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看书 > 都市 > 三尺人生最新章节列表 > 第116章 冰山理论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第116章 冰山理论

昨夜,白小海几乎没睡。如果仔细打量,甚至能明显看到黑眼圈。

天还未亮,白小海便到办公室准备公开课。必修五已经讲完,高二语文备课组正在讲解练习。为了上公开课,白小海只能提前开始外国小说教学。

思量再三,白小海选择桥边的老人。海明威的作品,主题以反战为主,需要落实叙述人称与叙述角度两个知识点。

桥边的老人篇幅很短,故事情节极其简单,主题理解似乎也没有什么难度。可是,海明威的冰山文学理论蕴含在文章里,想要深入挖掘主题和品味语言,需要教师具备极强的文艺理论功底。

利用早读的时间,高二七班学生进行了简单预习。为了一节课完成教学,白小海让七班学生自主完成本课基础知识和故事情节概括。

学生坐好之后,听课教师陆续走进小礼堂。三十位语文专家加上本校的语文教师,接近五十人了。再加上凑热闹的其他学科教师和领导,可以容纳两百人的小礼堂,几乎坐满了。

听课的教师比学生多,如此规模的公开课,即便临县一中,一年当中也不会超过三次。

校长朱小侠,副校长熊朝忠,朱毅都来了。其他无课的中层领导,也都陆续走进小礼堂。

单柔来了,紧挨着学生坐下。张莹莹来了,冷着脸,坐在小礼堂的角落里。

复制录制公开课的教辅人员,摆好摄录仪器,上课铃声刚好响起。

“上课,同学们好!”

“老师好!”

“今天,我们学习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下面,我请两位同学,分别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叙述故事情节。”

……

导入新课,没有丝毫拖泥带水,干脆直接切入新课,让学生直观感受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差别和效果。

“我——”

“老师,我——”

“小海哥,我——叫我——”

问题很简单,高二七班的学生争先恐后举手,争抢回答。瞧见学生不紧张,白小海那紧绷的神经松弛不少。

……

“哼,作秀演戏!”常发撇撇嘴,扭头低声说道,“白小海肯定提前安排过,如果所料不差,两位复述故事情节的学生,肯定很流畅。稿子都提前写好的,然后让学生读一遍罢了!”

“呵呵!常老师厉害啊,学生还未回答,你就提前预料到了。”

“哼,沽名钓誉之徒,绝对不能让他进入语文大组。”常发轻蔑冷笑,低声与身边同伴交流。申万很淡定,没有急着表态,认真听讲解,用用笔记录白小海表现不好的地方。

……

“鲁大能,你用第一人称复述故事情节;孙尔,你用第三人称复述故事情节。其他同学,认真听,思考一、三人称复述的差别。”

“鲁大能,你可以开始了!”

铃声响起,白小海精气神瞬间提升几倍,充满磁性的声音传遍礼堂,教态和蔼,粘合力极强。

最近几天,高二七班成为全校焦点。每节语文课,都有十多位教师听课。

高二七班的学生喜欢表现,鲁大能、刘火等人更甚。瞧见如此多教师听课,鲁大能好像打了鸡血一般,大嗓门复述故事情节。

鲁大能复述的不错,白小海发现三处错误,立刻点出并给予纠正。孙尔用第三人称叙述,比鲁大能稍好。

两位学生复述之后,学生讨论一、三人称叙述的差别与好处。白小海的脸上没有丝毫紧张,目光始终关注着高二七班的四十二名学生。

上课之前,白小海还担心学生紧张。铃声响起之后,学生发言积极,甚至,有些预计落实困难的知识点,稍稍点拨之后,学生都能轻易攻破。

落实完叙述人称这个知识点后,顺利转入叙述角度探讨。白小海话不多,问题精练干脆直接,每次抛出问题之后,都能将学生带入关键的知识点上研讨。

“很不错啊!切入角度新颖自然,问题设置精当,白小海真是新教师?”

“厉害!声音,教态一流,这么多教师听课,居然一点儿都不紧张。不出三年,白小海便能全市闻名!”

“你错了!不是全市,而是全省!省教育台的专访,你没看吗?这白小海可不简单,教学厉害也就罢了,还要代表省里参加班主任技能大赛呢!篮球,足球更是了不得!”

“啧啧!厉害!如此年轻,未来成就不可限量!如果有人提携,他很可能成为华夏教坛领军人物!”

“省里、县里都开始关注他了,只要他自己不作死,不犯错,肯定能成为特级教师!”

……

抱着各种想法走进小礼堂的语文专家,原本想挑挑刺,等到课后交流的时候,提点儿想法和意见。可是,半节课下来,白小海的表现堪称完美。

叙述人称与叙述角度两个知识点落实之后,白小海抛出了挖掘主题的大问题。

“桥边老人的反战主题很明显,这无需讨论。我想请问各位同学,作者是如何将反战主题融入在字里行间的?”

