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看书 > 都市 > 爱自有天意最新章节列表 > (4)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4)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下来的时候十七个志愿者都已经精神抖擞的集合在村口的大槐树下,然后顺着村里的那条主干道开始晨跑,昨晚吃饭的时候村长说这条路是直通学校的,看到张姝华容光焕发的样子王昊宇悬了半晚上的心才放下来了。虽然是盛夏,但大山里清晨的太阳却一点也不毒,和煦的如同春天;徐徐的山风吹在裸露的肌肤上就如同母亲的手抚摩着一样;路边植物的叶子绿的发亮,就像是用水洗过一样,那绿意仿佛要流下来似得;那些不知名的鸟儿好像要看个看究竟,绕着晨跑的志愿者飞来飞去,还一边发出银铃般清脆的歌声;勤劳的庄稼人已经下地了,看到这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年也纷纷停下手中的活一边看一边评论着。

大概跑了有三里多的路程就看到落羽村小学了,大家停在学校门口面向太阳升起的地方站定,然后一起朗诵梁启超先生《少年中国说》中的节选部分:

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朗诵的声音在山谷间久久传荡,这一帮青年的内心也掀起了万丈波澜,虽然在之前的志愿者选拔过程中就有晨跑和晨读这一项内容,读的也是这段文章,但当时基本上是以应付的心态去走那些程序的,当今日真真正正以志愿者的身份,在这一块他们将履行志愿者职责和践行志愿精神的土地上来朗诵这段文章的时候,每个人都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被文章感动,被自己感动,也被彼此感动。

大家都面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心无旁骛地朗诵着,谁也没有注意到陈校长是何时站到他们身后的,也没有人注意到深受感染的杨校长是和他们一起朗诵的,一直到朗诵结束后郑瑜走出队列面向大家讲话的时候才看到杨校长。郑瑜赶紧走到杨校长跟前跟他握手问好,这时大家才知道身后多了个人,也都纷纷和杨校长问好。杨校长一脸憨厚地说:“我过来把学校的钥匙给你们,再就是过来看看你们需要啥或者有啥不适应的,在没啥事,你们快忙你们的,不用管我。”他一边说一边一边把一串贴着标签的钥匙给郑瑜,然后向往学校里边走去,这时大家才发现学校大门已经开了,大家也都跟在杨校长后边进了校园。

校园规模不大,但很整洁,大门是两扇钢筋结构的栅栏式的,一进门是一条宽约三米,用转铺的走廊,走廊两边长着两排郁郁葱葱的冬青树,左边的冬青树后边有一排砖瓦结构的房子,杨校长说那排房子总共四间,三间是老师的办公室兼宿舍,另一间是厨房,老师们都是本村的,基本上都不住校,上完课就回家了,那宿舍一直都空着。正对大门的一排房子是教室,总共是六间房,也是砖瓦结构的。房子看起来有些年代了,因为用的还是那种老式的青砖蓝瓦,房顶上长着一层厚厚的苔藓。操场在教室后边,大概有一亩多地,说是操场其实也就是一块打谷场而已。

看完学校布局,郑瑜让大家都去吃饭,他和杨校长再了解一下学校的情况,所有人吃完饭七点四十到学校,因为杨校长说陈村长已经用广播给村里都通知过了,所以不用再宣传招生,按照之前的安排直接上课就行了。

志愿者们急匆匆赶回自己所在的老乡家里吃过饭就赶紧往学校走,紧赶慢赶的跑到学校已经七点四十多了,学生们在杨校长的安排下都已经坐到教室了。稍微缓了一下就按课程表的安排有课的人就去上课了,好在讲义都是在走之前准备好了的,可以直接拿来用。

王昊宇第一节课是初一的语文,虽然有过充分的准备,但第一次走上这三尺讲台,初为人师的激动和紧张也让他的心狂跳不已,他一度有点手足无措,甚至都忘了做自我介绍就直接开始讲课了。后来当他鼓起勇气和最前排的一个孩子对视了一眼之后,他的内心终于慢慢平静下来,那个孩子清澈纯真、针织诚恳、饱含着对知识的渴望的眼神深深地震撼了他,他再看一眼其他孩子,无一不是如此,即便是在他因紧张而结巴的时候孩子们也一脸庄重。心情平复之后,他的才思就如同黄河之水一般滚滚地奔涌而出,他引经据典妙趣横生,那一串串文字在就像一个个花骨朵,在他的口中绽放、结籽、然后又在落在孩子们的脑海里生根发芽。站在窗外的杨校长似乎对这个还未毕业的大学生颇为满意,频频地点着头,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时间在粉笔与黑板的接触之间悄然流逝,一篇《白杨礼赞》讲了不到一半,就听到下课铃声响了,王昊宇收拾起教案走出教室,正好碰到从隔壁教室出来的张姝华。他礼节性的问了一句“感觉怎么样”,张姝华脸颊绯红地耸耸肩,说了句“还是有点紧张,基本上都是照着讲义读的,感觉时间都好像停滞了,这四十五分钟就如同四十五年一样慢。你呢?”“我也是,毕竟第一次面对几十个学生讲课嘛。”王昊宇本想再说些什么,但已经到了办公室门口了,他也就忍住了后边的话。按照事先的安排,王昊宇教初中三个年级的语文和历史,每天六节课,张姝华教五年级到初三的英语,每天五节课。王昊宇早上的三节课是连着的,他在办公室匆匆喝了口水就开始翻他第二节课的讲义,在去教室的间隙他拿起手机给张淑华发了一条QQ“当你紧张的时候看一下孩子们的眼睛,你就会被他们的纯真和强烈地求知欲震撼!相信你,一定能做得更好!”

