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看书 > 穿越 > 大明领主最新章节列表 > 第七百一十章 火花环绕的华夏王国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第七百一十章 火花环绕的华夏王国

作为小商人,作坊式的商人,是不用交成品税的,只需要交作坊的固定税率就行了,一个月不过二十华夏元,他们一个月能收入一千华夏元,交了税,各种管理费用,不过一百华夏元,剩下的留着三百元自己家庭开支,三百元再生产,还有三百元可以存入粮行里面,到时候可以提出粮食或者粮票,证明你在这里存过款项,粮食可以马上吃,粮票可以以后兑换,当然也可以提出华夏元。

提出粮食和粮票没有利息,当初存入多少就是多少,华夏元有利息,极低的利息,一千华夏元一年不过一元的利息,略微比没有好那么一点点。

钢笔,铅笔,还有各种日用品,简单的日用品,张强生活里面用到的东西,张强都让工部按照后世的模板制造出来了,并且分配给华夏王国各个商人,从小商人到大商人,每个人只要有心,想要通过这些东西赚钱,那么就会去工商部下属的粮行申请。

申请费用为十元,经过论证你可以申请,那么你就再交相关的某项技术的定制申请价格,从十元到更高不等,目前最高的是一万华夏元。

因为对于现在的华夏王国的商人来说,万元户已经是人们向往的存在,大多数人仍然挣扎在温饱线上。

这是对普通老百姓,打工的,学徒,伙计,农夫,账册民兵(就是有备案,你是退役还是伤残,或者自愿加入,经过民兵部授予的资格,这些民兵需要定期接受训练,发给最基本的生活费,大约是每人每月三十元,当然退役的和从民兵部队里面转过来的不算,人家们拿的是工资,大约每月五十元。

伤残的,每月八十元补助,连训练都不需要,那些老了养老的,从退役到死,年龄到达五十岁,就能一直每月领取一百元养老费用,因为人家为这个国家打过战,出过力,到时候有战争,还得人家们组织和领导,所以拿这点钱不算什么。)

小商人,只要做好,一年能存个三千元,几年之内就能到达万元户的水平,万元户以后一直维持万元以上,就不算小商人了。

算微小商人,标准是万元到五万元之间。

五万元到二十万算是中型商人,二十万到百万算是大型商人。

目前等级越高,申请的项目有限制,适合微小商人的一般不会给中型商人,需要有一定规模的商人才能申请,因为规模小,财力少,有些项目就是你申请下来也不会发展起来,浪费浙西项目,还可能造成资源的重复利用,产生不了社会贡献作用。

目前这些商人已经很多了,百万级别的商人,有的是有发展门道,人家自己发展起来的,有的是靠着工部扶持起来的,有的是靠着小项目自己奋斗起来的。

这些都给了目前的华夏王国一个富裕和前进的推动力,使得华夏王国并没有因为战争和**沉落下去,变成其他王朝一旦社会稳定,就开始变得骄横,傲气,看不起人,各种腐朽。

现在张强的目标是尽快拿到系统给自己的科技,然后扶持起前往级别的商人,让他们组织和参与华夏王国的进步,科技进步,文明进步,把落后于西方的步伐赶上来,开启明智。

通过杜歌同英国人和荷兰人的对话,张强可以知道,现在在军事武器这方面,自己已经同西方走到了一个起跑线上,这些武器的出现是因为一系列背后的商业繁荣和工业体系的出现,民族资本萌芽的出现而推动的。

发展,要做到其他穿越者一样的丰功伟绩,不白来这个社会一次。

不过张强回过神来,英国人和荷兰人,这泰西人忘我之心不死啊,还在通过各种反对华夏王国的势力为自己前进的道路添堵,自己不能白白放过他们,但现在张强不想和他们正面面对,他又起了玩代理人战争,干涉战争的念头,在同日本人的交战中强迫弱小的鲁国对日本发起战争,打的日本没有丝毫还手的力气。

在教训日本的过程中,极大的削弱了鲁国的实力,让他们在同华夏王国,同大清王国,其他各个势力的商业贸易中发展起来的实力,挣得的钱一次性再次投入到战争中去,消耗掉这些年获得的贸易红利。

就像工厂里面的车间主任对于那些本月因为他的关系多挣了钱的员工一定会撺掇他们多请自己几次饭吃,消耗掉他们大部分钱,然后让他们为了多挣钱对自己巴结的更加紧,让他们知道没有自己的提携和扶持,他们在工厂里面屁都不是,让他们生不出反抗之心一样的效果。

这是日本同鲁国的战争,只要让他们保持战争,那么鲁国就和日本不会有时间来干扰华夏王国的发展。

同样,这一面还有不稳定的因素,那就是大金国快被大清国灭了,不能这样,张强绝对不允许,因此他放了五十万苦役犯和俘虏,将那些政治上不合格的华夏王国被清除出去的败类们送给大金国,给他们一些炮灰让他们同大清国有消耗的资本。

打得越惨烈越好。

如果一些库存的旧武器以及过时的敌人也很快就能拿出来的旧武器,价值不过几十万华夏元的旧武器能让两个自己的死敌打的你死我活,张强还是很乐意干这样的事情的。

不亏本。

效果不错,鳌拜惨败,丢失了大量的兵力和人口被豪格打退数百公里,但战场仍然在大清国的掌握之中,豪格依然没有摆脱战争,可以腾出手来发展。

如今张强可以考虑用谁来制衡杜歌这个家伙了。

可是在东南亚华夏王国强势的很,哪里没有老狐狸一般的洪承畴,清军也没有根基,其他的就不用考虑了,这得张强想办法,华夏军只得自己上阵了。

张强想了很多,然而灵光一闪,张强想到一个人,一个在华夏王国内因为他的父亲的原因不是太得势的一个人,李元胤,根据百大婶记载,这个家伙对于大明很忠诚,和他父亲左右摇摆不一样,他始终是对于大明恨忠心的,即便是到了为华夏王国服务的年头,他依然表现的对大明忠诚的样子。

于是他就成了华夏王国很头疼的人,不用不行,他父亲最后为华夏王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病死在前线,征途中,他本人对于大明的忠诚,使得本来传承与大明体系的华夏军对他很是敬重,但又因为他对华夏王国没有一丝毫的忠诚,而不得使用,目前也只是当过一届县令,后来在东南亚靠近云南边境的地方担任一个县的咨议局局长。

张强感觉到这样的人得物尽其用,既然如此,就得让他去干活儿,他在辅助他父亲征战东南亚小国缅甸的时候很是尽心尽力,能力也不错,那么给他配个人,他去东南亚打击杜歌再好不过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