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看书 > 幻想 > 山海经之三子传说最新章节列表 > 奇府八部说明及辑要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奇府八部说明及辑要

《山海经之三子传说》原名叫《灵台志略》,其中“灵台封神”共分二十部:奇府八部,正府十二部,共计将近四百位正神。

如果说武王伐纣的《封神榜》是天地封神,

如果《山海经》里的记载是山海封神(由大禹勘定山海各界而向天祷告,最后由黄帝封授众神),

那么这部《山海经之三子传说》就是灵台封神。

“天地封神”应“天”,

“山海封神”应“地”,

“灵台封神”应“人”

天地人俱全,这才是完整完美的世界。

何为“奇府八部”?

在此戏说解释,就是:不在掌控之中,出乎预料之外,为大劫之中的奇数。

何为“正府十二部”?

在此戏说解释,就是:在掌控之中,在预料之中,为大劫之中该有的正数。

因为这部小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感情线也是不少,所以为了供读者亲们能够直观而快速的了解,现在先将《奇府八部》尊主和众正神抄录如下:

【壹】督府

一、烛龙

封号:山海钟山大神 灵台督府尊主

武器法宝:一、赤虹宝剑;二、六阳元珠。

驾座:双狮华盖车。

《山海经》中记载:"钟山之神 ,名日烛阴 ,视为昼 ,瞑为夜 ,吹为冬 ,呼为夏。不饮 ,不食 ,不息 ,息为风。身长千里 ,在无启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 ,居钟山下。西北海外 ,赤水之北 ,有章尾山, 有神人面蛇身而赤 ,直目正乘。 其瞑乃晦 ,其视乃明。 不食 ,不寝 ,不息;风雨是谒。 是烛九阴 ,是谓烛龙。"

《淮南子 地形训》载: "烛龙在雁门北 ,蔽於委羽之山 ,不见日 ,其神人面龙身而无足。 "

郭璞注《大荒北经》烛龙引《诗含神雾》:"天不足西北,无有阴阳消息,故有龙衔火精以照天门中。"

《山海经西次山经》有云:锺(钟)山之神(钟山大神烛龙),其子曰鼓……是与钦丕杀葆江于昆仑之阳,帝(黄帝)乃戮之(鼓)于钟山之东曰瑶崖……

《山海经海内西经》有云:贰负之臣曰危,危与贰负杀窳。帝(黄帝)乃梏之疏属之山,桎其右足,反缚两手于发,系于山之木。

以上是引用《山海经》或其他古籍的部分内容,正是《山海经之钟山秘史》的精彩故事演绎的依据,按照资料可以看出烛龙曾经与黄帝有过一场大战,最后自然以烛龙失败而告终。

网络神魔或玄幻小说中,一定有许多作者写过烛龙,但最后一定会止笔于钟山,而我则别开生面,却是以此为伊始,来写钟山龙族的最后归处。

许多专家都认为钟山大神烛龙应该属于开辟神之列,可惜最后七篡八改,面目全非,沦为了衔精服役的跑腿小神,所以甚为其鸣不平,《灵台封神》封烛龙为“灵台督府尊主”,如此方不辱他的山海大名。

二、督府下辖二十九位正神:

(1)五命:常、玄殊(女)、夭俞、夭阳关、命蒙;

(2)八灵:季忠、钟肃、金缩、至阳、宁台、升道、升柱、陶道;

(3)六面:辽竖、任忠、端兑、殷、承浆、廉泉;

(4)十会:亚猛、风府、护、简玉(女)、后/庭/、白烩、钱丁、鲁会、尚辛、申挺。

【贰】任府。

一、方庆隐(这是我大力构思的三大主角之一)

封号:山海叱咤大神 灵台任府尊主。

武器法宝:一、二十四节清虚锏;二、一部《道藏》,叱咤大法。

坐骑:龙虎宝座。

小说后部有方庆隐的大段故事。

二、下辖任府众神

五门:尚婉、钟万、简黎、夏烷、封子水。

九中:天、玄姬、陟宫、华盖、风玉堂、谭忠、钟庭、魏益、朱阙。

八神:关元、沈榷、阴惠、钟极、阴交、祈海、石猛、曲谷。

【叁】冲维六府

相关资料:《山海经大荒北经》中有《黄帝女魃》篇,其文云: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射。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 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后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为田祖, 魃时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决同沟渎。

《山海经之三子传说》中,为此段奇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即“魃”和“蚩尤”作了云波泳漾的最终结局。

一、魃

“魃”出现在本部小说第二大卷《钟山秘史烛龙》中。

虽然后世文人如清之袁枚等人定要将“魃”视为僵尸,甚至现在许多网络小说也将她视为“僵尸之祖”而脑洞大开,但在怪怪对《山海经》的情结来看,是十分不愿意的,所以让她以统帅现身,并且给她美貌英武之姿,和所住宫祗日干行宫(“日”和“干”乃是拆字法,即“旱”字),也算是对“魃”这位公主的一种敬畏吧。

解读这段奇文,大多数人都认为“魃”居住在“赤水之北”。

怪怪却不如此认为:既然在“赤水之北”,那么又何来“系昆之山,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之说?岂不是相互矛盾吗?

