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看书 > 穿越 > 大明领主最新章节列表 > 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无用之地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无用之地

印度的那片鱼鳍是割下来了,但有什么用呢?

所有人都在思考,张强也在思考,这真的是让人感到尴尬的一件事情,因为没有用,产生不了经济价值,而且还得投入大量的资金去修建道路,还得修建一些居民点,还得驻军,运送物资苦难,呆在那里的人受罪,如果是原始部落,就像后世的那种佛教气氛浓的不丹等国,他们的人民还可以在哪里安静的生活。

但像华夏帝国见识了无数繁华的国民,百姓,他们哪能吃得住那份苦?

又不是开始那会儿,不去开荒,自然有罪大恶极的罪犯和战俘们去干那些事情,或者是战争中间,逼不得已去开荒,后来去开荒的那些地方,哪一个地方都没有宝岛开荒,琼岛开荒,澳洲开荒那么荒无人烟,即便是西伯利亚,都有着人烟,只不过是打走了俄罗斯冒险者,然后占据了他们开荒过的地方。

等于是华夏帝国抢占了他们的劳动果实,虽然在张强的想念里面哪里本来就是中华的土地,可张强不得不承认,那是人家蒙古人占领下来的土地。在现在,大明后期,大清开头几十年,那些地方还真不是华夏帝国的土地,只是为了战略安全,为了哪里的资源,张强必须在这个历史线上让人们认为那就是华夏的土地。

在张强看来,通过战争拥有土地,领地,很正常,通过什么历史,佐证,通过嘴皮子得来的土地终究都是非正义的,因为他们的立场都是原先就是他们的,或者说是正义的得来的,这就要讨论过来,讨论过去,永远是已经占有的人有理,或者说咄咄逼人,形势比人强的一家有理,弱国无外交啊。

要想痛快的获得一块土地,征服和占领这片土地是最实在的,行动才是最正义的,我打下来的才是真理,你有本事再打回去,拿回去,我打输了我还给你,很合理啊。

后世的美国就从来不费那个脑子,随便找个理由,就开战了,然后占领了别人都求着让他们留下来,因为成为美国人好啊,很多人都想成为美国人,因为厉害啊,有位有钱啊,不受别人欺负还有很多赚钱的机会,其他国家就不行了,都是怎么想着剥削百姓,然后把人才送到美国那里去,或者说是打不过美国,又死不承认,最终要被美国打。

这不是说哈美,是说美国在后世的作风就是如此。

张强希望以后的华夏帝国也是那样,你可以不理我,你可以憎恨我,但你的行动告诉我,你还是很喜欢我的,你还是很想要成为我的人的。

多一点地盘就是多一点这种诱惑力,因为种地的百姓想着自己种的地能多一些,地盘大了,哪怕能种的地少点,但分给百姓,也能让百姓多分一分地,一分地如果是吃菜,自己一家人七八口一年都吃不完。

所以说打下来虽然看起来是赔本买卖,因为先期投入的太巨大了,首先得死人,这是华夏中国人永远不想做的事情,能投降就投降,能考计谋混过去就混过去,总之不愿意把腰板挺直,大声说,我要反抗,我要打那些欺负我的人,我不怕死,哪怕我上了战场第一时间想着逃跑,但只要我能坚持下去,只要我不死,我以后就是一名可以打敌人的,勇士。

再就是开拓道路,从道路系统没有华夏帝国发达,而且受到了雨季的山洪的影响,东南亚各州,在雨季到来之前,很多地方修好的道路其实都会毁坏,是做了无用功,也许今天这里有河流,明天这里就是一片小土丘,山体滑坡吗,后天河流从哪里出来了。

华夏帝国刚刚开始进行水道改造工程,第一期的京宁大运河,从燕京一直通到宁波入海,让走海路的船只可以从风平浪静的运河上通行,而不必在坏天气下走大海运输货物和输送往京城的粮食,相比海运,内陆运河航运要比外海航运安全,高效。

这种工程征伐的民夫和商人雇工不少,内阁工部预计有退伍的守备军士兵一百万暂时要去务工,因为退伍之后,他们不再享受部队里面的各种福利了,他们有的一时半会找不到工作,或者不善于耕田,劳作,这样的人只能给他们找事情干,虽然退伍也有一些补贴,但还是不够支付华夏帝国日益繁荣的经济体制下生活消费水平提高带来的物价飞涨的高消费。

近卫军,野战军,其他各军好各个部门退休或者退伍之后,以及国内因为人口过多,很多人又不像去条件恶劣的总督区开荒,因此都滞留在华夏帝国内部了,这样的人,只能征发来,大约有两千万多人,加上一千万多商人自己因为承包工程用高价雇来的民夫,其实已经基本上解决了华夏帝国核心区的富余人口,要是再修理和改造东南亚各州的道路系统,还要改造各种山地和河流,修建更加牢固的,能遏制因为雨季总是要被冲毁的道路和桥梁,这就需要更多的务工人员。

华夏帝国倒是有多余的人员,但那些人员都已经被登记在册,并且人家有着正经,稳定的工作和社会关系,他们需要在合适的时候,分别移民填补人口需要缺口大的西伯利亚和乌拉尔防线,以及澳洲,甚至是东南亚各州自己土地上缺少人口驻扎的地方。

这都是有定额和定向去处的人口,即便是把刚刚占领的这片无用之地的人口都替换到澳洲和西伯利亚,那些去这些地方的人口迁移到这里,也需要时间或者不一定每个人都会同意,迁移人口这件事情,在给够百姓好处之后,人家不愿意改换地方,华夏帝国也不愿意强制人家去哪里,这不是刚开始核心区人口迁移工作了。

张强得注意自己在华夏帝国百姓心目中的影响了。

中国古代君王,越到最后,越是注意自己的影响,想要做千古一帝,人家们在老了,都有自己的理想,张强也不例外,都走到这时候了,他可不想毁掉自己在百姓心中开国圣君的形象和地位。

后世怎么评说自己,张强不知道,但他能按照自己想要的去做到更好。

古月笙对张强的这种纠结很是理解,他对张强说过,“既然如此,流放一些罪犯吧,把那些罪大恶极的人流放到最苦寒的地方,派遣军中退役的士兵和军官组成移民监察部队,结合一些本来要移去的移民,先小部分,小部分去哪里,然后大城镇用东南亚各州的移民。那些都是咱们汉人移民过去的后代,现在该他们向更远的地方移民了。”

想要经营那个地方,就得付出很大的代价和金钱和精力,不时占领下来就行了,没有稳固的人口,以及对华夏帝国坚定不移的信念,多少年之后,这里将又是穷山恶水出恶民的地方,一旦帝国局势动荡,这里就会离开华夏帝国,成为新的白眼狼国家。(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