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看书 > 古代 > 两世姝最新章节列表 > 第二十九章 花开须折 杨家求亲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第二十九章 花开须折 杨家求亲

姝眉带着她的“饮料”和“水果”们回繁花坞。

一路上越走越心虚:人家《红楼梦》里丫头们的名字,晴雯啊,麝月呀,多美多富有诗意,到她这儿就都成入口的了。

起名废也就算了,还暴露了自己的吃货本质。

唉!好歹博美人娘一笑,也算有所得了。

讪讪的回到自己屋子,姝眉又看了看自己新添的两个“水果”——甜橙和香苹。

再看看原有的雪碧和可乐。

破罐子破摔的想:算了!前世自己就是一伪文艺女青年,今生还是保持英雄本色吧!

人多了首先就得分好工,麦香不用说是总管,院里每天的事大都由她分派。

可乐主要管钗环首饰及外事,

雪碧针线好,粗通文墨,主要管衣物书房和守屋,

甜橙和香苹一个讨喜一个清秀,都才9岁,先跟着麦香她们学规矩,学手艺,平时洒扫或打下手。

还有三个婆子负责院里的粗活。

分派完,姝眉停顿了下,不紧不慢的喝了口茶,淡淡扫了众人一眼然后才说:“院里的规矩一会由麦香跟你们说,礼仪等曹姑姑回来和她学。我只说我的最忌讳,嚼舌头和心大是我最不能忍。嚼舌头是乱家的根本,心大更是要不得,否则既失了守本份的福,又要受不守规矩的罪。谁一旦触了这底线,到时候可别怪我不留情面。”

等观察众人反应后,示意麦香,剩下的由她来说。

麦香先对姝眉行了个礼,再站到众人前,清清嗓子:“既然姑娘有话,我就托个大。咱们周家的主子们都一向仁厚,咱们姑娘更是个省事好相处的。可咱们也不能仗着主子仁慈就失了规矩,忘了本份,要知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姝眉笑眯眯听着麦香巴拉巴拉,简明扼要,一点不拖泥带水的说着规矩惩处。

不愧是看着姝眉长大,随她走南闯北,一起遇难脱险过的。

麦香完全领悟姝眉对内宅管理简单粗暴的精髓。

麦香讲完后,马上就给各人安排了活计。

姝眉打发她们下去,只留下麦香,问起曹姑姑的事。

曹姑姑正在休婚假,而她和周大顺的亲事,这段时间一直是周家的头条。

谁也没想到这两个八竿子打不上的人居然成了亲。

这事还是得从周大顺说起。

他虽然是年少从军,却是通文墨的。

这得益于与他那落魄秀才家出来的娘亲。

要不是他双亲都去的早,没准他就从科举了。

正因如此,他一直坚持要讨个识文断字的娘子。

所以虽然他没受伤前在军队混的风生水起,却一直没随便找个婆娘传宗接代。

后来因伤退伍,在周家守门,也是小有家私的。

所以就算他有眼伤,找个乡下姑娘也是容易的很。

他却也一直宁可单着,久了也没啥想法了。

本来他对曹姑姑是不敢肖想的。

可是挡不住月老的牵线。

先前在南迁路上遇险,曹姑姑友情救护,让他的光棍心春意萌动。

原也不过暗地动动心眼儿,不成想机会很快又来了。

曹姑姑因为早年辛苦,做绣活太多,眼神不好。

随姝眉在温泉庄子消遣时,山路湿滑一个不小心摔了一跤,把手肘摔脱臼了。

庄子里请医问药不太方便,伤势又不能拖,权宜之计就让现任庄头周大顺救急。

曾经上过战场的他,处理这些小伤不要太轻松。

这样一来周大顺的脱单勇气巨增,咱不是挟恩图报的人,可毕竟也算有了近乎肌肤之亲了不是?

