拧腰,挥臂,他的每一个动作都印入大家的脑海,此刻没有人对木海再起嫉妒之心,这一番运锤,比那僵硬的铁偶要灵动流畅许多。原来心中的许多不解和疑惑也迎刃而解,从中得到莫大的好处,有了金玉树提纲挈领的讲解再配合木海现在的演练,对这巽雷锤法大家都有了更深一层的领悟。

三十六锤过后,那方形铁精就变得狭长了,而木海也体力透支,就此罢手。

“萧山,来。记住,十八锤足以。”金玉树道。

观摩许久,萧山的这巽雷锤法第一层也耍得有声有色,接下去就是太一都,然后是梁栋阁、澹台策明、陆九凤,这样一轮下来以后,那铁精成了铁棍。

锤炼的同时,金玉树又讲解筑炼的火候,锤的轻重,大力量的转换的要,尤其是到了下午,铁剑成型,都是由木海挥锤。

“八!”

金玉树的轻喝让木海收束了两成的力道,锤在旁边一击,木海的大锤就落在了铁剑雏形的侧锋之上。

临近傍晚时分,一柄长三尺三,宽一寸半的铁剑就面世了。还没有淬火,当金玉树最后一番叮叮当当之后,铁剑还泛着红光,金玉树倏地掏出一把尖锥,在铁剑两侧笔走龙蛇般刻下一些符文。

刻纹的时候,大家都发现金玉树的那双手变成银白,两家弟子都认出了青云门的黄金手。但只有木海知道,这本就是金家传来的五丁金甲身,也是炼器世家的炼器绝技。谁都知道,这兵器成型后硬度增加,刻纹的难度也增加很多。可刚出炉的兵器相对很软,刻纹容易,而且蕴含神识之力的符文力量也可以乘机深入兵器,化腐朽为神奇,更大的发挥纹器的力量和增加纹器的生命。

金玉树边边讲,大家对纹器就有了深刻的认识。

时间很短,就这几句话的功夫,刻纹完毕,金玉树挥手把铁剑投入清水中淬火,噼啪冒泡,水中泛起阵阵白雾。

等待期间,就由木海替师父向大家讲解纹器和丹器的常识,以及使用纹器的方法。

讲解完毕,铁剑也已经冷却。

“太一都,试剑!”金玉树完又看向木海道,“木海,接招。”

太一都闻言握起铁剑,依照木海先前的讲解,元力缓缓游向握剑的右手,元力一触剑柄,太一都心头一震,那铁剑似乎自动地抗拒自己的力量。但在太一都的加力之下,铁剑不再抵抗,太一都的元力趁机笼罩了铁剑。此刻,太一都甚至感觉到了剑尖处空气的震颤。就像手指感受一样。

真神奇,铁剑现在就是自己加长的手臂,就像和自己融为一体一样,感觉很奇妙,一种极端的舒适,仿佛那铁剑就是为他铸造的一样。

看到太一都享受地闭眼陶醉其中,大家也不知道什么状况。

木海抽出自己的锦鲤剑,身如游鱼悄然无声地刺了过来。

“师兄心!”看着太一都如痴如狂浑然不知外物的神情,梁栋阁和澹台策明不约而同地高声提醒道。

没有睁眼,太一都手中的铁剑猛然抬起,剑尖和木海的锦鲤剑紧紧撞在了一起,比睁开眼看着的都准确。

太一都欣喜若狂地发现,这铁剑像是生灵了一般,及早感受到了对方的来路,他只是一抬手,那铁剑倒像是自己找到了锦鲤剑,然后双方一磕一样。

两剑相触,火花闪过,木海锦鲤剑一压,剑身绕过太一都的手臂,在其背后一旋,斜刺他的肩甲。

这一剑可谓出手迅猛,角度刁钻,那是漫天花雨剑的一招“旁逸斜出一枝梅”。

此剑一出,即便是金玉树也叹为巧妙,而以自身验证剑法的其余人更是大叫精妙,自忖此招若是不顾及身份前扑钻裆最是安全,否则实难抵挡。

出乎意料的是太一都好似背后长眼一般,貌似轻松的一招“还剑入鞘”,反手一剑从肩头向后一格,叮的一声,木海的锦鲤剑恰好刺中铁剑的剑身。

众人均叫“妙”。但太一都却知道实非自己反应迅疾,而是两人交手以来,那铁剑就像自己延长的手臂,第三只眼,对方的一元气波动这铁剑都似乎可以感应出来所以,自己应付起来才倍加轻松。

就这样两人你来我往,剑舞一般,煞是好看。

“停!”金玉树叫道。

两人闻言收手站立一旁。

金玉树道:“太一都,现在你的感受。”

太一都爱怜地看了手中的铁剑一眼,思考一下后道:“这铁剑一旦和自己的元力联系之后,这铁剑就像拥有了生命,可以做到心剑想通,而且此剑可以帮助自己感知对方攻击的方向、力量,同时,至少帮助自己提速十分之一,靠近对方时,力量也能够加持,虽然没有和木师弟进行贴身死战,但感觉刺破对方的元力罩好像也不难。”

众人听罢面面相觑,这刚刚打制出来的铁剑不会这么神奇吧?

