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看书 > 次元 > 带着空间闯美国最新章节列表 > 000017 小姨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000017 小姨

肖逸飞的老家在长江边的皖徽省宜城松滋县。从江宁回松滋县,要经过皖徽省的省会庐阳市。

身为宜城人,肖逸飞对庐阳挺不待见的,至于原因,就是地域问题了,毕竟庐阳是从宜城手中夺走了皖徽省的省会地位。

皖徽省从历史上看,是个年轻的省份,最初他是属于“江南省”。“江南省”设于1645年(清顺治二年),省府驻地江宁。其前身是明朝的“南直隶省”。1667年,皖徽省正式建立,省名取自宜城府和徽州府的首字。后来简称“皖”,因宜城境内有皖山(天柱山)皖水。

新立的AH,省会城址有四个候选,各有利弊,难以决断,因此清代康熙、雍正二朝,为便总督控驭苏、皖两省财赋和地方政务,AH布政使司仍寄治江宁,宜城府只作巡抚、按察二司驻地。所以,建省后的AH学子参加乡试,都是去江宁赴考。

省会设在江宁,往返办事,毕竟路上要花费不少银子。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的10月6日,乾隆正式批准将AH布政使司迁治宜城府治。宜城正式成为AH省的省会。

AH建省后,沿长江一线及江南的徽州地区是经济发展重心,地域商帮:徽商,在中国商界称雄数百年。AH也一直为全国富硕的省份之一,每年所上缴的赋税额一直可排在全国前十位。作为省会的宜城,更是得到长足发展。

中国第一个近代军事工业企业:宜城军械所在宜城建立,一时间,容闳、徐寿、华衡芳等一流的科技专家们云集于此,制造出了中国自己的第一台蒸汽机和第一艘机动轮船。这事的意义很大,它标志着宜城,乃至于皖徽是整个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开端。

随后,皖徽省的第一座发电厂、第一座自来水厂、第一家电报局、第一部电话、第一条官办公路、第一个飞机场、第一个现代图书馆、第一所大学、第一张报纸。。。都诞生在这里。最突出的是文艺的发展。古皖文化、禅宗文化、戏剧文化和桐城派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众多的艺术家从这里走向全国。

这个时期的宜城,与武昌、江宁并称为“长江三巅之城”。

光绪年间,陈庆同在宜城举办藏书楼演说、创办《AH俗话报》,第一次试举起新文化的旗帜。

陈庆同可不是普通人,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和旗帜,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的先驱,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主义的先行者,党的创始人,早期党的最高领导人。而他就是宜城人。

宜城成为皖徽省会后,后来因为天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省会几经变革,但最后都还是回到了宜城。新中国成立后,宜城远比庐阳发达,皖徽省的首府就变成了庐阳。

说了这么多废话,只是让大家对宜城和庐阳的恩怨有个了解。至于肖逸飞,因为和宜城的交通不太方便,他们宁愿跑到赣江省的浔阳,也不愿跑到更远的宜城去。这些都是肖逸飞从别人口中了解到的情况。

松滋县地处大别山南麓、皖江之首,为皖西南门户,是皖徽文明古老县份之一,是国家优质棉生产基地县,是传统农业大县,是皖徽省水产重点县。听着好像很好,但实际,松滋县却一直是国家级贫困县。

出高速路口,肖逸飞没有回家。现在快下午4点了,肖逸飞来到车管所。

高中同学李勇军见到肖逸飞和他的车不淡定了:“飞哥,你丫发达了,奔驰唯雅诺,上百万的车,你太有钱了吧。”

“少说废话,这些是资料,快给我上牌。完事你慢慢看。”

“放心,拍几张照片就行,其他的我已经搞好了。”

“给我个好号码。”

“哥们办事你放心。”

“放心个屁,你丫只会朝女厕所扔鞭炮。”

“靠,飞哥,咱能不能不提这茬,哥们是结婚了的人。”

“快去吧。”

果然很快,这家伙一会儿就拿着个本子和好牌出来了。号码不错,三下五去二上了牌照,不错,如今咱也是有牌的人了。

李勇军拿着钥匙上去嘚瑟了一圈。

“飞哥,车真不错,空了我借着开两圈。”

“没问题,到时候联系。对了,同学会是初几?”

