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看书 > 都市 > 末日游戏幸运无敌最新章节列表 > 第168章 归途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第168章 归途

在印堵的计划出人意料的简单,归途也很简单,直接被系统传送回了羊城的别墅中。

杨阳一行五人消失之后,周围的变异兽显然松了一口气。

“哞--”“咩--”“哼--”猪牛羊等变异兽同时仰天长啸,然后冲向了丧尸。看似没什么变化,但实际上变化巨大。

因为三哥独特的地域文化,土地上随处可见悠闲散步的动物,俨然是动物的天堂。对动物来说,这里是自由平等的国土,偶尔从三哥手中抢些食物都不是事儿。三哥与动物和平相处,这些动物几乎不会主动攻击三哥。

这样优良的文化传统在末日中得到发扬光大,末日中,大部分变成了丧尸,三哥忙着逃命,更没时间管理这些动物。

同时,在系统的限制下,动物(变异兽)和丧尸和平共处,大部分变异兽悠闲地生活着,每天晒晒太阳吃吃草,生活十分惬意。除非它们的统领下令,或者某些变异兽脑子抽了,否则它们不会主动攻击三哥和丧尸,即使是三哥和丧尸从它们眼前走过。

在变异兽眼中,无论是三哥还是丧尸都无关紧要,都没有眼前一颗草重要。不过有了白雪的那句‘三哥不是好人’,情况就变了。

“他们不是好人?肯定要和我们抢食物,甚至还想杀了我们,把我们当食物。”那些已经埋藏在深处的画面不断涌现。同伴被杀,血被制成豆腐,肉被制成肉干、香肠,骨头被熬汤,就连都被制成了肠衣。

变异兽虽然智商不低,但刚开启智慧没多久,就像一个人脑子迷糊了几十年,突然开窍了,想到的问题肯定是‘我是谁?我在哪儿?要去哪儿?’变异兽有些不一样,它们按照自己的本能悠闲地吃着草晒着太阳,直到白雪那一句‘三哥不是好人’的引导,以前同伴的点点滴滴在脑海中浮现。

至此,变异兽对三哥态度只有三个词--夺妻之痛,杀父之仇,亡国之恨。

当然,也只限于德力门周围的变异兽。这也是杨阳思考之后选择的搞事范围。

如果花些时间,让整个印堵的变异兽对三哥充满敌意,三哥可能一两天就完了,印堵区也就亡了,变异兽有着白雪的限制,不会对华夏构成威胁,但数量庞大,大约1亿的丧尸很有可能在系统的引导下攻击华夏,那不是杨阳想看到的。

而且,如果让白雪引导全印堵的变异兽,可能还没引导完,就会被系统制裁。

给三哥找麻烦,几千只变异兽虽然少,但也够三哥喝一壶,而且猴子等变异兽武力至上,说不定猴群还会扩大。

具体如何,已经和杨阳没关系了。

......

回到别墅,天已经黑了,别墅外有野猪统领看门,不担心担心安全问题。

别墅中,杨阳五人讨论着接下来的行动计划。

“我和我姐准备回江城,你们呢?”

这个问题问和不问没多大区别,因为答案很容易猜到。

龙静想离开这个让人痛心的地方,却不知道去哪儿,很快就同意和杨阳等人一起去江城。

艾雨迷迷糊糊地,连自己的规划都没有,杨阳曾经问过她,有什么目标,艾雨的回答让杨阳很诧异,但又在很符合她的性格,艾雨说‘我想去盗墓,盗那些曾经在华夏抢过东西的郭家的墓。’

荆轲比较特殊,他肯定有自己的想法,杨阳不想去猜,也不想擅自替他做打算,所以才有了这次讨论。

结果在杨阳的预料之中,荆轲和杨阳他们一起去江城。毕竟是两千多年前的人,在日新月异的华夏,除了秦始皇陵中那群人,几乎找不到熟人了,荆轲选择和杨阳一起去江城也在意料之中。不过其中有一个比较特别的原因,艾雨跟着杨阳,荆轲想看到艾雨把那些墓葬都盗了。

......