如果说“魃”先是住在系昆山,续之去帮助黄帝讨伐蚩尤,后来居住在“赤水之北”,那么系昆山上的“共工台”又作何解释?

因为“共工”明显在黄帝伐蚩尤之后(时间线不对),如果没记错的话,共工应该是与颛顼帝(黄帝的孙子)大战,撞倒不周山,但死活未知。

纵上所叙,得出判断:此文有误,不是撰写者有误,就是传抄者有误。

尽信书不如无书!所以怪怪是抱有怀疑态度的。

但如何让这段奇文变得合理呢?

怪怪也作了思考,感觉只要改动两处,就会变得十分合理:

1、改“共工台”为“蚩尤台”。

在本段奇文中,“共工台”与之内容格格不入,就好像一颗老鼠屎掉进一锅粥里,而且接下来的故事与“共工台”没有半毛关系。

拿写作文打比方的话,这就是作文跑了题,如果考大学,后果很严重,孟子很生气,孔子更着急!

而如果改成“蚩尤台”,这段奇文就变得合乎逻辑多了,内容也与之呼吸与共了。

2、在“蚩尤作兵伐黄帝”句前,应该加一个字。什么字?“昔”字!

“昔”字一加,后面的故事就全部变成了补叙内容,也就是“蚩尤作兵伐黄帝”等事都是发生在以前的事,同时也可以解释“魃”居在“赤水之北”。

但“魃”居“赤水之北”也不是确定的,因为本文中有“魃时亡之,有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逐则逐也,可“魃”未必就那么听话,就真会回到“赤水之北”。

最后原文中“魃”也没有结局,戛然而止,“魃”最终到哪里去了,不得而知。

但怪怪认为“魃”最后的归宿就在系昆山,而且是因为镇守蚩尤之故。怪怪的构思由此而来,但蚩尤不是在系昆山被斩杀,所以借元神说事,以符合逻辑。

二、蚩尤

蚩尤在本部小说第四大卷《为爱成魔不姜山》卷中做了惊鸿一瞥的出现。

在传统意义上,我们通常自诩为炎黄子孙,而将蚩尤给忘记了,其实蚩尤完全也可以称为中华始祖。

“蚩”解释为“无知”,“尤”解释为“突出的”,二字连在一起“蚩尤”,解释的意义就是:突出的无知。而“蚩”还有“小爬虫”的意思。

想一想,历朝历代的正统或官府对那些与它们作对而失败的人物,不都会诋毁为“突出的无知的小爬虫”吗!

但在民间,黎民百姓对蚩尤还是抱有同情的,甚至崇拜。

如南朝任的《述异志》记载冀州(今河北)有乐名《蚩尤戏》,人们头戴牛角而相抵;在太原的村落中人们也祭蚩尤神;又如:秦始皇曾亲祭蚩尤,连后世帝王、武将出征之前也常祭拜蚩尤以求庇佑,因其威武勇猛故。再如:黔东南的《苗族古歌》中有一首叫《枫木歌》,也是缅怀蚩尤的。此段内容,选摘自网上资料。

因此为了给蚩尤正名,特将他写入本部小说中,以表达仰望山海,敬畏祖灵之情。 唯有蚩尤灵台封神,受后世铭记供奉,才不辜负他的昔日山海大名:伟哉蚩尤兮,九黎兴起。威震华夏兮,文明先驱!

【灵台封神】时蚩尤为冲维六府首席,

尊号为:山海九州兵主,灵台六府神王。

蚩尤故事已被许多作者写烂,已无新意,所以在本小说中从略。

下辖冲维六府众神(皆在不姜山以保疆护民的义举阵亡),名单如下:

1、带府三位:代劢、吴叔、韦道;

2、跷府(府分阴阳)十四位:赵海、交信,金明、仆参、申迈、付阳、俞、居辽瘦、巨娇瘦(女)、巨孤瘦、肩毒、第仓、陈弃、风池;

3、冲府十一位:祈冲(中曲山驳族)、古横、大赫、奇玄(神来)、四满、钟诸、芒、商渠、音郄(苦山女神)、石关(神去)、付通谷、优蒙;

4、维府(府分阴阳)十位:金门、阳交、阳白、俞、筑宾、冲门、府舍、大横、付哀、期门。

******

以上是《山海经之三子传说》中“奇府八部”的众神梗概。

接下来是“正府十二部”众神和“灵王灵母”的精彩故事,如果读者亲们愿意了解,请继续观看《山海经之三子传说》。

观看时,可以撇开布局的前七章,直接从方庆隐出场开始,当然从第一章开始阅读最好。

也欢迎指导或者提出意见,小说中难免有些纰漏,我也有发现,会在后面故事里给圆回来。

希望和读者亲们一起把这部小说写好,写完整,上承传统,下达未来,不负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