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看书 > 穿越 > 大明海波平最新章节列表 > 第二十三章首辅徐阶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第二十三章首辅徐阶

这些倭寇很多手里都没有武器,戚狄平等人一路杀的风生水起,完全就是屠杀,倭寇则是哀嚎一片。

不过戚狄平并没有纯粹对他们展开杀戮,他记得母亲还给了他另外一个任务,那就是夺取几艘倭寇的海船。

这些倭寇的海船最大的也就不过三、四十米长,和大明的海船相比实在是差很多。

但这些海船却可以进行长距离航海,大明的许多海船只能够在近海进行被动的防御,戚狄平觉得这才是王氏让他夺船的目的。

不过他会错了母亲的意思,王氏纯粹将船当成了军功,戚狄平是从船的使用方式上去思考,他母亲的眼中却只有儿子。

临山卫向东五里,是一处海湾,是倭寇之前登陆的地方,宇久间定已经先一步派人到这里发信号,要求海船过来接应,所以此时倭寇大队人马还没到,海船却先到了。

海船上有两个倭寇正在边聊天,边放夹板,等着大队人马前来。

“小平太,你说宇久间定大人他们三千人,怎么就输了呢?”

“犬太郎,我们本来就是海贼,我们在行的还是海战,那些陆军马鹿。”

“确实,陆军马鹿,哈哈……”

这个犬太郎还没有笑出第三声,声音就戛然而止,小平太看时,发现他的脖子上多了一支羽箭。

“敌……”

小平太想要叫敌袭,但是他的脖子一痛,低头看去,也是一支还在颤动的羽箭。

戚狄平一脚将倭寇踢到水里,“杀倭寇,夺船!”

“杀倭寇!!”

船上只有十多个水手,跟着戚狄平上来的戚家军士卒刚好是十个,不消片刻,便把船上的倭寇清理了个干净。

戚安国、叶邦荣、金渔也各自带了一队人马,夺取了一只海船。

将战马运上船,将船往北面的方向开去,直到这时其他的十多艘海船才发现不对劲,为什么有四艘船跑了?

马上有人过来查看,看到了那个倒在海滩上的小平太的尸体,才知道自己的船被别人抢了。

从自己身边不声不响的抢走了安宅船,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倭寇倒是想去追赶戚狄平他们,但马上宇久间定的队伍就要过来了,如果他们去追赶,谁来接应宇久间定呢?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些海船根本就没有火炮远程攻击的手段,难道让所有的倭寇用弓箭进行攻击,还想以此摧毁对方的海船,别逗了,他们进行海战可都是接舷战。

走又走不了,打又打不到,倭寇海贼只能够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这边被夺取的船慢慢开远。

夺船的过程无比轻松,连戚狄平自己都没有想到,不过现在可还没有结束,因为在北面,还有吴平手下的几艘大海船。

戚狄平他们在靠近吴平派过来的那些大海船的旁边,悄悄的停了下来,四十余人,四十多匹战马,暂时放弃了倭寇的海船,对着吴平麾下的海船冲去。

那里只有三艘大船正停靠在岸边,吴平的人一开始不知道怎么回事,对方靠近了才发现不对劲,倭寇那些小瘪犊子什么时候有了骑兵?

这一看那些骑兵穿的都是大明制式装备,他们终于意识过来这些对着他们冲过来的根本就不是倭寇,而是大明士卒。

什么情况?难道倭寇跟大明的官军联合要剿灭他们,戚狄平可管不了那么多,带着人马直接冲击这些海船。

这些海船同样没有那么多人防守,只不过其中有一艘海船的守备相对比较精明,看到对方明显是为了夺船,自己这边人手又不多,立刻下令开船,才保住了一艘大船。

不过他也不敢继续在这里呆着,只能够向着花鸟岛的方向移动,另外两艘海船毫无悬念的被戚狄平他们夺下了。

戚狄平立刻派了一个比较机灵的士卒,绕道回去临山卫,将这边夺取海船的情况,全部禀告给陈禄,同时告诉他自己会将海船挪到往西面十里的地方停靠。

戚狄平不傻,吴平手下海贼可有五百人,自己这边四十人,守着六艘船,可挡不住这些人。

但这五百乌合之众,面对两百戚家军却是溃败的结果,到时候他们必然会在第一时间想着借助海船逃走。

先将海船拖走,让这些海贼根本找不到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其实李独目所带领的那些海贼已经溃败了,如果他们的船再晚走几分钟,马上就会有第一波海贼过来。

等李独目带人过来,发现海滩上连一艘船都没有,整个人都蒙了,怎么三艘船一艘都没了?

陈禄在确定倭寇已经撤走的情况下,对李独目的海贼发动了激烈的进攻,并把他们团团围在海滩之上。

最后李独目战死,五百海贼真正被杀死的不多,足有四百多人跪地投降做了俘虏。

能够在如此劣势的情况下,将临山卫给保下来,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得不说还是虎尊炮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无论是倭寇,还是海贼,都是被这犀利的火器给震慑到,才会出现最后的溃退。

临山卫保下来了,还击退了倭寇和海贼的人马,三百人面对对方三千五百人,最后还斩杀了六百余敌寇,俘虏了四百海贼,另外还有大船两艘,小船四艘,可以算得上是一次辉煌的胜利。

临山卫击退了倭寇进攻的消息,很快也传到了京师。

在首辅大臣徐阶的府上,作为首辅的徐阶正端坐书房,看着一些地方官员写给他的书信。

因为皇帝不临朝,所以这些官员很喜欢将一些地方发生的大事,先给他过目,以决定之后的作为。

“父亲大人,东南发生了一件大事。”徐阶的儿子徐番拿着一封信,快步的走进了书房。

“我跟你说了多少次,不管发生什么事情,要有泰山崩于前而不动的心态,你看看你,做事依然如此毛躁。”

徐阶说的严重,语气却很平和,没有怪罪。

“不是,父亲大人,这回真的是有大消息。”

“哦,说来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