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看书 > 言情 > 北齐最后一位皇帝最新章节列表 > 第7章 关键时候得靠亲人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第7章 关键时候得靠亲人

“各位卿家谁有好办法?说出来朕有重赏”高伟自己是想不出来,只能群策群力,希望三个臭皮匠抵上一个诸葛亮。

“陛下,臣愿意献出布面五千匹,粮食十万石以资国用,如果右丞相斛律光所需甚多,臣愿意变卖田产”赵郡王高睿首先站了出来回应高伟。

高伟听后心中一暖,赵郡王高睿虽说政治上有些浅薄,但是报国之心可鉴,想来高睿内心明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朕不嫌你笨,就嫌你不忠。

赵郡王高睿的一番仗义执言,在高伟心中加分不少,看来以后还得多用皇族内部中人,弱杆强枝乃取乱之道,过分的防备亲属,也会让外人有机可乘,一切权术在于平衡二字。

高睿一番雪中送炭的行为,也激起了元文遥,娄定远,冯子琮等人纷纷附和,表示愿意支援钱粮,或多或少高伟都不嫌弃,只要有这个心就是好的。

就在度支尚书整理计算钱粮数目时,武卫大将军穆提婆上奏道:“陛下,兵者,一国大事也,理应全国协作一体,黎民百姓也应该出一份力,况且百官捐钱捐粮的数目,如同杯水车薪,跟丞相所需相差甚远”

“况且,今天国库缺钱,百官可以为国捐献,他日要是国家还缺钱,百官就算再有钱,久而久之必定消耗殆尽,此乃饮鸩止渴之计,臣认为还是要进行全国性的摊派,集一国之力方可”

穆提婆的意见和朝堂上大部分官员的想法一致,我们是给你高家打工的,捐钱这种事情一次两次还行,要是长久保持下去,自家就是有个金窝也经不起这样折腾,大部分纷纷附和穆提婆的意见。

本来好好的一场君臣友爱会,转眼间变成诉苦大会,各位大臣都说着自家的困难。

“胡扯!你们诸位大臣家中再难,有大齐的百姓难,十年间百姓的赋税一加再加,再加上底下官员层层盘剥,百姓的生计吃饭都难以维持,甚至出现卖儿卖女的人伦惨剧,大齐国境一再发生边民群体外逃的情况,甚至出现整村外逃的”

“陛下,大齐的赋税本就在三国当中最重,再加就要亡国了,近些年地动灾害频频,就是上天再给我们大齐警示呀,此乃亡国之兆啊,陛下!赋税真的不能再加了”赵郡王高睿跪在地上向高伟请求道。

“陛下,赵郡王此语乃大逆不道之言,我大齐坐拥中原腹地,占据北魏精华之地,百姓富足人民安康,虽有些小灾小难,陛下皇恩浩荡下早已消弭不见,赵郡王所言皆是危言耸听”

“赵郡王鼓动百官捐布匹钱粮,可曾想百官是否有郡王爷的俸禄和皇家待遇,臣请旨希望陛下削减各位亲王的俸禄待遇,一解大齐百姓增加的奉养之苦”武卫将军穆提婆一脸正气反驳道。

至于为何穆提婆此时趁机发难,一是高阿那肱大将军之位空悬,穆提婆想趁机上位,希望得到这些不乐捐钱官员的支持。

二是穆提婆此时已经明白过来,陛下是想拿太后开刀,穆提婆的母亲陆令萱曾经告诫过自己,一旦胡太后和陛下水火不容时,千万要站在陛下一边,严防其他皇亲国戚趁机上位。

陆令萱心里很明白,在大齐的朝堂里皇亲和国戚都容不下自己,必须牢牢抓住陛下的心,高纬在一日,自己的好日子就多一天。

至于胡太后一伙,陆令萱认为是危机时的朋友,一旦外敌入侵两方可以合作,一旦危机解除,双方就是敌人,奶妈和亲妈两方的利益依附点——高纬,谁也不愿意丝毫退让。

穆提婆从小跟高纬一起长大,自认为很了解对方,虽然今天朝堂里发生的事情有些超出自己的预料,穆提婆认为只不过是陛下被武成帝压迫日久下的反抗,只是释放一下自己情绪,在大臣身上摆摆威风。