前半节课,课堂效果很好,学生参与度高,讨论也很热烈。这个问题丢出之后,犹如一盆冷水,瞬间浇灭了学生争抢问题的热情。

小礼堂瞬间变得安静压抑,学生盯着课本,脸上呈现出为难情绪。

“坏了——”王光荣的听课本上,龙飞凤舞的写了很多优点。白小海只要将小说主题揭示出来,顺带说一下冰山理论便成功了。可是,白小海偏偏选择了最难的一种教学模式。

高二七班学生的基础并不好,如此难的问题,他们能应付得了吗?瞧见学生不出声,王光荣心里不由一紧。

王光荣清楚记得,去年杭城七县市优质课比赛的时候,有位省级教坛新秀也是如此上法,可惜,未能成功,最后只拿了三等奖。

白小海肯定借鉴了那个教案,却未能躲避开雷区。

“胡闹!”临县一中语文教研组长方天,表情痛惜,如果白小海提前磨课,自己肯定会否决他这种上法,这哪是新教师能够驾驭的!

张莹莹坐在礼堂角落,神情恍惚的盯着白小海。还有十五分钟就要下课了,按照整节课的趋势,只要坚持到下课,便能获得掌声和赞誉。可是,听到白小海抛出主问题的时候,张莹莹那颗芳心瞬间抽紧。

太难了!

“找死——哼——”听到主问题后,常发兴奋的握紧拳头,虎头蛇尾,典型的新教师上课模式,痛失好局,活该!

“呵呵!”申万也是行家,听到主问题后,讥嘲的笑容浮现,脑海里浮现出白小海尴尬收场的画面。近百位教师听课,如果搞砸,那笑话可就大了。

副校长朱毅与熊朝忠对视苦笑,轻轻摇头,发出一声叹息。

两人有些自责,从白小海参加工作到现在,他都是独自摸索教学,学校给予的帮助不够啊。白小海上公开课的经历不够,否则,他肯定不会犯这么低级错误。

“老师,我来回答!”曹景天举手示意之后,神情激动的站起身,终于轮到自己表现了。

从上课开始,曹景天便一直等待这刻的到来。那些简单的问题,曹景天不屑回答。如果没有一点儿难度,又怎么体现自己的与众不同。

“1932年,海明威在他的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中提出著名的“冰山原则”。他以“冰山”为喻,认为主题表现只应描写“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水下的部分应该通过文本的提示让读者去想像补充。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文学作品中,文字和形象是所谓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主题思想是所谓的“八分之七”。前两者是具体可见的,后两者是寓于前两者之中的。”

“好!厉害!”白小海竖起大拇指,声音高亢的赞叹,“不愧是中考语文状元,居然已经开始研究文艺理论了。你说的没错,桥边的老人这篇文章,乍一看,我们就知道主题是反战。可是,我们只看到了八分之一,还有八分之七隐藏在文章之外,需要读者补充。”

“冰山理论就是简约艺术。删掉小说中一切可有可无的东西,以少胜多,象中国水墨画技巧,计白当黑,不要铺陈,不要八分之八,而只要八分之一。”

“这种简约在语言上表现为删掉小说中几乎所有的解释、探讨,甚至议论;砍掉一切花花绿绿的比喻。”

“海明威18岁就去当兵,根本没有机会进行科班训练,战后,他当了美国一家报纸驻欧洲的记者,写文章和报道要用电报发回国,语言必须简明,于是形成了一种所谓的“电报体风格”,极少用修饰语,极少用形容词。法国大文豪伏尔泰有句名言:“形容词是名词的敌人。形容词多了,反而遮蔽事物本质,这就是以辞害意。”

“小说家马原认为“冰山理论”可以概括为“经验省略”。海明威省略的则是完全不同质的东西,也就是实体经验。下面,我以《永别了,武器》结尾,讲解冰山理论的好处。”

……

“海明威省略的其实是我们凭经验可以填充想象的部分,因此,这种省略技巧就最大限度地调动了读者的经验参与,使读者觉得作家很信任自己的理解力和经验能力。”

“在这个意义上,海明威等于把冰山的八分之七空在那里让读者自己凭经验去填充。而以往的小说家如果是现实主义者就把什么都告诉你,喋喋不休,不厌其烦,不留空白;”

“如果是浪漫主义者就拼命调动读者的情绪,拼命煽情。海明威也在调动,他调动的则象马原所说——是经验。这种“经验省略”涉及的决不仅仅是个“简洁”的问题,它还关涉着对世界的认知,关涉着小说家对生活中情境和境遇的传达方式问题,从中有可能生成一种小说的情境美学。”

……

白小海需要曹景天这枚棋子,需要他提出冰山理论,然后顺势补充讲解。这节课能否成功,全都押宝在曹景天身上。同样,曹景天需要激励和表扬,需要一个隆重的场合展示才学,只有这样,曹景天才能兑变。

曹景天很高傲,如果课前暗示他了解冰山理论,他肯定会逆反抗拒。课前,白小海一直纠结,是否赌一次。为了自己,完全可以波澜不惊的上完这节课。可是,为了曹景天,为了激发他潜在的学习热情,自己必须赌一次!

整节课,白小海很少讲话。突然妙语连珠讲解冰山理论,瞬间轰碎整节课教学难点,还剩三十秒的时候,白小海让学生课后续写桥边老人的结局,挖掘属于自己的八分之七。

铃声响起,高二七班学生依然沉浸其中,不愿意离开礼堂。听课的教师按捺不住情绪,掌声雷动,感谢白小海上了一节声情并茂的示范课。

白小海笑了,不是因为这节课成功,而是因为曹景天即将迎来兑变,或许,一个真正的高考状元,从这一刻开始起航了!