第二节课他上的是初二的语文课,这节课他准备的是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当他讲到那句“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之时,他突然感到无比的愤慨,一个文人他的诗能名垂千古警醒世人,却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妻儿被活活饿死束手无策,自己因为多日未进餐而猛食牛肉致死,一代诗圣如此陨落,这是何等的悲惨。可百年之后竟然有人说什么“国家不幸诗家幸”,这是诗坛之幸,而非诗人之幸,如果可以选择,我相信杜甫宁愿不要这些耀眼的光环,也不愿意遭受那样的人间惨事。这一腔义愤填膺也被他带到了课堂上,并博得了学生们的一致认可 。恰巧这一幕被在外面巡视的队长看到了,后来队长就此事还找他谈过,认为他不应该如此偏激,上课不应该带着那么强烈的感情色彩,这样容易误导学生。不过他很不以为然,他总觉得学术就应该各自有各自的看法和想法,他其实很向往那种各抒己见,为了同一个问题而反复争论的氛围,不过此时作为支教队的一员他不愿意和队长发生龃龉,他象征性地检讨了一下自己的失误。他一贯都是这样,只要不是大是大非的问题总是不愿意和任何人发生矛盾。只是在后来的上课中他的确一直都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不去发表一些过激的言论。

这一天大概是张姝华有生以来最难熬的一天了,紧张带给她的不适感丝毫不亚于前一天坐车的感觉。下午吃晚饭,王昊宇和李启辉还有另一名支教队员刘雨航一起去村里进行支教的另一项工作——调研,此次支教调研的主题是“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状况和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在和老乡的攀谈中王昊宇他们才得知落羽村原来是由四个小组组成,第一组就是陈家堡,这个小组在最北边,地形最好、人最多;第二小组是杨家坳,在东边,杨校长就是那个村子的;第三组是南峪,在南边;第四组是将军领,将军领和这边的村子隔着一条河,叫饮马河,将军领和饮马河传说都和某一位不知名的将军有关,据说将军领就是那位将军当年驻兵的所在,饮马河就是因大军在那条河里饮马而得名,据老乡说饮马河流出秦岭后一直通到四川,再在四川的某一个地方汇入长江。而学校就在村子的中心地带,距离陈家堡最近,距离将军领最远。落羽村之所以叫落羽村就是因为这里是候鸟南迁时翻阅秦岭的最后一站,鸟儿们飞过高大的秦岭后会在这里休整一段时间,等过冬的羽毛长好,夏天的羽毛褪尽后重新起飞,每年秋天过后村子里到处都是羽毛,当地人深受其害,说这些话的时候他们压根不会想到数年以后这些令他们一度深恶痛绝的羽毛将会铺起他们的致富之路。

王昊宇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多次萌生了考究这位将军的念头,可问了许多当地的老人他们都说不出将军的姓名和所处的朝代,有的说是唐代的,有的说是宋代的,还有的说是战国的,莫衷一是,但都没有任何根据。后来他在周末的间隙独自去将军领想去寻找一些遗迹,但经过岁月的冲洗那里早已什么都没有了。后来杨校长说他可以去县文化局找一下当地的县志,看看能不能找到些线索,但由于村里距离县城比较远,他们的支教时间也仅仅只有一个月,后来也没来得及看到,这很长一段时间都让王昊宇很以为遗憾。

晚上调研回去开会的时候,王昊宇提出了他早上形成的一个想法,就是取消每天早上的晨跑,大家早上起来可以帮助老乡们做些家务和农活,然后七点半到学校进行晨读。他的理由是今天早上回去吃早餐的时候饭都坐好有一阵子了,房东一家人好像都在等他俩,村里距离学校有将近两公里的路程,如果晨跑的话每天早上就在这条路上就得跑三趟。另外帮助老乡们做些事情也能拉近和老乡之间的感情,有助于日后工作的开展。大家听了也都有同感,纷纷表示赞同。队长郑瑜早上也感觉到时间有点紧,于是也就同意了这个提议。

晚上回到房东家里,王昊宇还和房东一起给房东家的那匹大黑马铡了一大堆草,因为他家里养牛,也是这样给牛铡草的。房东家的那匹大黑马长得膘肥体壮的,站在那里就如一个得胜的将军一般器宇轩昂不可一世。因为它通体乌黑,只是在额头上有巴掌大的一块白毛,所以王昊宇给他起了一个很响亮的名字——“的卢”,在以后的日子里王昊宇几乎每天都会早早起床赶在房东的前边牵着“的卢”去村口的小溪边饮水,有时间还会牵着它去找最丰美的水草吃,报酬就是骑着它小跑一段。令他想不到的是正是这匹马驮着他走向了爱情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