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看书 > 穿越 > 大明由我而校最新章节列表 > 第0019章 登万岁山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第0019章 登万岁山

皇帝与左庶子谈国事谈到傍晚,君臣二人在中极殿一起用晚膳。

因为还在国丧期间,朱由校和孙承宗吃的都是素菜,面前都摆着四菜一汤:一盘油焖香葱白豆腐,一盘红椒炒玉兰片,一盘茭瓜丝加捆鸡条,一盘炒娃娃菜,外加金针木耳蘑菇汤。红白青翠、飘香喷辣地摆在桌上。然后宦官又端来两碗晶莹的大米饭。

两人真是饿了,风卷残云地把饭吃完。

“这个孙先生啊,朕还有一个疑问,这个蒙古人在正统年间乃至后来的嘉靖年间都是我大明的祸患,他们经常越过边墙侵入内地掳掠财富和人口。这可不是你所说的顺风仗。”

“回陛下,这是因为九边的防御长城在正统年间并没有建立起来。在前线的大城池和小堡垒之间没有墩台、关隘和边墙等军事纽扣连接。比如说,大同镇地形以平原居多,如果要经略北方边境,自然要修建大量墩台,用于防守和传递情报。宣府镇则相反,山川险境居多,平原较少,所以主要在山川险境地段修建关隘,或堵塞山路来达到阻击蒙古铁骑的目的。但事实上,正统年间宣府的墩台非常少,当蒙古大军入境的时候,前线的城池很难传达给后方。英宗就是在不知敌情的情况下贸然出击。”

“那后来建筑墩台有效果吗?”

“回陛下,墩台非常有效。成化年间兵部尚书余子俊在延绥大修墩台,蒙古军十余年不敢进犯延绥。我大明儒将王越也是在这个时候打了著名的大捷红盐池之战,总计生擒、斩首三百五十五人。发挥作用的不仅仅是墩台。长城是由军堡、墩台、关隘、边墙共同组成的。长城防线在嘉靖年间彻底建成。在后来的戚继光等名将的驻守下让蒙古人再不能成为大患。”

“这红盐池大胜,斩首数量不多啊。”

“回陛下,我朝军功制度严苛。为了防止将领夸大战功,明军在战斗后以割取的敌军首级为凭据,向兵部讨取赏银或获得升迁。首级审核由兵部与巡按御史两个部门严格把关。但是,蒙古人素以拖回同伴尸体为战场首功,这是游牧民族的传统,他们规定谁带回战死者的尸体,谁就可以分享死者的全部财产。因此,如果明军在一战中斩首数百级,那么蒙古可能付出了十余倍甚至更多的死伤。”

“原来是这样,朕孤陋寡闻了。那你对辽东的局势怎么看?”

“回陛下,微臣在战局的千里之外,说不出具体局势的。陛下的这个问题应该问辽东经略熊廷弼。不过熊经略现在力主防守,他要求以十八万明军分兵把守城池,先整顿全军,然后等待时机收复失地。这场战争必然打得旷日持久,一定会消耗大量的钱粮,户部要能顶得住压力。除此之外,还会有别的问题。”

“什么问题?孙先生直言。”

“但凡用兵,客兵利速战、主兵利久守。熊廷弼用的客兵十多万,战不能,久戍则坐困。师老财匮,事久容易生变呀!”

“那熊廷弼为什么不用辽东当地兵呢?”

“两方面原因吧,一方面后金的探子太多,另一方面辽东卫所的主力军在萨尔浒中折损了不少。对付东虏这样的数万精锐之师,刚进入军营的新兵是根本挡不住的。”

“孙先生,朕问你一个问题吧。假如,朕是说假如,辽沈二城的大片地区被鞑子攻下,广宁也被鞑子攻下,在山海关外只剩下宁远一座城池。这时候我大明还有没有可能收复辽东?”

“如果事情真的发展到这一地步的话,收复辽东可说是极难,几乎没有可能。”

“为什么?”

“因为山海关外,只剩下宁远城,也就是说只剩下辽西走廊的话。辽西走廊自从我大明建国以来,就一直受蒙古骑兵的骚扰,仅靠辽西走廊很难阻拦后金与蒙古联合,他们有一起发兵进攻京师的可能。现在京营的兵马羸弱不堪,根本抵挡不住敌人的铁骑。在这样的条件下,防御后金是可以奋力做到的,进取几乎不能成功。”

“不是还有边军守卫北京吗?”

“边军抽调了相当一部分兵力到辽东了。抵御蒙古没有大问题,抵御女真可就不行了。”

“那直接放弃宁远,直接退守山海关如何?”

