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看书 > 穿越 > 大明领主最新章节列表 > 第九百七十章 打服他们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第九百七十章 打服他们

派兵帮助大清打日本是必然的事情,因为如果不这样大清国必然抵抗不住西方和日本的夹击,华夏帝国就不能实现安定的发展。

不过还不到时候,至少得华夏帝国完全掌握高句丽了再说,高句丽的日本人必须被消灭掉,张强现在头疼了,以前因为后世的安乐思想作怪,因为后世经常宣传不能屠杀,大家要讲理,所以张强处理日本人的方法就是贩卖掉,将他们分给那些小国,小势力,甚至大清,然后让他们自相残杀,但五千万日本人那是能自我消耗完的?

何况这十年来,日本人虽然爱战乱之中,动荡,却生育率居高不下,鲁国打日本只是肢解调了日本,琉球王国打日本,只是消耗掉了日本的战斗力,武士们,朱哥和薛红,赵晖他们打日本只是征服了日本本土,消灭掉几百万日本兵马,将百姓肢解变成了其他王国的百姓,一系列动作下来,日本人从南最高五千万跌到三千多万,其实没有灭亡其国民以及里面的抵抗势力。

抵抗势力随着灾难的加深,却越来越发壮大了。

张强他们消灭的是日本的幕府制度,和分裂的大名将军军阀们,却让日本人团结起来了,日本并不像中华,被打的灭国越发的四分五裂,日本则是越打越团结了。

于是才有了其后的组织起来,缓慢的形成一个小国,并且狼性不改,吞并了高句丽。

张强发现他像当初一战二战时期的英国首相,居然玩绥靖政策,让日本顺利的吞并了高句丽,从而壮大了自己,

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当初大清国还是很强大的,张强头疼的是如何处理大清国的一千八百万汉民和日本三四百万百姓,以及高句丽三千多万百姓,既然自己没有办法处理,就让日本去处理吧,就让日本和大清闹起来,然后在战争中互相消灭吧,即便最后有一家壮大起来,那么在战争中必然消灭一方,另一家肯定受到了损失,两家的人口和士兵必然折损,华夏国乐的弄一个渔翁得利,却没有想到日本人居然和大清国和平相处这么长时间。

在大清国和俄罗斯战斗最为艰难的时候,他们反叛了,背后一刀,其实这时候也是张强的各处建设最关键时刻,人力奇缺,工程浩大,必须全力以赴,移民抵触,人口提不上去,维系万里疆域正处在一个到处都是问题的阶段。

华夏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不能因为日本的反复就不做了,如今大量的人力,物力被投入移民和建设当中,正需要大清国在北方抵挡住西方和俄罗斯的进攻,只是出兵高句丽和海参崴,南线,华夏还是能抽出兵马来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那边愈演愈烈,在高句丽发动了百万规模的反动行动,企图夺回原先被华夏帝国占领的地方,还企图越过鸭绿江占领这边的华夏帝国土地。

于是华夏帝国的兵马毫不留情的给予还击,留在边境地区的都是精锐的野战军兵马,还有大量的修路和定居点的居民,时刻准备应付敌人的袭击,因此鸭绿江边的反抗,不过两三天就被镇压下去,并且野战军一路推进,后面三百万天方教徒修路和运输粮食,守备旅士兵看押他们,日本人节节后退。

高句丽那边,移民损失惨重,因为地方大,兵马少,防御力量不足,面对漫山遍野的日本人和高句丽反叛军,兵力捉襟见肘的华夏帝国不得不收缩防御,在百济留下一部分兵马,然后移民全部后撤新罗道,新罗道的兵马除了修筑防线,还向前接应百济的留守兵马,一直等到了蓬莱岛上的亚鹏率领守备军来援,才稳住阵脚,并且向前推进,战斗进行的很稳健,等赵晖率领陆战队在背后登陆,野战军从日本背后,各个港口同时发动,日本人才被迫退守高句丽西伯利亚边疆。

这边毕竟是少部分兵马,但在南线,日本人发动了夺取大清国定居点的行动,几百万武装起来的高句丽人,大清国分配给他们的东南亚和南洋土著士兵,在日本人的带领下,气势汹汹的向大清国西伯利亚地盘袭来,抢夺粮食,物资,杀入越货,抢夺人口。

大清因为主要兵力在乌拉尔前线,因此对于这样的攻击措不及防,虽然先前华夏帝国已经通知他们了,但他们不以为然,以为华夏帝国挑拨两者关系,大清觉得日本作为他们的藩国,不可能背叛他们,直到各种消息汇总过来,大清已经丢了北线靠近南线的大部分可以定居的好地方,人口被俘,士兵被击溃,同华夏帝国的粮道被日本人截断,才惊慌了起来。

他们连忙从乌拉尔前线调兵,组织兵马应对,并且收缩从赤塔,到贝尔加湖,到乌拉尔前线的防御和定居点,征召兵马,向日本人做出反击。

一来一回已经半年时间,日本人占领了大部分的北线定居点,并且兵围赤塔,而乌拉尔前线的兵马终于调回来了,结果是前线崩溃,近两百万日本仆从军逃亡,反叛,被杀,五百万兵马溃散,要不是大清国依然掌握着粮道和粮食,很多人恐怕就回不来了。

就这样最后收拢了两百万兵马,没有日本溃兵,回来以后解了赤塔的围困,并且向南线进攻。

这样的情况下,这个面对西方的战线一下向后撤退了四千多公里,西方可以长驱直入了,大清退到三千多公里的各个大型定居点重新部署防线,有的防线,距离华夏帝国边境仅仅几百公里。

不过大清国不为然,现在最要紧的是消灭国内的叛乱,随着时间的推移,华夏帝国的支持,华夏帝国精锐兵马部署边境,有的甚至越鼓边境进占大清国在华夏帝国边境一百公里的城池,作为前进的据点,同大清国防守兵马一起占据该城。

华夏帝国向大清国提供了近五百万兵马的粮食,大清国用两百万精锐之兵横扫南线,由于日本人所过之处大都是屠杀,因此大清国使用天方教教众,所过之处面对日本人也是屠杀。

这是最惨烈的搏杀,从炎炎夏日到冷的能滴水成冰的日子,厮杀无处不在,西伯利亚荒原不像中原大地,你逃出来只要找到人烟,就能存活,这里别说找人烟,你在夏天都可能冻死,于是日本人和大清国人逃散到冰原上的人几乎全部冻死,饿死了,没有了定居点,他们就只能饿死,没有了华夏帝国粮食支持的定居点就是停尸房。

战争持续了一年时间,日本人全面退缩海参崴,库页岛,高句丽边境,尼布楚等地,人口锐减,实力大损,而大清则由于华夏帝国的支援,越打越勇,越打兵力越多。

这一年冬天,日本终于向华夏帝国求和,可怜巴巴的一个老头,跪在张强面前,“上国皇帝啊,求你可怜可怜我我日本小民吧,自从1659年到现在,日本民族多灾多难,请给日本民族一条活路吧,我们将永远奉华夏为宗主国,年年进贡。”(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