第二天清晨。

还是来时的那条路,只不过人多了。来时一人一马,归途却是一大批人。

杨阳抱着姐姐大人骑着小白走在队伍最前方,身后跟着一群山羊,山羊上分别坐着艾雨、荆轲、龙静以及十几位老人,队伍的后方是野猪统领和它的兄弟姐妹。

和数百只野猪相比,山羊数量不多,只有二十只,这些山羊都是野猪统领带着手下抢回来的。

因为人比较多,小白和小羽又十分傲娇,不让其他人骑乘。十几位老人又不会开摩托,加上野猪背上有尖刺般的鬃毛,不适合骑乘,所以杨阳让野猪统领去抓了一群山羊,用来当坐骑。

在数量庞大的野猪面前,这二十只山羊一点反抗之心都没有,仅仅是野猪统领一声猪叫,就让它们瑟瑟发抖。

一百多头野猪外加几十只山羊,组成了绵延五百米的队伍。山羊和野猪都是两头并列一行,一列大概有70头,但架不住它们身体长,普通的变异野猪从头到尾足有四米五长,更不用说那些体型更大的野猪了。

骑着小白,杨阳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

这种预感是什么,他知道,从离开江城的时候,他就知道,只是当时并没有去想这个问题,或者说,其实是在变相的逃避。

这个预感就是精灵城外的地下仓库,也就是杨阳之前的家被人占了,被谁占的,杨阳大致也有猜测,就是当初那几个局长副局长之类的人。

当时他们只是想拉人,顺带蹭了顿饭,杨阳也没将他们放在心上,准确地说,杨阳不想和他们这些人有任何交集。

军人,杨阳愿意和他们交流沟通,并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只因为他们是华夏的军人,一群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灾难事故都冲在第一线的人。

至于那些局长、副局之类的人,杨阳连交集都不想与他们产生。

杨阳对局长之类的人印象很差,其中的原因还要从他11岁说起。

11岁,六年级的暑假,那时村头王大爷家建房子。

王大爷一家五口住着老宅,三间平房,三十年的老房子了,冬天漏风夏天漏雨,横梁都有些弯曲。

刚好王大爷的儿子打工挣了些钱,再和亲戚借一些,凑了些钱准备建房子。

建房子,先打报告,从村里层层上报到城建局,据说花了两个月。

好不容易开工了,没两天,城建局来人了,开着车。说是来查看是否违建,隔三差五就来一次。

老实巴交的农村人哪见过这种架势,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最后还是村长见识广,暗示原因。

买了四条黄鹤楼,包了两千红包,就再也没见过这辆车。

据城建局的人说,之所以查这么严,是因为村子要拆迁。但究竟如何,谁知道呢?

过了几年,村子是要拆迁了,但因为补偿的问题,村民们拒绝拆迁。事情本因村民拒绝拆迁而告终,但并不是这样,村子遭到了强拆,反抗中,十几位村民受伤,杨阳的爷爷也重伤住进了医院。

当武力冲突结束后,因路途遥远,巡捕姗姗来迟,简单记录之后就离开了。

其中到底如何,杨阳不想知道,也不想猜,他只知道,从那以后,避开那些人。

‘不要以偏概全’,‘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加上自古‘民不与官斗’,这些话杨阳都知道,但并不妨碍他自己的判断。

将自己的想法和荆轲说了下,杨阳想听一下荆轲的意见,毕竟有着千年的历史知识,又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应该能给出很多建议。

荆轲思考之后,说了个生活小常识:“大米时间放久了,难免会生米虫,将米虫清洗干净,大米还是能吃的。当然,吃大米还是吃面条,或者吃馒头都可以,都是华夏的主食。”

杨阳笑了笑,没说话,安心赶路。(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