咱周大顺是相当负责任的人。

于是趁曹姑姑留在庄子养伤之际,他借庄头职位之便,以公谋私,向曹姑姑吹起了进攻的冲锋号。

谁知任他有千条妙计,曹姑姑只一句:“姑娘说过要给我养老,我要一辈子跟着姑娘。”

就把他挡了回去。

任他说:咱俩可以一块跟着姑娘啊!再说咱俩合作养老,还减轻姑娘的负担呢。

曹姑姑就是坚持那一句绝招儿。

一直到曹姑姑伤好回城,周大顺攻堡垒也未成功。

但他在战场攻城掠地从不含糊,此时更不可能轻易认输。

于是他尾随回到京城周府。

先找到周三爷,请求辞去庄头之职,再回周府守大门。

不明就里的三爷哪里会肯。

不说庄子交给周大顺最放心,就说现在让他看门也太屈才了。

可搁不住人周大顺自己非常坚持。

他不是卖身的家仆,周家也没拿他当下人。

所以他死活不回庄子,三爷也没法。

于是他那段时间不是死赖在周家门房盯着,就是活缠着周来,让他通过他媳妇麦香拐弯打听曹姑姑。

周来这个憋屈啊。

媳妇白天大都在姑娘跟前,晚上小两口才相聚。

这时周大顺来了。

非要和他喝几盅,一回不行,还天天来,喝上酒就叨叨他都四十多了还没娶上媳妇。

以前在老宅那么多年你都干嘛去了?

不知道打扰夫妻恩爱是要遭雷劈的吗?

可都是一起患过难的,还是老大哥,周来还不敢表示嫌弃。

后来终于掏出了他此举的实底儿,也顾不得八卦二人配不配的问题,赶紧把这个电灯泡推出去才是正经。

麦香托着自己惊掉的下巴,又来惊得姝眉张大嘴巴。

姝眉倒是没惊到掉下巴的程度,因为在那次遇险时她就觉出二人之间有点猫腻。

再说她故有的理念也不觉得二人成亲有多离谱。

她和麦香此时才大悟:怪不得曹姑姑从庄子上回来后,就有点心不在焉,没事就躲在自己屋子不出来,也不知道整天想什么?

原来是……嗷!

姝眉喜得眉开眼笑。

虽然她说过要给曹姑姑养老,可曹姑姑还不到40岁,又是那么优秀的一个女子,真要孤单的过这一辈子也太可惜了。

现在好了,周大顺有能耐有担当,关键还有情有义,两人又都是正当壮年,结伴同行余生,多好。

麦香对姝眉的话表示不乐观。

她怕曹姑姑规矩严森心防难解。

姝眉歪头琢磨了一会儿,招麦香近前,对她细细耳语一番。

麦香含笑不住点头。

回头麦香就去找曹姑姑,单独和她聊聊天。

只是无论从年龄还是身份,她都不适合和曹姑姑直说。

所以迂回聊,说是她当家的周来最近愁得很,也不知道最近大顺哥咋了,这么多年宁缺毋滥(对!姑娘教的就是这个词),放着好好的庄头不当,非得回来守大门,说是要在城里找媳妇。

说到这儿麦香停顿一下,笑眯眯看着曹姑姑,

只见她先是眼神一闪,又有点不自然的避开麦香的眼神。

麦香心道:按姑娘说的,这就是有门!

于是她又接着夸了不少周大顺的优点,看曹姑姑既无反感,也没按规矩阻止,心里越发有了底儿。

就接着说:“周大哥有千般好,只一点不好,眼界太高,说什么普通的识文断字都不要,还非得是琴棋书画,礼仪规矩都极好的。姑姑!你说凭他的条件,他这不是异想天开么?哪有这么好的女子能看上他的?他这是真的想成亲,还是想打一辈子光棍?”