将来还是会当他的无忧天子,音乐帝王。

“陛下,臣愿意如武卫将军所言,带头上缴田产屋舍,缩减日常用度,求陛下不要听信奸臣所言”赵郡王高睿眼中含泪向高伟祈求道。

“皇叔,大可不必如此,朕的大齐还不至于沦落到如此田地,今天朝臣捐献钱粮的行为,乃拳拳报国之心的义举,朕就算再难也不会用各位卿家的钱粮,右丞相建城所需要的钱粮,容朕再想想办法”

“陛下,众位大臣所捐钱粮虽少,但也可解一时之难,剩余的缺口以后再慢慢筹措也不迟,况且右丞相所呈请的钱粮数目里,有一部分是赏赐给打了胜仗的将士们,不能让将士们寒心呐”赵郡王高睿继续劝说道,语气颇为急切。

高伟心里一惊,这点高伟还没考虑到,可是皇帝说出去的话一言九鼎,刚才说了不要了钱粮,现在又张口说要,皇帝的脸面要还是不要?

就在高伟踌躇不知道如何办时,中书监唐邕上前奏道:“陛下,臣有一策可解陛下烦恼”

高伟一听唐邕有办法眼前一亮,急切地催促道:“爱卿快说,何策可解朕心中烦恼?”

中书监唐邕此时却有些犹豫不决,不过看到高伟急切的眼神,唐邕咬了咬牙立刻跪在地上说道:“陛下,半月前运往晋阳,准备营造晋阳八大殿的钱粮数目巨大,如移作军用,可解陛下心中烦恼”

高伟一听心中高兴了起来,追问道:“爱卿,现在运往右丞相处,可来得及?”

听陛下语气里没有生气的意思,中书监唐邕回答道:“陛下,只需一纸诏令便可重新起运,让沿途郡县护送即可,只是晋阳八大殿的修建估计要延迟到明年开春进行”

“依唐邕卿家所言,押往晋阳修建八大殿的钱粮布帛,转运到右丞相斛律光处,具体交接事宜由新任尚书左仆射唐邕具体负责,如有人胆敢趁机贪墨这笔军需,朕定将其扒皮充草,以儆效尤”

高伟带着威胁的话语,让满殿朝臣胆战心惊,高家子孙整天没事琢磨杀人的方法,现在又多了一条更狠的,扒皮充草想想都让人头皮发麻。

诸位大臣中,唯一感到高兴的是身份转变的中书监唐邕,高伟一句话就被擢升为尚书左仆射,算是顶了和士开朝中的位置。

“谢陛下隆恩,臣定当鞠躬尽瘁,拼死一报陛下厚恩”新任尚书仆射唐邕神情激动道,入了尚书省当丞相就有望了,虽然前面还有尚书令赵彦深,但是赵彦深年纪大了还能当几年。

虽然中书监和尚书左仆射官品相当,但是尚书省历来是朝廷权利的枢纽,中书省虽然明面上被设来分尚书省之权,但是跟尚书省比较起来,大体属于清水衙门。

高伟把唐邕提拔的用意,就是想在尚书省插进一颗属于自己的钉子,尚书令赵彦深城府太深,高伟现在还搞不清楚,这个赵彦深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

“祠部尚书,除了一些马上或已经竣工的殿宇外,从今天起无限期停止再建新的行宫大殿,筹集所得钱粮全部存入国库,受度支尚书保管,尚书左仆射唐邕监督”高伟严声命令道。

或许因为唐邕屡次被高伟看重,尚书令赵彦深此时斜眼注视一会儿略显兴奋的唐邕,转头对上高伟的眼神时,高伟在赵彦深的眼神中读出了一丝无奈的味道,或许在夹杂着一些悲凉。

见到诸位臣子都不反对以后,高伟觉得这次朝会开的成果斐然,既干掉了淫乱宫闱的和士开,又免去了大将军高阿那肱,还趁机打压了胡太后一派,解决了斛律光筑城所需的钱粮问题。

因为干的事情太多了,高伟有些心中不稳,老子《道德经》云: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理大国应该象烹小鱼一样小心、动作轻柔。

高伟此时总觉得差点什么,觉得还有注意不到的地方,到底是什么地方?高伟一时之间还想不到,总觉得下朝后得找个没人的地方,慢慢思量一番,算得上查漏补缺吧。

接着高伟站了起来,诸位朝臣以为陛下要宣布退朝,正准备躬身行礼时,一声惊雷彻底引爆了整个朝堂。(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