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看书 > 穿越 > 大明领主最新章节列表 > 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一切只是为了自己后代着想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一切只是为了自己后代着想

金麒和一干老人们都先在顾问院中呆着,除了那些原先就占据国家重臣岗位的张强的心腹们已经外放总督区,分封出去,剩下的一边还在为国尽力,等待退休,然后多出来的封地去出任荣养人的位置总督。

让老家伙们退位,培养新一代,是张强现在必须要做的事情,而且目前看来这件事情做的没有人反对。

七位副相增加为十一位副相,类似后世的常委执政,一位首相,首相管大政和方向,决断,外交,副相们各自管一摊,然后有大事集体决断,投票表决。

政议院负责投票表决每一位副相人选,由副相担当人员,加上政议院全体选出首相候选人,最终提交皇帝陛下,皇帝陛下选择一位为首相,其他两位顺位为第一副相,第三副相只能落选重新成为政议院议员。

议员们则由各地的咨议局议员们选拔进步而成。

总之,华夏帝国一边改革,一边前进,不知不觉之间,大明灭亡已经五十四年了。

在结束了战争,在全国蒸汽机车基本上都跑到了铁轨上的时候,华夏帝国伴随着时代的脚步,进入了十八世纪,1700年。

十八世纪,华夏帝国无论从学术文化,文明发展,还是科技发展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尽管和西方还有着这样,那样的差距,而且有可能同西方的脚步还会拉开,因为西方还在诸侯国林立,战争不断,还在战争中互相促进,互相发展着。

而华夏帝国却进入了平稳的农业经济大国的休养生息期,休养生息期第一个是人口迅速增加,填补国内大片的国土空白,第二个是农业的迅速的发展,第三个是商业的迅速发展,第四个却不是好的,因为华夏土地上一旦发展到这个地方,他就被后人称之为盛世王朝了,然后盛极而衰。

盛极而衰的主要原因是勋贵太多,官僚体系成长成熟,变得稳定,并且开始张扬舞爪了,这时候通常是第二代皇帝或者第三代皇帝了,这些皇帝第二代皇帝也许还能继续靠着惯性前进一点,第三代皇帝就开始享受前人种下的果实,然后少尉仁义一点,之后士子,读书人们就开始夸了,各种称赞,粉饰的非常美好,并且这些官僚和读书人把自己称之为民,希望皇帝放权给他们,然后由他们来治理国家,他们就是国家的柱石,栋梁之才,然后得到了允许,他们就开始和真正的民,老百姓争夺利益了。

皇帝开明一点就会限制他们,然后这些士子读书人和官僚们就开始反过来限制皇帝,或者哭诉皇帝仁爱,不能和民争夺利益,他们说者鬼话,置换着皇帝的每一分命令,然后像个小孩一样,大人给一块钱,他们去买八毛钱的酱油,剩下两毛钱就是他们的。

这当然不会让他们满足,他们就像国家的另外一个敌人一样,不逼着皇帝将江山败坏了,他们是不会罢休的,反正死了一个皇帝,败了一个江山,不是他们的,他们只要骨头软一些,转身又能继续当他们的臣子,然后新的皇帝还得使用他们,等他们恢复和掌控了朝堂大局,又开始新一轮的剥削和利用权力给他们谋取利益,反正江山败落,他们万古长青,不会有什么事情。

有什么事情的是那些忠于一国朝廷的忠诚,所谓良禽择木而栖,他们反对那样的愚忠。

这是哪个皇帝都讨厌的事情,却也没有办法,要治理江山,就要用他们,不用官吏也要用人,哪怕是当奴仆,奴隶,他们发挥的作用也一样,到时候掌握的权利也一样。

这是千年来中国的士子大夫和官僚们不怕的事情,都明白的道理。

而一代代皇帝惧怕的是直接能夺取他们权利和皇位的武将,对于这些人们是没有办法的。

而西方的人就不怕,因为他们用的不是士子大夫和官员,他们用的是自己的党羽和自己一同有着一个志向的人,虽然也有反复,但都不怕,他们是贵族,同时还是精英,他们维护的就是权力和财富,只要权力和财富在,好吧,他们的皇帝其实都是傀儡而已,他们就是真正执掌权力的人,他们比中国的士大夫,读书人们先进一步,早就执掌了权力,他们头上没有什么压力,皇室是他们的旗帜,但不是他们效忠的对象。

也就是说他们本来就是集体执政,而不是华夏或者东方的一人执政,皇帝执政。

现在张强就是要释放这些,主动退让一些,让这些人们执政,不要和他们冲突,否则哪一天黄袍加身的哪位不一定是武将,或者是权臣,自己的儿子或者孙子们不一定有自己那么大的决心和魄力以及眼光,能看透他们。

随着科技的发展,思想的解放,华夏帝国肯定要进入西方那种模式,张强只不过是未雨绸缪罢了。

虽然张强很是喜欢封建国家的这种妻妾众多的日子,但是他知道他无法阻挡大势,要不是有大势,他宁愿一直这么下去。

他不是什么工科生,也不是什么学历史,考古的博士,更不是什么学习政治,外交的大能人,或者哲学家,无法创造一个新的或者有别于历史的各种制度体制,以及后世的各种制度体制,他只能延续封建国家时代的体制以及糅合后世的制度和体制,用来创造他的华夏帝国。

他也打败不了官僚体系,只是提前让他们获得了权力好财富而已,只是希望他们能继续延续皇家制度,好吧,一切的一切其实他都不是为了华夏或者民族考虑的,他是为了他家以后还能享受皇家的体面生活,或者说权力和财富,不用让子孙们,或者说他的一脉直系子孙们去过他以前过过的苦难生活。

他希望自己的子孙们的生活能像英国皇室那样,一直延续下去,即便下面的人闹成那样,即便以后他的子孙们只是一个摆设,一个象征,也要让他们一直这么下去,他以前过的日子实在太苦了。

他对华夏帝国所做的贡献,或者说为了汉族,为了自己民族,为了自己的国家所做的贡献不算少了。

他觉得自己应该能享受一些特权和子孙们享受一个好的生活了。难道自己还比不了过往的历史中的皇帝,或者后世的那些近代枭雄们,或者各种国家的开国元勋们吗?

那些,那个不是三代高官,国家给予特权,让子孙们享受荣华富贵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