这时曹姑姑的脸上已经有点羞慌了,可麦香还故作不明的眼巴巴等她解惑。

曹姑姑嘴唇动了几下,终究还是没说出口。

麦香又恍然似的:“姑姑!他提的这些条件,您都符合呢!周大哥难道看上的是……?”

曹姑姑大窘,想嗔怒又不知怎么说不出口。

麦香也不逼她,又说:“您别怪我没规矩,我实在不明白,也拐弯问过姑娘,姑娘说每个人心里都开着花,还说了一句诗,好像是: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她的这席话,曹姑姑听痴了,眼神直直的,都不知麦香什么时候离开的。

有了周来的传话,周大顺请三爷代向三奶奶求恳,并请她做大媒。

三爷夫妇自是欣然应允。

一来二去,两人的好事就成了。

成亲那天周大顺像捡了狗头金一样的傻笑脸,让周家上下笑话了他足足有小半年。

…………

周家大爷周纪春很纠结,这段时间他的老上司定安伯每到他休沐日必找他喝酒,酒桌上翻来倒去夸孙子。

拒绝吧,人家那是长官,请你喝酒还拒绝,确实不合适。

不拒绝吧,他所求之事自己也做不了主。

再说好不容易到了休沐,还想和自己的宝贝儿子多玩玩呢,小五正是最软萌可爱的时候,比定安伯那张老脸简直可爱万倍。

三爷最近也有点纠结,陈峰一到休沐日就邀请他喝酒。

幸亏他是个清水衙门的七品小官,否则和陈峰这个皇帝近卫头领这么频繁接触,怕是有巴结和结党之嫌。

酒桌上他话里话外那意思,三爷心知肚明。

何况从次子的家书中也得知,杨毅那小子确实挺能耐,可谓前程似锦。

可是媳妇说……闺女那儿……得再琢磨琢磨。

陈峰见他有些动摇了,就再接再厉,用上外甥在信里教他的绝招。

大概意思就是说杨毅因为与周霆交情甚密,深知周府夫妻和美,家人和睦,没有乱七八糟的事,极是幸福美满。

他极为羡慕并极为向往,将来定然效仿三爷您的为家之道等等。

还故作不经意的透露自己外甥一直洁身自好,还是纯洁的呢。

这席话可真搔到了三爷的痒处。

他最担心的就是宝贝闺女受三妻四妾的委屈。

虽然他和三个儿子将来都会给女儿撑腰,可内宅夫妻之事可不能只靠压制。

发自内心的一心一意才是真的幸福。

三爷动了心,回家得跟媳妇商量一下,是不是重新考虑杨毅,毕竟那孩子各方面都不错,还难得有这份心思。

虽然现在说得到,将来未必完全做得到,至少比没想过或连说都不会说的强。

忽悠有效的陈峰其实更纠结。

眼看就要过大年,翻年侄女陈小莲就十四,外甥杨毅也十八了。

娘亲和姐姐想定下她和外甥亲事的心越发急迫。

等姐姐和她府里真正能做主的公爹定安伯含蓄提起时,却立即遭到反对。

还说他已经看好了人家,就等过年定下来呢。

至于是哪家姑娘,定下来时再说。

可把他姐和他娘急得不行。

到底是哪家姑娘居然敢抢他家的内定?!