“此举万万不可,山海关固若金汤,不代表蓟镇昌平沿边关隘都是如此。只要守住宁远,后金要么死磕辽镇的城堡,要么绕道千把里。丢掉宁远以后呢,界岭口、桃林口、冷口、青山口、喜峰口、潘家口、龙井关、罗文峪、大安口、黄崖关、黄松峪、墙子岭、古北口、白马关、石塘岭、慕田峪,后金直接入关攻打北京。”

朱由校与孙承宗长谈至深夜才结束。

九月初十日,皇帝在乾清宫暖阁见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

“王安,拜见万岁爷。”

“平身吧,朕想让孙承宗当内阁首辅,你给我想一个名正言顺的办法。”

王安一脑袋浆糊,心思着这皇帝做事天马行空,没有一点让人可以琢磨的地方。

“回万岁爷,您只要下一道中旨就能罢免方从哲,继而封孙承宗为内阁首辅。”

“朕知道,朕要的是顺水推舟、名正言顺。”

“那就先让一位老臣推荐孙承宗入阁。重开经筵,让孙承宗做陛下您的讲师。然后再把方从哲罢免,叫一位老臣上疏请陛下您任孙承宗为内阁首辅。这个程序对文武百官们来说比较容易接受。”

“行吧,你给我物色几个老臣当推荐人,他们的材料我今晚就要看到。”

“是,万岁爷,按照宫里的规矩,皇上每年秋高气爽的时节,都愿意去万岁山登高望远。万岁爷,你去不去万岁山观景啊!”

“好,明日朕上午去登万岁山看景。”

王安这就下令吩咐下去,让宦官们把山路仔细打扫。山上的寿皇殿和观德殿,因为神宗数载没去过,藻井和画梁上难免会有灰尘、雀粪等不洁之物,

这也须打扫干净。

九月十一日,上午,皇帝登万岁山。

在紫禁城的北面,有一座后山,明代称万岁山。山的东麓,宽阔多树,林木蓊郁,绿草茸茵,鹤鹿成群,是射箭的场所。这里有观德殿,是皇帝观射的殿堂。山的北麓,有一片果园,称北果园。园中多种奇果,又称百果园。在茂密林森和荫翳果树中,掩映着一座殿宇,这就是寿皇殿。

朱由校从北面的玄武门出紫禁城登万岁山。王安给他准备了一架御辇,由几个年轻力壮的宦官抬着天子上山。皇帝摆了摆手,说道:“朕正是少年之际,这御辇还是等朕七老八十的时候在用吧。”

皇帝沿着新铺了薄薄黄沙的土磴道登山,一路欣赏山景,直到中间的最高处休息。

山上没有亭子,中间最高处有石刻御座,两株松树在高处虬枝覆盖,避免太阳照射。今天石座上铺有黄缎绣龙褥子。但是朱由校没有坐下,立在石座前边,纵目南望,眼光越过玄武门、钦安殿、坤宁宫、交泰殿、乾清宫、中极殿、皇极殿、午门、端门、承天门、大明门、正阳门、直到很远的永定门,南北是一条笔直的线。

紫禁城内全是黄色的琉璃瓦,在太阳下闪着金光。正阳门外,人烟稠密,沿大街两旁全是商肆。他登极以来,还没出过紫禁城,如今这繁华的皇都景色,使他很想出去看看。

朱由校转过头来往正北看,越过民居,越过城墙,他只见重山叠嶂,自西向东,苍苍茫茫,宛如巨龙。

跟着侍奉皇帝的太监有二十多人,他们带来的声响使万岁山树林中的梅花鹿有的惊窜,有的侧首下望,而一群白鹤从树枝上款款起飞,从晴空落下嘹亮叫声,向琼华岛方向飞去。

“皇爷,观德殿菊花正开,恭请御驾赏玩。”魏进忠躬身问道。

“好,去观德殿看看吧。”

在观德殿,皇帝对此时正在盛开的花卉不感兴趣,他看到许多射箭的靶子。

在前世,穿越者从来没玩过弓箭,在这个火器尚未取代冷兵器的时代,他想试试。

“魏进忠,你去给朕找一副弓箭来,朕要练练射箭。”

“是,万岁爷。”不多时,魏进忠找了一张弓,和一个装满了羽箭的箭囊来。

“你们太监里有谁会射箭吗?”皇帝询问着他面前的几十个太监。

太监们面面相觑,只有魏进忠回话:“陛下,老奴学过射箭。”

“你露一手给朕瞧瞧。”

魏进忠站在距离靶子十丈的位置上,他张弓搭箭,四平架势立定,下颌垂直,身子端正,眼睛并不看弓,只看前方的靶子,突然间,前手如推泰山,后手如捋虎尾,两手同时用力,将弓拉如满月,只听弓弦一响,那箭已经嗖地飞出,迅猛异常,正中靶心。

“好!”皇帝带头喝彩,“来,你来教教朕怎么射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