金玉树看到了大家的疑问,就道:“梁栋阁取剑,萧山应对,细心感受一下纹器的特。”

然后,大家各自分队演示一番,对太一都的话没有了任何的疑问。那种拿起铁剑如手使指剑心相连的感觉太爽了,让人有种如虎添翼的感觉。他们第一次尝试了纹器的奇妙,更为高兴的是这铁剑里还有他们的汗水,那铁剑也是间接出自自己的手。

金玉树道:“你们现在也明白了,纹器之妙首先是材质之妙,这铁剑是最为低级的纹器,因为它的材料是你们四斤锤炼一斤的精铁所制,你们可以想象,如果这铁剑是你们四斤凡铁锤炼出一两铁精所制,即便没有刻纹,依然是利器,更何况再加上符文。纹器之妙的第二当然就是刻制符文了。这柄铁剑我刻上了最基本的‘感’字纹和‘破’字纹,它可以提高你们对敌的敏感度,破字纹当然是针对元力罩而言的,这依然有高低之分,以后你们会明白的。”

到这里,金玉树道:“现在你们可有信心自己炼制出一把纹器来?”

“有!”

看到这,金玉树高兴地:“那好吧,这把我们共同炼出的铁剑就命名为一始剑,以纪念我们良好的开始,也寓意这这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就由太一都执掌吧。”

对此,天火宗的人没有异议,而萧山和陆九凤知道海的师父肯定不会亏待自己,当然也不话,只是静待金玉树的下文。

果然,金玉树了:“从现在开始,你们可以使用自己炼制的精铁炼制自己的武器了,记住,白天学炼器,晚上学刻纹,你们第一期的任务都完成的很好,这第二期的任务就严峻了,如果不过关就得退出了。因为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留在天火宗,最多三个月,所以谁想在炼器上有所作为的话,就好好努力。如果精铁不够,就来找我。”

亲自感受到纹器的奇妙,他们哪一个会笨到打退堂鼓,金玉树讲完话之后,大家就立刻纷纷回洞,开炉铸剑炼刀去了。

看到萧山和陆九凤转身欲行,木海喊道:“山哥——”

萧山和陆九凤闻言驻足,木海就走了过来道:“难道你们这就去筑器?”

陆九凤大惑不解地问道:“难道你不去?”

木海道:“我当然去,只是你们不认为如果我们合作效果更好吗?”

想到今天金玉树和木海合作的情况,萧山和陆九凤眼睛一亮,就和木海一起来到木海的山洞。

“这样吧,”木海道,“我们一人主锤,两人辅助,然后主锤轮流。”

“好!那就你先主锤,我们再看看这锤炼之法。”萧山道。

也的是,他们又不是铁匠,如果抡锤还得过去,可要主锤锻造还真有猴它不住。不过木海拜金玉树为师,要金玉树不给木海私货,打死他们也不信。确实也如他们所想一样,金玉树除了赠送木海铁偶,还把自己的炼器师玉简笔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传给了木海,那玉简图文并茂,而金玉树还时不时地来给木海讲课。这十天下来,木海早就成了一名铁匠了。

木海也没有推脱,就扔铁入炉,然后师兄弟三人就开始了热火朝天的工作。

都是年轻人,太一都三个很快就发现了木海的铸造方式,也合起伙来工作了。虽然有些事他们不愿意问木海,可当发现金玉树有问必答的时候,太一都他们就有疑则问,铸造手艺也很快就提升了。

白天他们干的风风火火,晚上一没有闲着,都跟着金玉树学刻纹之术。

“修武不是逆天而行而是顺天而为,而所有的修行都只是一个目标,想方设法让自己的眼睛看的更远,让自己的胳膊伸的更长,而这就要尽可能多的了解天地间的存在法则,发现它,了解它,顺应它,利用它,改变它,制造它,当然这最后一种只有传中的武神可以做到,而高明的炼器师则可以做到利用它。”

木海听在脑里,感受的不只是炼器,这是修武也一样。

“符文,就是炼器师对天地法则的运用。这是一件艰苦而漫长的工作,好在你们不需要做了,现在只要用心体会就行了,踩着前人的肩膀前进则可。现在我们先学习感字纹。你们的面前只是一把普通的刻刀石块,记住,全神贯注,神识之力运于身而注之于手,从刻刀倾泻于石板。这初级的感字纹只有三六线,但它们的位置和间距却不能差一丝一毫,否则那就是娃娃蹩脚的绘画,一无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