侄女听说更是差点没绝食。

陈峰心里苦啊,有苦(鬼)还说不出啊。

不仅不能说,背地里还得帮外甥拆娘亲和姐姐的台。

想到将来事发,陈峰就眼前黑啊。

其实有人比他们更更纠结,几乎是抓狂。

那就是李佑熙。

小丫头到京城已经三个多月,几乎近在咫尺,硬是一回没见过。

不说小丫头深入简出。

就他也实在脱不开身,开始是皇帝老爹太黏手。

后来也不知四皇兄从哪里请来的道士,据说神通广大,能做法与故人通灵。

父皇居然痴迷其中,时常不理朝政,沉迷于研究通灵,以图早日和逝去的爱妻通灵。

太子哥哥劝谏得多了,他还恼火了,甚至斥责他不孝,不想让他见爱妻云云。

加上四、五两位皇兄的拨火,父皇居然还把一部分国事分给了几个皇子,而不是像以前一样都托付给太子。

怕父皇被人离间了和太子的关系。

他不得不主动跟在父皇身边,以免他万一犯糊涂做错事。

结果还是出了纰漏。

先皇后忌日快到,李佑熙和太子去庙里送亲手为母后抄写的经书。

趁二人不在,朝堂上贵妃之子四皇子趁皇上心神恍惚,提出北疆统帅因重伤不能指挥,一直由副统代理。

虽然目前战局稍稳,但是却迟迟未能收复所有失地,大抵是指挥不利。

朝廷应该另外委派大统帅。

皇上也没深思就准了,还同意了四皇子推荐的人。

只因他夸下海口,上任后立即打下大同,做不久后的春节献礼奉给皇上。

等太子得知赶回来,急忙进言,被推荐的贾勇此人很是刚愎自用,用兵也有些纸上谈兵,没参加过大战役,要不是世袭,哪里够品级统领北疆雄兵?

他若为帅,恐对北疆刚刚稳住的局势不利。

他刚说完,一直跟在皇帝身边的四皇子就阴阳怪气的:

“太子不就是想用自己人吗?谁不知道那个代职的副统领赵云飞是你的人?按说都是父皇的臣子,父皇想用谁就用谁呗!”

太子,皇上齐齐变了脸色。

没等太子开口,皇帝沉着脸斥了四皇子一句后,一槌定音:这事就这么定了,你们都回去干好好自己的本职吧!

不仅太子,连朝中很多有识之人也都觉得用贾勇统军不妥。

可惜皇上一意孤行,不再理会众人进言。

看着太子哥哥忧心忡忡,李佑熙更是心绪难安,再加上一直没见到心心念念的小丫头,他这个暴躁啊!

纠结可能是一种传染病,那么多人不约而同的纠结,姝眉也纠结了。

三爷回家和媳妇又进行了思想汇报,和对杨毅的态度转变。

唯一担心宝贝闺女的态度。

王氏原就对杨毅不反感,最近大嫂来消息,说大伯子被定安伯围追堵截的事,让她觉得杨家还是挺有诚意的。

虽然杨毅爹不靠谱,杨毅祖父却是个明白人。

这回加上三爷回来转述杨毅的表忠心。

王氏心里更熨贴了。

至于三爷的担心,王氏倒觉得不算大事,闺女还没开窍,开窍时也不能自己挑,听父母的就没错了。

唯一的不足就是杨毅现在在打仗。

不过听夫君说看局势估计北疆的战事也紧接了尾声,不如等彻底结束再议亲。

那时周霆也有了时间议亲,不至于有越过哥哥先给妹妹定的尴尬和不妥。

于是王氏把自己的想法和三爷说了。

三爷当然觉这样最好。

第二天夫妻分别行动,暗里明里透露杨家:亲事可以考虑,只是需等战争结束,再放到桌面来谈。

毕竟她上面还有个哥哥,越过去不妥。

消息很快传到定安伯,陈峰和杨毅那里。

前两人总算松了口气。

杨毅更多了十分欢喜。

一高兴又把鞑靼人狠狠收拾了一顿,做庆贺。

消息也一样传到姝眉耳朵里。内奸就是霁哥儿。

那天三爷夫妻商量事,忘了里间还有个人,就是好不容易熬到书院休沐回家的霁哥儿。

他和王氏撒娇非得跟爹娘睡一晚上。

结果就截获了这个情报。

这个情报让霁哥儿挺不开心,三个堂姐陆续嫁或将嫁人,让他知道嫁了人的姐姐就是别人家的人。

所以他不高兴了,他可不舍得姐姐出嫁。

回头就向姝眉告了密。

于是姝眉也纠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