“屁的同学会,没组织起来,只能咱们几个县城的正月初三聚一聚。”

“好,到时候电话联系。我先回去了。”

“记住,你答应了借车给我啊”

“啰嗦,走了。”

将车停在熟悉的楼下,这是个中国县城中常见的老住宿区。红砖围墙将两栋7层楼房加上4栋层砖房围在当中,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这就是他们的农机厂大院。当初分房的时候,肖逸飞的父亲凭借着资历和学问,在楼房中抢到了一套。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初崭新的楼房如今也显得破败。

打开车门,将黑鼻抱在怀里,黑鼻伸头舔了肖逸飞几下。

“爸,妈,我回来了。”

“小飞,你怎么今天就回来了?”对于肖逸飞的突然袭击,让老妈大吃一惊。

“回来了。”肖逸飞的父亲肖山一副常见的退休老头打扮正在浇花,见到儿子回来也招呼了一声,接着又继续浇花。

“恩,我回来了。”

“小飞,火车不是明天到么?”还是老妈疼儿子。

“这我等会儿再说,免得要说几次。”

跟在肖逸飞后面的黑鼻对着老妈叫了两声,稚嫩的狗吠引起了老妈的注意。

“小飞,你咋养起狗来了,还是个土狗。”

“养着玩呗,它叫黑鼻。”

黑鼻看了几眼老妈,跑到她面前,对着鞋子闻了起来。

老妈蹲下身子,摸了黑鼻几把,黑鼻伸着舌头又舔老妈的手。

“等狗长大了,我看你怎么养。”

“还能怎么养,每天喂饭呗。”

“这孩子。”老妈抱怨了一句,接着风风火火的就开始吩咐起来。

“老头子,给一鸣打电话,我去买些菜。”

老头慢悠悠的放下水壶,摆摆手说道:“知道了。”

老妈念念叨叨的出门买菜去了。

肖山坐到沙发上,慢悠悠的喝了一口茶,又多问了一句:“真没啥事?”

“真没有,等会儿你就知道了。”

老爸逗了两下跑到他面前嗅气味的黑鼻,站起身来说道:

“那好,我去打电话,你自己先休息一下。”

菜市场不远,一会儿老妈就回来了。肖逸飞听着客厅中老爸看电视的动静,厨房中老妈弄出的丁零当啷声,心中很是舒畅,还是自己家好,这么多年在魔都一个人生活,出差国内东奔西跑,还去德国溜达了一圈,才发现还是家里舒服。

门外传来一阵叮叮咚咚的脚步声,还夹杂着嘻嘻哈哈的声音。不用说,两个小魔王来了。

肖逸飞刚刚来到门口,还没来得及开门,就传来了乒乒乓乓的砸门声。

黑鼻立马跑到肖逸飞身后,对着门汪汪直叫。

把门一打开,两个小人就挤进了门,肖逸飞的两条腿立马就被抱住了。

“小姨,小姨。”

“小姨你回来了。”

“小姨我的礼物呢?”

“小狗!”

“好可爱的小狗。”

两小人立马松开肖逸飞的腿去逗小狗。

“小姨,这是给我买的小狗么?”

一连串的叫“小姨”的声音就钻入了耳朵,肖逸飞直听得满脑袋的黑线。没错,这两小魔王叫的就是小姨。

不是说肖逸飞是个女的,也不是侄儿侄女叫错了。本来普通话中孩子应该管爸爸的弟弟叫叔叔,可老家这里叫的是“小伢”。你要是真的读ya这个音到没事,可是他们这里的土话管那个字念yi,就是阿姨的姨的发音。

当然了,这都是老辈人的叫法。这两屁孩子从小就被训练的叫小叔,可是前年开始,他们不知道从哪里听到了这种说法,于是,肖逸飞就悲催的变成了“小姨”。怎么劝说、恐吓都不管用,反正肖逸飞一个大老爷们就变成了个“小姨”,好在肖逸飞已经有了对付他们的办法,也早有准备。

“叫叔叔,不然没礼物。”

听到有礼物,两孩子立马叛变,不逗小狗了,站起来不停的叫着叔叔。

肖逸飞将在魔都买的玩具分给了两个小魔王,小魔王们离开跑去房间了,这下肖逸飞的耳朵清净了,黑鼻也逃脱了魔掌。

哥哥和嫂子喘着气推门走了进来。进门第一句话就是:

“小飞回来了?”

第二句就是:

“哎呀,每回爬这6层楼真累。”

“嫂子,我哥这是运动量偏少,看来你不够努力啊。”

哥哥指着肖逸飞笑,嫂子瞪了搞怪的小叔子一眼,自己去看她的宝贝儿女了。老爸拍了肖逸飞后脑勺一巴掌。

“说啥荤话呢。”

看着跑到脚边的黑鼻,晓逸鸣也很纳闷。

“爸,你们啥时候养的狗?昨儿都没见呢。”

“你弟弟的,我们哪有功夫养狗。”

“小飞,你厉害啊,春运这么挤,你不光人回来,还能弄个小狗回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